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素質教育也是生本教育,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要引起初中地理教師們的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和鼓勵他們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大膽創新,進而實現思維的充分活躍,主體優勢的不斷增長,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最新要求,也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有力保障,更是教育現代化進程得以持續加快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實現高效生本課堂的構建,使學生切實感知到地理學科的魅力所在呢?本文對此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希望能為其他教師實踐工作的有序推進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生本課堂;構建;研究;思考
  引言:高效生本課堂的構建意義在于實現師生的雙邊互動,進行教學內容的補充、教學步驟的簡化、有效策略的實施。一方面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另一方面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另外,還要整合課程資源,確保各項人才培養計劃順利落實,優質的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單一的、固化的,無法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新課程改革后,教師重構教學模式,明確教學目標,給予學生更多的體驗機會,充足的探究時間,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啟發其思維的創新力與想象力,這都顯得至關重要。
  一、制定明確目標,突出主體地位
  有了目標的引導,學生才能循序漸進的學習。初中地理教師要考慮一下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認知水平的高低、理解能力的強弱、個體間的差異性等等,然后,想方設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活躍他們的形象思維,制定完善教學方案后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堂練習?;趯W生的性格特點,做出目標的有效設計,更符合初中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1]。因此,值得廣泛的推廣起來。如教學《天氣與氣候》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凸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不斷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基于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進行適當的情感與思維引導。比如,教師可以針對當前氣候變暖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討,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環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鼓勵學生參與,組織教學活動
  以前課堂的參與只是一個形式,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就說成是參與課堂活動,這樣是錯誤的,我們要讓學生參與的課堂活動變得有效率和有深度。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如在教學《世界語言和宗教》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在課前開展預習,上課的時候學生用小組問答的方式來對預習的內容進行理解,可以讓一個學生問,一個學生回答,通過層層的類推,教師能夠把遺漏的知識點補充進去,在教師系統化鏈接的基礎上,課堂教學異常活躍。
  三、立足學生實際,培養地理思維
  在初中地理教學的初始階段,很多學生由于缺乏地理常識以及地理基礎較差等原因致使地理學習效率和質量較低,要想培養學生完善的地理思維,指導學生掌握地理學習策略與方法更是有著較大的難度。而且很多學生缺乏對地理學科的重視,沒有在地理學習方面投入較多的精力,進而影響到了正確學習習慣的養成,這些都是影響高效生本課堂構建的因素。對此,在生本課堂的建立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必須要不斷強化學生的地理基礎,為學生地理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進而培養地理思維,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需要立足學生實際,了解學生的學習規律以及在地理學習當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在常規化的教學當中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納入到教學策略的制定當中。如根據初中生普遍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在地理教學,特別是基礎知識教學方面加入時事材料,比方說,地震、火山、臺風事件等,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地理思維的建立。
  四、利用小組合作,加強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學生處于積極主動探索狀態之下,對于知識的記憶和能力的獲得效果最佳。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的講解和傳授占大部分時間,忽略了學生的創新性和主觀能動性[2]。學生長此以往會喪失學習的能力,失去質疑和探索的欲望。一味被動的接受只會讓學生的心離課堂越來越遠。因此,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是必要的。學生們可以組建小組模式,以合作的方式,遇到問題自主解決,教師只是作為觀眾輔導作用,讓學生們在快樂中收獲知識。如在學習《遼闊的疆域》一課時,教師會考慮到教學的內容較多,知識比較豐富,如果僅僅是單純的講授會使學生只得到淺層次的理解,也就制約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梢赃M行小組討論的方式,了解地圖,了解中國的緯度經度位置,了解我國的遼闊疆域。
  五、聯系課堂檢測,落實學情反饋
  傳統課堂教學較為注重教師的講授,在教師“教”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看似也達到了目標,對知識點有所理解,可是理解得如何,掌握得是否到位,都不清楚。生本課堂的“課堂檢測”環節,便是讓學生自主檢測,自主查漏補缺。如在《俄羅斯》的教學中,教師不妨靈活開展課堂檢測,讓學生在完成小結之后,思考:俄羅斯的亞洲部分與歐洲部分,哪個面積大?俄羅斯的地形特點:歐洲平坦,亞洲崎嶇。俄羅斯的氣候:亞洲寒冷,歐洲適宜。根據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思考:俄羅斯的人口、城市分布特點及交通網的布局如何?這樣,通過課堂檢測的形式,讓學生回顧關于“俄羅斯歐洲部分鐵路非常密集,亞洲部分稀疏”的知識點,以及俄羅斯交通的分布與自然環境和人文特點的關系。
  結語: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當積極地構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效課堂,重視生本理念,從生本理念的角度進行教學實踐,將生本理念同教學實踐相結合,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最終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香清,鄭永啟.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5(8):105.
  [2]朱恒恩.初中地理教學構建高效生本課堂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5(22):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1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