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應新課改的要求,關于所有的課程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是國家為了培養更加優秀的下一代,國家進行了教育改革,地理作為一個教學學科,也應該適應并實行這一指示,而且通過實踐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其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探索與實踐
正文
人類在探索大自然的途中,誕生了很多的自然學科,地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地理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和思想方式有很大的效果,如此重要的一門課程,如今卻顯得死氣沉沉,沒有一點生機,這其中的原因不由得引人深思,使學生們不想學呢?還是我們教師得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呢?我感覺這不是學生的問題,因為初中生對于地理是剛剛接觸,這門學科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們會認真的聽講,即使有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那也是少數一部分人,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會聽課的。排除學生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教師的問題了,在推行新課改之前,我們教師的教學模式還是我們教師單方面的輸出,學生只是單方面的接受,仔細想想這不是一個好的教學方法,關于地理這一學科我們要進行探索更好的方法。
一、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
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基于這一主旨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要讓學生的課堂效率更加高效,以前的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教育事業的發展了,我們急切的需要一種更加先進的教學模式來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讓之前的那種強加式的教育不再存在,從而再次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再次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例如在我們講《地球的運動》這一章時我們就可以進行改革,為了讓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我們可以運用和同學互動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二、如何改變課堂的教育方式
在傳統的課堂上我們用的方法既落后又低效,這就使得我們必須思考一些更加高效的方法來代替之前的教育手段,這其中有很多的思路可以讓我們進行嘗試
?。ㄒ唬┳寣W生們都參與進來
教育是一個教師灌輸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如何是教育的效率達到最高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應該靠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多讓學生參與,尤其是像地理這種參與性極高的科目,我們教師就更不能單單在講臺上進行自己的表演,而是要與同學們互動起來,就以上文的例子來說,地球的運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可以讓學生觀看了我們下載的教學視頻后讓同學們自己來模仿地球的運動,讓不同的學生進行扮演地球的角色,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們對地球運動的理解和判斷 ,更有利于學生們對于課堂內容的記憶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同時也可以增強課堂的學習氛圍,讓環境改變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實現課堂的全面互動,帶動全班學生的學習,這樣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有意思,讓學生喜歡上上地理課。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多進行課堂實驗,經過學生們的親自實驗所得出的結果,這對于學生是意義深刻的,因為是親自動手得出的結果所以印象非常深刻,這樣會使得我們的課堂的效率提高不少。還是用地球運動的例子,我們可以用一個手電筒來模仿太陽,讓地球儀來繞著手電筒轉,來模仿地球的公轉,還可以撥動地球儀的轉動來模仿地球的自轉,在學生們充分了解了之后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們自己總結答案,起到高效學習的效果。
(二)運用多元的方式進行教學
如今的教學方式更加趨于多元化,教學手段也越發的先進,我們教師應該適應科技的發展,學習那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多多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我們之前進行教學的時候都是完全參照課本很少借助多媒體,這其實不是一種好的方法,其實多媒體教學已經成了趨勢,學生們不再對那些課本感有很大的興趣了,反而對于那些高科技的設備有著很大的興趣,所以我們不妨投其所好,就用那些高科技的設備來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做模型,學生親自動手來增加學生對于課堂的印象。
?。ㄈ┡c現實生活進行連接,充分發揮生活中的現象的作用
地理作為一個自然學科,跟生活的鏈接是非常密切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自然現象都跟地理有關,例如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等,這些都是與地理息息相關的,我們可以在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講解,比如在我們講解二分二至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和現實生活進行結合,二分二至的現象是地球的公轉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就可以講的更加的生動具體,我們可以在講授開始之前問同學們為什么我們的生活中會有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從而引起同學們的思考,這會是一節課的良好開頭,有了這些做鋪墊,我們就可以就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現象來開始講解地理中的問題,這對于接下來的課程的推進會有很大的助力,因為現在學生的注意力已經被吸引了起來。
三、我們教師要多了解學生
在我們進行學科教育時,學生的心理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點。如果學生有了心里的問題這會使學生的上課效率大大的折扣,初中生的內心此時還不成熟容易受外界事物影響,當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及時的發現,并且及時做心理輔導,抓住學生內心問題的關鍵點,我們可以在講課的時候同時穿插著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對癥下藥才會取好的效果。我們要用自己百分之一百的耐心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為人師表,我們要做到不僅僅是解決學生學業上的問題,還要幫助學生健康地度過青春期。初中階段是學生最叛逆的年齡,學生們往往會因為一時的沖動做錯事情,這時他們最需要的不是父母,因為他們害怕在做錯事情的時候見父母。所以,在這時就需要他們“第二父母”的我們幫助他了。我們不能見到他就開始不管對錯的一味批評他們,因為他們可能是想要做一件好事,但是因為方法不對而造成了錯誤,這時的批評只會造成他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態度。
我們都是從那個年齡過來的,所以我們應該更能體諒他們。這時的他們擁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這時的他們要的不是最嚴的教育方式,而是最能夠吸引他們的教育方法,雖然我們不能制定所有學生都感興趣的教育方法,但是應該制定大多數人都感興趣的教學方法。
農民希望在金秋時節收獲滿滿,作為老師的我們同樣希望在畢業季看到自己的學生,拿到成績單后那甜美笑容,這是對學生的肯定,也是對我們教師的付出的證明。同樣的道理,農民的收獲需要辛勤的耕耘,而我們要修剪出最美麗的“花簇”,也是需要百分之百的付出。社會是公平的,我們的付出最終會與我們的收獲成正比。雖然,老師這個職業的付出并不是為了能夠有更多外在物質上的收獲,但是,看到學生因為自己的辛勤栽培而開心的拿到一張滿意的成績單,不也是一種極大的精神滿足嗎!
結束語
作為自然學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拓學生的學習能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我們教師不能因為我們的地理學科只是教學生教到初二就可以放松對學生的要求,忽略學生的內心,殊不知我們的學科也是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的,帶領學生更好的學習是我們所有教師共同的任務,不分教學時間的長短,都應該盡心盡力為了國家的未來盡心盡力。
參考文獻
[1]謝守華.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教學探索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
[2]張麗玲.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
[3]和學新.新世紀初葉世界課程改革與發展的特點[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