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虛擬企業的智能協作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何 飛

  [摘要] 新經濟時代面臨競爭加劇、研發成本提高、市場范圍擴大、更新和淘汰迅速等挑戰。論文闡述了虛擬企業智能協作管理的內容和關鍵技術,以期通過虛擬企業的智能協作管理緊抓瞬間即逝的市場機遇,將原本分散的技術資源、人力資源和管理資源快速有效地集成應對挑戰。
  [關鍵詞] 虛擬企業 智能協作 關鍵技術
  
  一、虛擬企業的智能協作管理內容
  虛擬企業是戰略與結構的有機結合,突出的是技術聯盟,要求各個企業有核心技術的存在、企業優勢有互補性。而且由于虛擬企業是各成員企業就某一項目的完成為目標而結合起來的臨時性聯盟,管理過程中的協調問題更加復雜和多樣化,因此需要更靈活的協調管理機制。
  1.管理體制創新。虛擬企業需要魅力型領導、中層教練和知識型員工。虛擬企業要求領導在判斷力和能力上有絕對的自信,善于創建組織的共同未來遠景,并能清楚地向下屬闡明目標與要求,鼓勵下屬為達到目標而努力;中層管理人員在虛擬企業中由考評、監督者的角色轉變為教練的角色,為其所領導的小組順利開展工作提供建議、協助、鼓舞和激勵;企業的所有員工應具有更多的知識和更強的適應能力。在虛擬企業管理過程中,對員工的激勵必須建立在團隊產出的基礎上。
  2.知識管理與協調。知識管理是指通過改變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建立起知識共享與創新的企業內部環境,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知識管理強調對人力資源和知識的開發與利用,通過全員參與的以知識的積累、生產、獲取、共享和利用為核心的企業戰略,促進人力資源、信息、知識和經營過程的緊密結合。虛擬企業的知識管理對協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知識管理就是要促進企業內部、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與外部之間的聯系,它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結起來,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達到知識的共享,運用群體的智慧進行創新,以贏得競爭優勢。
  3.跨文化管理與協調。虛擬企業的管理經常面臨著由于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甚至沖突,一般的企業是基于統一的文化管理,而且存在一個固定形式的組織內部,虛擬企業的組織形式無法實施單一的文化管理,臨時性的合作又不可能有時間來培育十分完善的組織文化,構建虛擬企業、保持和培育成員企業的核心能力以及核心能力的載體――人才的培養、激勵和發展,都要求虛擬企業要實行跨文化的協調管理。虛擬企業的文化管理具以下特點:(1)強調團隊文化。虛擬企業實際是一個以完成項目為目的的團隊,合作是參與各方共同的義務,因而要求形成目標一致的團隊文化。團隊文化不是以犧牲合作伙伴的利益來服從整體目標,而是應用并行工程技術系統地考慮局部目標與整體目標的關系,并在項目實施中通過隨時協調、溝通達到局部目標與整體目標的一致。因此,在選擇伙伴時,要利用網絡中足夠的信息。選擇信譽好、擁有核心技術、具有良好合作意愿的成員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溝通信息、加強協調,促進團隊文化的形成。(2)建立信任關系。虛擬企業必須建立起一個良好的 需求信息網絡和合作伙伴關系網,使各成員企業能充分、及時地進行信息溝通,從而準確理解與把握相互的需要,建立信任關系,這是虛擬企業協調管理的基礎和前提。由于各成員企業來自不同的組織,有著不同的背景,在合作過程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習慣性的防衛心理和行為,在虛擬企業中形成障礙。所以,必須通過充分的溝通與尊重,建立起信任關系。
  4.虛擬企業成員自覺協調。虛擬企業的管理過程的目標就是通過各個成員在企業的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使成員企業的核心技術實現良好的配合,從而完成合作項目。協調是在自覺、自愿、自主的條件之下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間的合作。為了處理好虛擬企業中內部組織關系、各成員企業間的關系、成員企業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以及虛擬企業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就必須研究分析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素,例如共同的目標、利益、價值追求、親密的人際關系等。在管理過程中,各成員企業自覺地在協調相互需要的范圍和程度上大體保持一致。虛擬企業應注重建立績效評估體系。由于虛擬企業的成功必須依賴各成員企業的業績,因此,選擇合適和可以依賴的合作伙伴是非常關鍵的協調管理工作。如果合作伙伴不能按時完成它應該完成的業務,就會影響虛擬企業目標的成功實現。同時,要培養和保持“共贏”的虛擬企業經營理念。各成員企業都應主動地分析市場的需求及其變化,運用多個伙伴企業的能力,為用戶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在虛擬企業中要培養和保持共享市場、新產品及人才用戶的合作理念。
