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學貸款與信用檔案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國家對大學生實施助學貸款政策,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求學期間的財務困難。助學貸款政策實施后,出現了大學生信用危機問題,文章在研究高校助學貸款現狀及大學生信用檔案建立必要性的基礎上探討大學生信用檔案建設的對策,以為高校助學貸款檔案管理的科學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助學貸款;信用檔案;建設;管理
1999年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正式實施,2003年為第一批接受助學貸款的學生還款時間,部分學生出現的違約現象,使大學生信用檔案的建設被提上日程。信用檔案建設有利于督促大學生按時還款,在提高學生信用意識的基礎上利于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順利實施。
一、高校助學貸款現狀分析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逐漸在擴招,高校學生中貧困生的比例一直比較高。國家為了保障貧困學生能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實施了無須信用擔保的助學貸款政策,使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生畢業后進行還款時出現違約現象比較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ㄒ唬W生就業存在問題
國家助學貸款無須學生在校償還,約定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后在有還款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償還。地方高校學生由于專業或能力等原因,在畢業后不能及時就業,會導致無力償還助學貸款。接受助學貸款的學生多數是家庭十分困難的貧困生,他們畢業后即使找到工作,微薄的工資不能緩解家庭經濟困難,導致還款能力不足。
?。ǘW生對助學貸款認識有誤
助學貸款在沒有任何保證措施的情況下對學生實施求助,存在非常大的風險。部分申請和獲得助學貸款的學生存在僥幸心理,他們鉆貸款制度的空子,甚至惡意拖欠貸款,主觀人為造成違約現象。
二、大學生信用檔案建設誤區
由于出現大量學生畢業后沒有按時償還貸款的現象,需要對大學生建立信用檔案,將大學生的誠信信息原始信息進行記錄,對學生在校表現進行信用評價。但是在建設大學生信用檔案時有將信用檔案與信用、品行、人事檔案混淆的誤區。廣義的信用是指參與社會活動的人之間以誠信為約建立的踐約責任和踐約能力。本文所說的信用是指獲得助學貸款的大學生在約定時間進行還款的責任與能力。大學生信用檔案是國家助學貸款的催生物,是大學生向銀行貸款而產生借貸雙方的責任與義務。
三、大學生信用檔案建設必要性
?。ㄒ唬┗庵鷮W貸款風險
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對申請和獲得助學貸款的學生資料進行整理,并做出信用評價和信用報告,可以降低助學貸款的風險。對申請助學貸款學生的還款能力進行預測和分析,可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并能有效降低銀行調查成本,減少學校的責任,增加貸款學生還款率。學校對大學生建立信用檔案,可以將學生就業情況納入其中,方便銀行及時了解學生畢業后的去向,為銀行與還款學生進行聯系提供便利。
?。ǘ┐龠M社會信用體系建立
大學生信用檔案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向信用經濟發展,社會對個人信用體系的構建也被提上日程。大學生是社會中受教育程度高、社會責任感相對較強的群體,在大學生中推行信用體系構建有利于社會信用體系的整體發展。
?。ㄈ┰鰪姶髮W生信用意識
大學生信用檔案對大學生發揮保障作用在國外已有先例。學校構建大學生信用檔案后可將其連接到社會信用體系中,一旦大學生有不良信用記錄,對其進行懲罰的包括銀行在內的社會各種機構。信用檔案有利于學生管理日常生活消費,在減少助學貸款風險的基礎上能推動大學生就業。另外信用檔案的建立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形成誠信意識,自覺維護自身信用,在有償還能力的前提下積極還貸。
四、大學生信用檔案建設對策
?。ㄒ唬嫿ù髮W生信用檔案內容
學??膳c高等教育學歷查詢系統進行連接,使銀行等部門可以查詢獲得助學貸款學生的個人信用信息。學校要建立大學生信用信息庫,將獲得助學貸款的大學生的身份證明、戶籍、家庭情況、所在院系、所學專業、特長、健康情況等個人資料納入進來,同時將學生簽訂的助學貸款合同、申請續貸合同、離校后與學校聯系還貸情況形成文字資料納入進來,再將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單位、聯系電話、畢業后深造的學校等信息納入進來。
?。ǘ嫿ㄐ庞脵n案管理辦法
首先,加大大學生信用資料的收集力度,構建可實行性強的信用檔案管理辦法,在做好日常信息積累和保管的基礎上確保信貸信息齊全。從信用審視的角度積累原始資料,通過豐富信用檔案內容保證檔案真實、完整、安全。
其次,建立信用登記制度。學校對獲得貸款資格的學生名單進行整理,將學生的貸款具體情況納入到信用檔案中,與學生的人事檔案和畢業檔案一起納入到社會管理系統。為方便管理,學??梢詾楂@得貸款的學生建立一個獨立的編號,并向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提供違約學生的信息,向社會公布不誠信學生的名單,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可采用付旨查詢方式,以對貸款大學生進行制約。
再次,建立信用檔案考核體系。為了完善大學生信用檔案的管理,可將大學生信用考核納入到學生在校期間的日常考核中。通過與各高校及銀行掛鉤,激勵高校及銀行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促進大學生信用檔案管理有效開展。
總之,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并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既能降低銀行的貸款風險,又能推動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有效實施。大學生信用檔案制度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重視學生信用檔案管理所蘊含的信用威力,提高管理能力,以監督大學生順利還貸,提高大學生的信用度。
參考文獻:
[1] 曹貴華.學生誠信檔案管理探析[J].滁州學院學報,2009(11):127.
[2] 張培衛.國內外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成功經驗及對貴州省高校的啟示[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6):76.
[3] 夏金玲.大數據時代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學生的誠信教育[J].南方論刊,2017(2):103.
作者簡介:
楊婷婷(1987.3.20),女,山西晉中,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1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