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我國商業信用規模與經濟周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商業信用作為一種重要的短期融資工具,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本文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對商業信用進行研究:從微觀視角主要研究商業信用產生的動機及其使用的決定因素等;從宏觀視角主要研究商業信用的使用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本文通過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經濟周期波動與商業信用的關系,以期企業可以通過經濟周期波動而及時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合理利用商業信用融資渠道,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從而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關鍵詞:商業信用規模;經濟周期
  商業信用實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它存在于企業與企業之間,產生于貿易交易或服務的過程中,無處不在,方便快捷,且不同于銀行借款的煩瑣程序,商業信用不需要簽署正式文件,是企業的重要融資手段之一;商業信用也存在很多不足,期限較短是商業信用最普遍的問題,且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融資,要視企業交易的商品數量和規模而定,存在的違約風險大,發生壞賬的可能性很大。短期借款隨企業需求隨借隨還,不受企業貿易交易的限制,規模大,風險小,但需要簽署正式文件,辦理借款業務的條件苛刻,受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
  一、前期文獻回顧
  Meltzer(1960)最早對該類問題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當處于貨幣緊縮期時,銀行的緊縮政策對大企業影響較小,大企業的資金流正常運行,所以他們更愿意為小企業“雪中送炭”提供信用支持,加大商業信用的提供額度,并且延長下游企業的付款期限,與小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商業信用的使用和供給情況與貨幣政策的變化緊密相連。從此以后,學者們廣泛關注商業信用對經濟的影響作用。關于企業商業信用使用動機的研究,可以概括為經營性動機和融資性動機。Petersen and Rajan(1997)將融資比較優勢理論進行了總結歸納,概括為以下三點:一是信息獲取優勢,上游企業可以從客戶的訂單數量、訂單金額、訂單間隔和付款期限中分析獲得購買方的經營狀況信息和信用程度信息,交易雙方信息較透明,與銀行相比信息獲取方便,可信度高且成本更低;二是客戶的控制優勢,在企業運作中,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需要采購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和配料,當購買方出現違約風險或者產生其他不利于資金收回的情形時,供應商可以停止供貨,避免風險,而銀行明顯沒有這么強的控制力;三是財產挽回優勢,上游企業可以通過追回產品來挽回由于購買方由于違約或者經營失敗甚至破產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于上游企業有完善的銷售渠道,可以將收回的產品二次銷售迅速脫手套現,將損失降到最低,而銀行即使可以索回抵押品,由于沒有銷售渠道,抵押品堆積時間長,且變現價值普遍比市場價值略低,損失大。
  陸正飛和楊德明(2011)發現,在貨幣政策寬松時期,上游企業愿意提供大量的商業信用給經營狀況、信用程度良好的下游企業,即符合買方市場理論;在貨幣政策緊縮時期,商業信用資金的需求增加是因為信貸歧視加深,企業資金機會成本提高,符合替代性融資理論。劉飛(2013)以2001—2010年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數據為樣本,實證檢驗了商業信用渠道的存在,及其實質上抵消了貨幣政策的效力。
  二、我國上市公司商業信用的總體水平分析
  商業信用從企業角度來講,主要可以分為商業信用的使用方和商業信用的供給方。商業信用的供給方為下游企業提供貨物或服務,由于交易雙方的聯系比較密切,上游企業通過買方的訂單規模、訂單間隔、付款期限對下游企業經營狀況和信用程度透徹了解,對于信任度高的企業給予一定的付款寬限期;商業信用一般分為分期付款、預付貨款、賒銷產品、經銷代銷等方式,從財務角度上看,表現為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預付賬款。商業信用的使用方從上游企業取得貨物或服務并延期付款;從財務角度看,表現為資產負債表的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和預收賬款。
  我國上市公司商業信用總體水平如表1所示。由于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非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獲取難度較大,所以本文從1991年開始研究各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保險類公司、ST公司)的商業信用情況。
  由于商業信用實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所以本文主要以應付的商業信用,即企業獲得的商業信用來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商業信用的變化狀況。本文的數據均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為了消除不同企業由于規模不同所造成的影響,本文對數據以總資產為分母進行了規范化處理。
  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總資產
  應收的商業信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
  應付的商業信用=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