  二、虛擬企業智能協作的關鍵技術
  1.智能動態調度技術:生產過程中的智能控制與調度問題,是實現企業生產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可靠性的關鍵,有效實用的調度方法和優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已成為實現企業整體優化的關鍵和基礎。在計算網絡、人工智能技術、數據庫技術的支持下、計算,仿真化在短時間內完成,為實現動態生產調度提供了基礎。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應采用仿真與基于知識的方法相結合的策略實現動態調度技術,以滿足企業生產控制的需要。在這一關鍵技術中重點研究在虛擬技術的支持下,如何建立一種智能動態調度系統的實用模型,包括調度系統的信息模型、智能調度系統的結構模型、智能調度系統的運行模式。
  2.數據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技術:以集成和網絡為基礎的虛擬企業智能管理的核心是信息交流,交流的前提是有統一的交流規則。因此,研究數據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技術,采用統一的、有效的數據存取模型是實現綜合集成系統的前提。
  3.智能化整體優化策略:對于任何實用優化問題,能否獲得圓滿解決,主要取決兩方面因素:一是建立合理的優化模型;二是選擇適合于此模型的有效優化算法。但是對于企業系統來說,要實現整體優化并非易事。首先是系統組成因素多,相互關系復雜,使得優化模型的建立困難;其次是變量多、導致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函數的維數太高,難以找到一種有效的優化方法。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探討和研究適應于企業整體優化的智能化策略。
  4.人―機一體化建模方法:虛擬企業智能管理系統是人―機系統,即由管理人員、計算機、通令設備、生產機械等組成的人―機系統。在管理領域,人和機器的特性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因此,在系統設計中應注重人―機合理分工,取長補短,進行人―機智能結合,實現人―機協調。人與機器共同認識,共同感知,共同決策,共同工作,從而突破傳統的“人工智能系統”的概念,形成達到甚至超過人的能力乃至智力的系統。其核心是強調人在系統中的重要性,重新安排人與機器的位置,突破現有系統將人排除在外的舊格局,研究新型的人―機關系,開發新一代的智能化系統人―機關系,開發新一代的智能化系統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
  三、虛擬企業智能協作的成效
  虛擬企業站在企業之上的角度,專注于產品的生產、銷售及供應。擺脫了傳統企業的內部事務(如人事、行政、財務、福利等)的煩擾;虛擬企業通過智能協作管理能緊抓瞬間即逝的市場機遇,將原本分散的技術資源、人力資源和管理資源快速有效地集成虛擬企業,形成了一個互相交叉、互相融合的外部網絡,以此適應了新經濟時代競爭加劇、研發成本提高、市場范圍擴大、更新和淘汰迅速等挑戰。
  
  參考文獻:
  [1]陳劍馮蔚東:虛擬企業構建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34~137
  [2]武妍曾建潮白尚旺:基于多Agent協商的虛擬企業伙伴選擇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8,(04):219~222
  [3]耿祥建:網絡環境下虛擬企業模式探討[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2008,(01):35~36
  [4]陳柳欽:《21世紀企業管理新模式》[M].中外企業家雜志,2004,(10):112
  [5]Soares, A. L. , Azevedo, A. L., Sousa, J. P., Distributed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s for the virtual enterprise, Journal of Inte lligent Manufacturing, Vol:11, 2000:253~257
  [6]李楓:虛擬企業管理模式探析[J]. 生產力研究,2007,(08):59~61
  [7]MARTINEZ M T,FOULETIER P,PARK K H,et al.Virtual enterprise organization,evolution and contr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1,74 (1-3):237~2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3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