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導入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導入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從教學一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有借助圖片導入法、溫故知新導入法、創設情境導入法、聯系時事導入法、設置懸念導入法等。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導入
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一節課的導入就是這節課的第一重錘,這第一重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痹诔踔械乩斫虒W中,課堂導入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教師要不斷優化導入方法,從而使課堂導入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深入探究,以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效果服務。下面筆者主要結合教學實踐就地理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進行探析。
一、聯系生活導入法
學生是帶著豐富的生活經驗來參與教學的,這些生活經驗是學生學習的寶貴的資源。我們要將地理知識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與生活經驗緊密結合起來,以學生所熟悉的事物來拉近學生與地理學習的距離,使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與生活經驗來學習新知。這樣的導入既可以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親切感,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了地理學習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增強了學生從生活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與用所學知識來解釋生活問題服務生活的意識,使學生真正學到了有用的知識。如在學習“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這一內容時,在上課伊始,我為學生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許多學生都非常熟悉這首歌曲,他們都跟著哼唱起來,一首歌曲播放完畢,學生深受歌曲的感染,處于亢奮狀態中,此時我讓學生思考:歌曲中所唱的老人是誰?他在哪里畫的圈?包括哪些城市?學生從來沒有思考過這首歌曲與地理知識有什么關系,這首歌究竟包含了哪些地理信息,這樣學生在優美的歌聲的感染下順利地進入了新知的主動探究中。
二、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
復習不是為了修補倒塌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層新的樓房。古語說:“溫故而知新”由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識間的銜接。通過提問和新課內容密切相關的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過渡到新課也就十分自然。如講“黃河”一課時,我們可以這樣導入:提問:“長江在我國的地位如何?”學生能立即回答:“是我國的第一大河?!比缓笤俳又釂枺骸盀槭裁词俏覈牡谝淮蠛樱俊睂W生回答:“長江的長度、流域面積、通過河口入海的年徑流量均為全國第一。”最后再問“黃河在我國的地位怎樣?”學生幾乎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边@時應抓住機會,指出學生概念和判斷中的錯誤,順理成章地轉入講授新課。通過出示黃河的長度、流域面積、和入海的年徑流量并與我國的主要河流作比較,得出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也可創設情景,讓學生來做“小老師”,提出有關舊知識進行新課導入。這樣既可以復習舊知識,也可以順利導入新課,還能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事例分析、吸引學生注意力
事例分析法是提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事例,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討論分析,最后得出結論的導入方法。這種方法與傳統的質疑法同樣是教師提出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思考。所不同的是,事例法不是簡單的問答,而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用已學知識去分析具體的現實事例,得出結論,獲得新的知識。而事例往往由我們的生活中而來,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求知欲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有力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師生、學生間質疑反駁,能有效地提高其思維與表達能力。例如在講授"中國的商業"這一內容時,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把下列地點的商業活動排序:一般交易場所--東門批發市場--南山廣場,并說明理由。幾個地點是每個學生都非常熟悉的,通過生活經驗,彼此補充可以得出正確結果,并初步了解影響商業中心的可能因素。隨后,讓學生討論分析一般交易場所與南山廣場購物中心哪個規模大,顧客多,生意興隆,并說明原因。答案很明確,南山廣場購物中心較大。但原因是什么,各人有不同觀點,在相互爭論中,老師穿插點撥,最后形成共識,從而很好地掌握了"大型商業中心形成的條件"這一本來枯燥無味的知識點。運用事例分析法,一方面要選擇學生熟悉的事例,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熱烈討論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引導,既不能代替學生說出答案,也不能放任自流,使討論不著邊際,而是要引導他們朝設定目標前進。
四、設置懸念導入法
學貴有疑。在初中地理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如能采取設置懸念的方法,必將可以極大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渴望,從而為學生新知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人教版地理《多變的天氣》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每逢夏日,天氣總是變化多端,剛才還是陽光普照,風和日麗,轉眼就是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你們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這樣的課堂導入充滿懸念,又扣人心弦,使人不由地產生探究新知的渴望。如此一來,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定會更集中,聽課也會更認真,教學效果自然也更好。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教師主要采取了懸念導入的方法。有了疑問作為基礎,學生在探究學習時學習目標會更明確,自然提高了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地理課堂導入的方法還有許多,關鍵在于教師能夠根據課堂教學實際以及學生特點,因需而用,從而使課堂導入真正起到其應有的效果,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