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背景下黑龍江對俄農產品出口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農村、農民始終成為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點解決的部分,在新時代通過我國對外開放貿易的發展,使得農業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也能夠在農產品出口的過程中,迸發更多新的力量。但是由于農產品自身的特殊性質不適于長途運輸,所以要想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出口的質量和水平,必須要積極建設農產品出口通道。本文通過對“一帶一路”中蒙經濟走廊建設背景下,黑龍江對俄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問題和不足,進行全面地分析,明確黑龍江對俄羅斯農產品出口的特點,并且總結主要的不足,并且提出了對應的解決對策,從而更好地促進“一帶一路”黑龍江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促進“一帶一路”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農產品;出口貿易
自從2014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后,中蒙俄之間每每都會有重大的合作規劃,綱要不斷推出,由于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先天條件非常明顯,通過依托綏芬河和滿洲里之間的第一亞歐大陸橋不僅可以保證貨物運輸成本降低減少貨物運輸時間,而且也能夠具有良好的地緣優勢。同時中蒙俄經濟走廊開發建設具有天然的基礎,例如三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水平不斷提升,中蒙俄彼此的政治可信度以及合作能力也不斷增強,只有加強中蒙俄經濟走廊帶的建設才能夠促進中蒙俄等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保證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
一、“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概述
首先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過程中,具有市場規模大,農產品出口市場發展潛力高的重要特點。而且中蒙俄走廊包括兩條路線,一條是京津冀到呼和浩特的國內經濟帶再到蒙古和俄羅斯的國外經濟帶,而另一條路線則是從大連、沈陽、長春到哈爾濱滿洲里與俄羅斯的赤塔相連接通過這兩條走廊能夠形成經濟開放帶。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關鍵,必須要將絲綢之路的經濟與俄羅斯跨歐亞大陸蒙古草原之路的協議,進行有效的溝通和連接,促進鐵路公路等基礎工程互聯互通保證農產品運輸更加便捷高效,通過三方跨境協議的支持和建設促進旅游資源,媒體資源,環保資源等領域能夠有效合作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促進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
二、“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背景下黑龍江對俄農產品出口現狀
1.黑龍江出口優勢
黑龍江對俄貿易占據總出口額的一半以上,并且出口貿易額逐年累計增加,始終保持著大量的順差。一方面黑龍江自身的糧食蔬菜以及畜牧產品的產量,資源非常豐富,相比于俄羅斯來說,具有絕對天然的生態環境優勢,另外。黑龍江省出口的主要產品包括谷物、大豆、玉米、鮮牛肉、蔬菜或與食用植物油等資源優勢產品,另外在對俄貿易中的大宗產品、園藝產品和食用產品等都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也是黑龍江出口俄羅斯產品的競爭優勢。此外黑龍江在工業制成品出口方面也具有著絕對的優勢,例如服裝、鞋、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及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等,對俄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對俄貿易中黑龍江省能夠充分發揮出明顯的競爭優勢,一方面由于勞動密集型產品不斷升級,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以及農副產品等出口量迅猛提升,已經逐漸成為對俄出口的主體產品,在對俄貿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能夠促進兩國之間的經濟資源優勢互補。
2.俄羅斯需求分析
俄羅斯作為與我國鄰近的國家之一,一直以來都是最大的經濟合作伙伴,而且由于中俄兩國之間的經濟互補性非常強,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目前我國與俄羅斯兩國之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尤其是在能源科技、通信交通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豐碩的經濟成果。當前俄羅斯與我國的貿易結構,依然保持傳統的發展態勢,例如我國對俄出口依然以服裝、機械、紡織、家電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為主,其中原油、鋼材、礦砂、原木、有色金屬等資源占總出口額的70%以上。另外由于俄羅斯國內的市場很難滿足農產品的需求,所以必須依賴大量的進口,如俄羅斯每年需要進口的新鮮水果總價值超過5.3億美元。
隨著俄羅斯經濟狀況的不斷轉變,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購買力也得到了持續的增強,這樣原來的進口需求,已經無法滿足居民的消費要求,另外很多的水果貿易公司也開始注重物流的優化與管理,改善倉儲條件,這些都能夠促進俄羅斯國內的果蔬市場得到大力的發展。另外,俄羅斯對家禽和肉類進口實行配額管理制度,因此俄羅斯政府對于肉類進口配額會決定著俄羅斯肉類產品需求的行情。
三、“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背景下黑龍江對俄農產品出口存在問題
1.農產品品質較低
盡管黑龍江屬于農業大省,并且農產品的種類豐富,但是由于黑龍江的農業經濟產業發展質量不高,經常會出現安全問題,尤其是在黑龍江省農業種植過程中,缺乏對于農藥的合理管控,導致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明顯超標,這些都會導致農產品出口存在不足,甚至是影響農產品出口。
目前我國的林業產業經濟建設過程中,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支持,所以對林業資源的開發效果不理想。在林業養殖開展的過程中缺乏專門的培訓機構對農民進行指導,這樣就導致農民缺乏先進的技術和養殖方式,而且對病蟲害的防治也不夠重視,嚴重影響林業發展的整體質量。
2.農產品成本過高
黑龍江省由于勞動生產率比較低,直接造成農產品的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一方面是因為當前黑龍江的農業技術發展水平比較低,發展速度緩慢,而且生產技術大多都是比較老舊的傳統方式,科學技術含量較低,無形中增加生產的成本,品質技術上往往集中在生產技術,而沒有對加工技術進行創新發展。
此外本幣升值也會造成農產品的原料持續上漲,但是農產品的出口價格卻并沒有明顯升高,這樣也就給農業生產者造成非常大的經濟壓力,使得農產品的生產成本無法有效降低。由于農產品養殖模式大多數都是在廣大林區開展,這樣就導致國家對農產品的扶持力度相對較弱,而且由于不同的區域之間經濟發展并不平衡,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還有的林業產區由于自身缺乏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在開展林業產業的過程中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在農產品貿易的過程中,也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產業發展,往往以自產自銷的形式為主,這樣就導致農產品的發展效果并不理想。 3.貿易體系不完善
