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金融排斥問題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在互聯網上進行購物消費,這主要是由大學生自身的消費特點和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大環境所決定的。本文結合其發展的歷史背景及現狀,對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金融排斥進行分析并剖析原因所在,提出相應對策。這種消費模式除了大學生的承受能力有限、消費習慣尚未養成、對相關規定缺乏了解及自身道德素質等風險外,還面臨互聯網消費信貸平臺本身的市場競爭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挑戰,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與當代大學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關鍵詞:校園貸  消費  校園網貸平臺
  一、梳理“校園貸”的發展歷程
  (一)銀行試水鎩羽而歸
  2002年招商銀行為大學生發放信用卡后,一些銀行開始搶劫大學生的市場消費市場,信用卡消費在校園消費里盛行起來。然而,因為在校大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部分學生信用卡消費過度透支,增加了銀行的資本風險,并且這一措施使一些大學生養成了不良的消費習慣。所以2009年銀監會發布了停止向在校大學生銷售信用卡的文案,并在文案中提出需要符合年滿十八周歲,且監護人陪同。同時還需要一定的信譽,這一措施的發布,提高了申請信用卡的門檻。由于當代在校的大學生的生活費基本上來源于家庭,并沒有還款能力,屆時風靡一時的信用卡開始漸漸談出校園金融借貸市場。
 ?。ǘ┚W貸機構瘋狂蔓延
  2015年,是校園貸“野蠻生長”的一年,分期樂、名校貸、等一時間在校園里成為一股熱流,在很短的時間內萌生出成百上千的校園貸款平臺,參差不齊,魚龍混雜。不同的 “校園貸”彌漫在高校校園的上空。這些琳瑯滿目貸款,由于他們的利息比較低、發放快,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學生貸款。隨著分期、分時間消費和未來的錢現在花的消費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在相關監管政策還沒有健全之前,校園貸款平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擊著整個市場。大勢所趨,校園貸款中存在許多混亂現象,其中并不缺乏一些非法高利貸平臺、混在校園里的裸貸平臺,以及許多其他主流的校園貸款平臺也涉嫌存在著嚴重的違規行為。
 ?。ㄈ┚W貸沒落銀行上臺
  2017年5月發布的“26號文”明令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 “校園貸”市場的局勢再一次的“重新洗牌”。當時,大量校園貸款平臺悄然退出,這意味著校園貸款的野蠻增長終于結束了。6月28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教育部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通知,要求所有在線貸款機構在現階段暫停對大學生的貸款發放。根據他們現有的業務信息,明確退出具體時間,同時從多方面政策鼓勵合格的放貸主體進入“校園貸”,并明確互聯網金融機構可以提供助貸等服務。
  二、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供求分析
 ?。ㄒ唬┙鹑跈C構的供給
  目前,中國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主要由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和以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組成。根據大數據統計,目前大學生信貸消費的方向主要向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靠攏,由于當代的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了解的程度僅僅達到初學者階段。大學生每個月也都有生活費,所以,絕大部分大學生是不會選擇去網上貸款的。而另一種消費信貸的方式——傳統金融機構,不是當代的大學生不選擇傳統金融機構,而是現在的金融機構對當代大學生申請的信用卡,門檻設立相對較高。一般來說,傳統金融機構的信用卡申請和審批的流程相對復雜,對大學生的信用評估尚沒有一個完全的標準。
 ?。ǘ┐髮W生群體消費信貸需求
  大學生消費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消費群體。一方面,他們購買的商品不僅能滿足他們生活中的實際需求,而且還想從商品的使用和觀看中獲得精神愉悅和心理滿足。大多數消費行為更容易被情緒控制,導致非理性消費。逢節聚會、朋友過生日、情侶消費等已經成為許多大學生交往的主要形式。娛樂休閑消費呈現多元化趨勢,在學校校園中,大部分學生向往一種氛圍,一種社會上層人的精神需求,他們愿意參加具有娛樂性的、有趣味的活動。購買一些電子產品用于更多范圍更廣的的情感交流。旅游、上網、看電影、游戲、看音樂會、看比賽、運動、首飾、健身、酒吧……課余的空閑時間給了他們更多的時間去追求一時的快樂。
  作為還停留在學生階段的年輕人,當代大部分學生的消費資金主要來自于家庭的給予,還有一部分可通過在校勤工儉學、以及校外兼職獲得少量的資金收入,除平時的生活費.學費.住宿費等基本支出以外,其他支出占比也較高。如旅游、上網、看電影、游戲、看音樂會、手機、相機等一系列的電子產品。而且在校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即變是家里的生活條件并不富裕,也會用家中大部分的資金來支持大學生的各種消費。部分學生養成了跟風消費、奢侈浪費、攀比消費等一些不理性消費習慣。與此同時,一些消費信貸平臺也向這些學生灌輸了早期消費的概念,促進了借貸和消費。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消費信貸市場迎合了大學生的需求,并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
