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現階段的學校教學越來越重視課堂效率問題。而初中地理既是初中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也是提升學生們的綜合思維能力、區域認知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念的有效手段。因此,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不僅是新課改條件下地理教學大綱的要求,也是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初中地理 高效課堂 教學實踐
現代社會是一個講求效率的社會,追求單位時間內價值的最大化。所以現代人做火車要做高鐵、開汽車要走高速。而學校教育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的人才培養手段,自然也要高效。而初中地理是初中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一環,也是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因此,構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是每一位初中地理老師都不可推卸的責任。那么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呢?下面我將結合我的教學實際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問題展開具體的敘述。
一、生活教學
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一定是學生喜歡的課堂。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喜歡的課堂,學生才能有興趣、有激情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在回答老師的課堂提問之時充分調動自身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實現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優化組合。從而提升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知識學習效率。那么,什么樣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呢?地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現象的本質探究。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生活教學法展開課堂教學
例如:在《中國地形》第一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以生活教學法展開課堂教學的。在講解中國的地勢特點知識,我并沒有直接介紹這一特點,而是先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出示了長江、黃河的圖片。然后問學生們:“我們都知道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但是誰能告訴叫我長江黃河的發源地在哪?它的流向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會這樣流呢?”
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們對上述問題進行回答,幫助學生們輕松記憶了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特點。再通過引導學生們對兩條河流“瀑布”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們明確了中國地形的梯形分布特點。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導入課堂教學,促進了學生生活經驗與地理知識之間的遷移運用,讓學生們在想到地理知識只是想到的不是干巴巴的理論,而是早已印刻在腦海中的生活現象,進而提升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效果,促進了高效地理課堂的構建。
二、小組合作
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一定是一個合作化的初中地理課堂。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個合作化的初中地理課堂一定是一個能夠充分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課堂。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典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毙〗M合作教學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較為民主的合作交流環境,在交流過程中不斷產生思維的碰撞,而這一思維的碰撞過程就是學生們不足的發現和改正過程,是學生自我提升的過程,是高效地理課堂的構建過程。
例如:在《中國氣候》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小組合作教學法展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
首先,我將學生們分為了人數適宜的學習小組。然后,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下列問題進行了探究:
南北氣候差異懸殊是我國的主要氣候特點,那么這一特點的主要表現是什么?又是為什么會出現這一氣候差異現象呢?
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對上述問題展開了深入的分析和激烈的討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智慧的碰撞之中學生們都獲得了巨大的收獲。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小組合作法展開課堂教學,提升了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程度,增強了學生們的課堂知識記憶效果,拓展了學生們的地理思維能力,促進了高效初中地理課堂的構建。
三、師生換位
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必定是一個“以生為本”的課堂。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要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師的絕對知識權威地位要被打破,“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要被破除。那么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課堂構建目標呢?師生角色互換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通過師生之間的角色互換不僅可以打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絕對權威地位,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中國的河流》一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的。
首先,我為學生們制作了本課學習的導學案,讓學生們借助導學案完成對本課知識的自主預習并想象: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如何講解本課。在上課之時,我隨機選擇一名學生,作為主講人講解本課知識,我則以助教的身份在一旁輔助。由于學生們都對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小老師”也不是絕對的權威,所以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知識記憶效果也十分理想。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讓學生們巧當老師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促進了高效地理課堂的構建。
總之,高效的地理課堂一定是一個充分貫徹落實“生本主義”課堂教學理念的課堂。因此,要構建一個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就必須實現將“生本主義”理念作為教師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指導思想。
參考文獻
[1]趙國衛.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138.
[2]孫凌燕.如何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65-166.
[3]楊玉紅.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