貿易體系不完善問題一直以來在中俄兩國貿易開展的過程中存在。海關程序等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俄羅斯的海關通關時間非常長,手續也非常的復雜,在對農產品進行檢疫檢驗的過程中手續非常繁瑣,耗時相對較高,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大量的農產品損耗,往往會浪費在海關過關檢疫上的時間非常長,導致農產品整體的品質不足。此外黑龍江省對于農產品的需求信息收集與整理工作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內缺乏科學高效的信息資源發布平臺,導致基層農業生產人員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信息資源的技術,嚴重限制了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
4.出口結構單一
在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中,由于初級產品和原料產品所占的比例過高,大多數經濟成本非常低,沒有出口精深加工和高科技產品。由于我國的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在深加工行業的發展還存在明顯的不足,導致農產品出口結構不夠合理,嚴重制約了黑龍江省農產品對俄貿易的有效提升。
四、“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背景下黑龍江對俄農產品出口的發展策略
1.優化出口結構
在俄羅斯地區開展農區經濟建設活動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強對于生態資源環境的保護,如果黑龍江省能夠適當地建立農產品加工種植基地,通過利用當地的植物資源,不僅能夠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保證雙邊的勞務合作,促進我國國內的就業發展。通過建設當地的農產品基地不僅開發成本明顯下降,而且也能夠保證農業資源的發展,加強周邊國家開展出口貿易合作,促進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通過對市場進行科學調研的方式,也能夠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進行科學高效的規劃與管理。通過加大資金支持的方式,積極開展林下種植,例如采取先種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加強當地農民開展農產品種植的積極性,只有讓農民嘗到甜頭才能夠更加配合農產品產業的建設。
此外,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林下農產品的快速發展,必須要對當地農民開展定期的培訓,例如邀請相關的專家,對農產品的實用技術進行長期的培訓指導,或者成立相對應的技術服務站,隨時幫助農民朋友解決在農產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各級政府也必須及時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面地分析和溝通協調,汲取農產品建設的經驗,并且積極指導農產品的技術推廣工作,幫助農戶不斷創收,最主要的就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農產品種植模式進行全面分析,并且形成具有長遠性的發展規劃,保證農產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提高農產品技術含量
在開展對俄羅斯出口貿易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初級產品所占的貿易結構比重非常大,嚴重限制了農產品可持續發展,所以最主要的就是應該使農產品深加工的水平不斷提升,保證產品的衛生安全,提高農產品貿易出口額,擴大市場占有率,此外政府必須要積極鼓勵省內企業進行深加工的技術研究,保證農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得到全面的提升。在農產品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只有保證科學合理的規劃才能夠促進農產品產業模式符合實際。政府必須要對不同區域、不同農產品模式進行充分的實地調查,并且對調查結果進行可行性分析,根據具體的報告結果來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另外在農產品產業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健全配套的設施,尤其是要保證林下種植科學合理的布局,促進林下產業的發展與補充,提高生產銷售配套等環節的管理水平。
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也應該增強對于種植戶進行科學的管理,為林下種植企業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強化企業整體的競爭實力,在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同時,還應該積極樹立“因地制宜,科學種植”的理念,只有加強林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夠保證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
3.培育龍頭企業
通過建立健全農產品基地出口檢驗體系,運用先進的農業檢測技術和儀器,針對農產品的品質進行全面的把關,不僅能夠保證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整體的質量安全和水平,更主要的是也能夠極大地簡化農產品檢驗檢疫的流程,保證農產品出口效率得到大幅度增強,此外要加強對于黑龍江省國際質量標準生產基地的認證管理,保證市場準入機制更加完善,促進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體系不斷增強。保證我國的質量管理體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加強兩國之間的交流
一直以來黑龍江對俄羅斯出口貿易是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引擎,但是在開展出口貿易的過程中,由于繁瑣的程序和流程,很容易導致出口貿易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貿易過程中要善于促進溝通和交流,保證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更加深入,簡化過關手續,保證出口的農產品新鮮程度,提高產品的整體質量,讓俄羅斯的消費者對黑龍江的農產品更加滿意。
五、結論
通過本文對“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背景下黑龍江對俄農產品出口問題研究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區域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而且還能夠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建設。在農產品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政府必須要嚴格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搞發展,促進農產品產業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思鶯,張宇.“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對俄農產品出口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08):33-34.
[2]馬慧蓮.基于CMS模型的黑龍江省對俄羅斯農產品出口貿易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8,57(08):123-126.
[3]王金,張宇.對接“一帶一路”戰略的黑龍江對俄羅斯農產品貿易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07):58-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30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