  三、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金融排斥問題的原因分析
 ?。ㄒ唬┐髮W生群體的特殊性
  在我國義務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大學生擁有成年人的年紀,卻做著老年人的事情,其嚴重缺乏成年人該有的思維。其表現的超前消費意識,高額的消費和基本上零收入之間的高度不匹配。這樣也導致了大學生消費信貸發展困難的出現,這也是金融機構對當代大學生排斥的重要原因,本身大學生在校期間,生活空間相對封閉,接觸到社會上的金融產品的機會也相對少一些。對一些社會上的金融知識所知甚微,甚至一些金融系的學生也只是在書本上看到。對于現實社會的金融產品能缺乏準確的經濟能力評測,導致了一部分的大學生盲目的購買消費信貸
  (二)傳統的金融機構對大學生市場的影響
  金融機構之所以排斥大學生消費市場,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其營利性。商業銀行作為營利性金融機構,其目的通過低風險低投入從而達到高回收。而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曾經出現了大面積的注銷信用卡,停用甚至還有一些出現不歸還現象,這才讓一些金融機構意識到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有風險的特征,為了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出現,金融機構不得不放棄大學生這一消費市場。   四、破解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金融排斥的對策建議
 ?。ㄒ唬┕膭钽y行積極拓展大學生消費信貸業務
  普通的存款銀行在各個鄉鎮都有豐富的資金和營業網點。他們在大學里很受歡迎和信任。就外部服務、內部規章制度和一些社會責任而言,這一點至關重要。因此,鼓勵商業銀行進入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可以豐富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補充在線消費信貸機構的優勢,共同優化大學生消費市場環境。對于存款機構來說,擴大大學生消費信貸業務可以提前建立高端客戶群,增加大學生群體覆蓋面。
  (二)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助力征信體系建設
  2009年銀監會禁止大學生使用銀行信用卡,是因為大學生信用卡過度透支,并且大學生缺少經濟來源,所以在規定期限內難以還清,這加大了銀行的風險,所以說征信體系建設尤為重要。因為大學生并未真正步入社會,所以大學生的信用信息就相對匱乏。在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運用當代的互聯網金融科技手段助力征信體系建設,對大學生的收入來源、消費觀念、日?;ㄙM和信用狀況開展網上調查并記錄。通過記錄的數據,充分的對大學生進行信貸額度匹配分析、還貸情況預測和做出適當性信貸決策,降低大學生消費信貸違約風險和由此產生的經濟成本,為所有開展大學生消費信貸的機構提供便捷、基礎的征信服務。信貸機構利用網絡這一平臺可以很方便的查詢到大學生的信用情況,對大學生信用進行有效的評估,根據數據做出合理的分析,然后做出專業的判斷。事實上,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利用現有的大數據平臺構建一個基于金融科技的新信用評估系統。例如支付寶旗下的公司已經全面推出個人信用評測的“芝麻信用”體系。這一體系解決了金融機構對大學生信用信息完全空白這一問題,有力地推動了螞蟻花唄等互聯網機構消費信貸業務的開展。
 ?。ㄈ┩晟拼髮W生金融教育引導機制
  首先,要了解構建高校財務教育機制的必要性。大學生自我金融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獨立能力差和有關金融的信用意識薄弱造成的財務限制。普及金融知識、加強金融教育和培養經濟獨立是當代每一個大學生都應當具備的。其次,金融教育機制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大學應該發揮主導作用。最后,作為大學生的深入教育機構,高校應該向大學生普及專業金融基礎知識,包括將金融類教育納入大學教育課程,以講座和競賽的形式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和教育,提高大學生對金融知識的理解,引導大學生使用正規的消費信貸服務。
  參考文獻 :
  [1]李世祥.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消費信貸風險的原因分析 [J].《時代經貿》,2016.
  [2]陳華琛.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大學生消費金融風險防范 [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17.
  [3]趙文瑜.互聯網基金的風險控制研究——以余額寶為例 [J].《山東財經大學》2016.
  [4]期貨公司風險管理現狀、誘因與稀釋策略[J].2018.
  基金項目:2018年江蘇省教育廳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校園貸暫停背景下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金融排斥問題研究”(201812685004Y)。
 ?。ㄗ髡邌挝唬禾K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72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