  應付的商業信用的均值為0.1490,中位數為0.1168,我國各企業的商業信用占總資產的比例為14.9%,而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商業信用占總資產的比例都超過25%,說明我國商業信用仍有待發展。
  三、經濟周期波動與商業信用的實證研究
 ?。ㄒ唬┙洕芷诓▌优c商業信用的研究設計
  1.樣本與數據
  本文以2013—2016年作為樣本區間,選取我國上市公司的年度數據作為研究樣本,來研究經濟周期波動對我國上市公司的商業信用的影響。本文對數據進行如下處理:(1)由于金融公司資產負債表的特性,剔除金融保險類上市公司;(2)剔除了ST、*ST上市公司;(3)剔除了變量缺失數據不全的企業(4)為控制極端值對模型的影響,采用winsorize縮尾處理方法對連續變量的異常值在1%的水平下進行處理。本文選用的數據屬于平衡面板數據,就是保證每家企業涉及的觀察年份都相同,共涉及了1031家上市公司,14個觀察年份,獲得14434個觀測值。本文的財務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并利用stata13.0軟件完成數據數據處理、建模以及檢驗分析過程。
  2.變量
  3.模型
  yi,t=xi,tβ+μi,t
  μi,t=αi+εi,t    (1)   其中,i=1,2,…,N,t=1,2,…,T;對于特定的個體i而言,αi表示不隨時間變化的影響因素,即“個體效應”,一般情況下是無法觀測或難以量化的。由于各上市公司的企業規模、行業屬性、財務狀況、經營狀況等都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本文所選用的面板數據不同個體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即存在個體效應。由于混合估計模型需要個體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所以本文在模型選擇上排除了混合估計模型。我們可以通過F統計量檢驗和Hausman檢驗來選取適合本文的面板模型。
  我們通過構建F統計量來檢驗是否存在個體效應。原假設模型中不同個體的截距相同,所以采用混合效應模型;備擇假設是模型中不同個體的截距不同,所以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通過stata13實現F統計量的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P=0,表示在1%水平上顯著,拒絕原假設,固定效應模型優于混合效應模型。
  我們通過Hausman檢驗來驗證個體效應與回歸效應是否相關。結果如表5所示,P=0,表示在1%水平上顯著,拒絕原假設,個體效應與回歸效應相關,固定效應模型優于隨機效應模型,所以本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建模分析。
  為驗證企業商業信用是否隨經濟周期波動而波動,本文構建如下模型:
  APi,t=α+β1MPt+β2DEBITi,t+β3SIZEi,t+β4COLLi,t+β5INVi,t+β6CASHi,t+β7PROFITi,t+β8LEVERi,t+β9AGEi,t+β10DF+εi,t  (2)
  t表示年度t,εi,t為誤差項。
 ?。ǘ┙洕芷诓▌优c商業信用的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6所示。
  商業信用作為一種短期融資手段,過高容易產生企業經營風險;DEBIT的均值為0.1652,說明上市公司短期借款占總資產的均值為16.52%,與企業獲得的商業信用基本相當;企業的可抵押資產比例為28.83%,表明企業的潛在融資能力較強變現能力好;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為17.18%,比企業獲得的商業信用略高,庫存與商業信用的關系相當密切,庫存量是商業信用政策的影響因素之一;現金持有水平為15.06%,表明上市公司的現金持有量普遍較高,流動資產多;主營業務利潤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24.08%;資產負債率為54.65%,一般認為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在40%-60%之間比較好。
  Pearson相關系數矩陣如表7所示。
  四、結論與建議
  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的變量間在1%水平上顯著相關,說明變量具有好的統計意義,本文選取的控制變量基本合適。AP和MP的相關系數為-0.0201,且在5%水平顯著,表明應付的商業信用與貨幣政策呈負相關;DEBIT和AP的相關系數為-0.0240,在1%水平上顯著,表明銀行代管規模與企業獲得的商業信用呈負相關。其他變量的相關系數也都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且相關性較弱,說明本文的模型沒有嚴重的共線性問題。
  從企業角度看,企業在進行商業信用政策管理時要針對不同的經濟周期采取相應的戰略調整。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下,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業信用,容易造成投資過度膨脹以及信用濫用。企業要建立健全商業信用政策管理,加強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供應鏈管理,避免突發外部環境變化而導致的壞賬以及“三角債”的發生。企業要堅守商業信用的底線,不過度投放,避免財務風險。在緊縮性貨幣政策下,資金較為充足的企業可以將商業信用作為一種市場營銷工具,為市場前景光明、企業發展空間大、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卻受到融資限制的企業雪中送炭,建立良好長期的合作關系,互惠互贏。
  參考文獻:
  [1] 張鐵鑄.上市公司提供商業信用的影響因素研究[J].財貿研究,2009(03)
  [2]石曉軍,張順明.商業信用、融資約束及效率影響[J].經濟研究,2010(01)
  [3]Meltzer.A.H.Mercantile credit,Monetary Policy,and the Size of Firm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0,4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32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