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力提高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講述在自媒體時代中,網絡輿論的生成路徑,以及自媒體時代發展對網絡輿論傳播帶來的影響。同時,分析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多數網絡輿論引導工作者在進行開展相關工作時,仍存有部分問題,并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大幅度降低網絡輿論引導力。因此,網絡輿論引導工作者須要明確在相關工作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并進行思考研究相關解決對策,從而提升網絡輿論引導力,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在自媒體時代下高效并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力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網絡輿論傳播引導帶來巨大的影響,一是改變輿論信息傳播平臺,建立具有多樣化輿論傳播載體,提升輿論信息在社會中的傳播力度。二是轉變民意表達方式,為社會群眾提供較高話語權,使其能夠通過多元化互聯網環境,進行自由表達自身對輿論信息的看法與意見。這樣一來,不僅能創設和諧健康的網絡輿論環境,還可行使正確的輿論導向。但是,由于目前部分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實施仍存有部分問題,對其輿論引導力度不高。因此,應如何改善這一現狀,提升網絡輿論引導力度,是相關工作人員應著重考慮的問題。
一、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的生成
我國傳統媒介傳播方式受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相關傳播方式發生巨大改變。其中,自媒體時代融入互聯網中自主性與實效性特點,逐漸形成較為獨特的信息生成機制與信息傳播方式。此外,實際生活中的輿論構成主要是以信息方式進行傳播,而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則是當前社會輿論最為重要的傳播方式。同時,在現代社會中形成社會輿論,主要是以社會群眾自身進行自發性傳播,并通過群眾自主傳播輿論信息,從而產生有效的社會輿論。其次,社會輿論的形成引導著人民群眾思想與行動變化,嚴重影響當前社會局勢的有效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影響人民群眾自身思想產生變化,還影響著社會風氣的發展方向。因此,在自媒體時代中,輿論產生的主體逐漸轉變,主要通過社會群眾來接受信息以及傳播信息,公眾都可參與到輿論話題發布當中,并進行傳播與討論相關輿論事件,從而實現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的生成。
二、自媒體時代對網絡輿論傳播的影響
?。ㄒ唬└淖冚浾搨鞑テ脚_
與以往傳統單一的輿論傳播環境不同,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傳播載體,是具有多樣化傳播的顯著特征,并使其在多樣化載體信息傳播機制中,提高網絡輿論傳播速度與傳播范圍。同時,在網絡傳播中,“互動”“實施”“匿名”是最為明顯的特質,體現在微信、微博、關注、轉發等網絡傳播手段。其中,微信、微博等信息傳播方式具有一定雙向性,使其網絡輿論在進行傳播時形成變幻莫測的成效,并以其開放性特征加強網絡輿論信息在社會中的傳播力度,從而促使信息在傳播、轉發過程中形成輿論形式。
?。ǘ└淖兠褚獗磉_方式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人民群眾帶來較高的話語權,改變民意表達方式,并形成“有話大聲說”“有意見直接提”的表達形式。同時,在多元化互聯網環境中,不僅為民意表達途徑提供創新,還彰顯了自媒體時代為人民群眾表達方式帶來全新的變化。首先,通過自媒體時代,社會群眾可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實時發布信息、圖像、視頻等來傳達自己的情緒,并通過媒體平臺觀看實時網絡輿論信息,并適當發布自身對輿論信息的看法及建議。由此可見,在自媒體時代下,不僅為社會群眾提供民意表達平臺,還有效地將公眾話語權無線放大,從而在網絡平臺中形成“公眾討論”的網絡輿論。此外,由于自媒體時代網絡信息傳播效率較快,使其在進行民意表達時,可通過網絡平臺快速傳播形成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二、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現存問題
?。ㄒ唬┳悦襟w時代輿論監管難度增大
目前,由于自媒體時代主要以自由性、開放性為特征,通過自媒體時代的改變,使社會群眾在網絡中可進行自由言語評論與身份匿名評論。在這個情況下,社會群眾通過自媒體網絡輿論的評論與轉發,即可能成為網絡輿論的傳播主體,還可能是網絡輿論的形成體,從而為網絡輿論傳播監管帶來較高的難度。此外,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受眾較廣泛,輿論參與者較為復雜,其信息量較大,使之輿論信息傳播速度增快,轉發量較多,從而為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帶來不可預測的難度。所以,只有完善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機制,加強輿論引導力度,才可使網絡平臺在自媒體時代下實現更加專業、高效的網絡平臺運轉機制,從而滿足社會群眾對網絡輿論真實性需求。
(二)輿論工作者專業素養較低
在整個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環境中,輿論工作者起著領導社會群眾對于輿論走向的核心作用,擁有較高輿論工作專業素養者,才可正確引導社會群眾對輿論的看法及評價。但是,就目前來講,我國多數輿論工作者相關專業素養并不高,在各個單位輿論工作中,所運用的輿論引導方法較為陳舊,引導技術也比較落后。導致部分網絡輿論引導力度不夠,大幅度降低我國輿論工作實行效率。同時,在各大輿論引導工作過程中,因部分輿論工作者對于輿論引導的重要性認知不足,在工作過程中較為形成職業倦怠現象,對輿論引導工作了解不到位,缺乏專業素養,從而降低輿論引導工作的實施效率。因此,相關輿論工作者必須要注重自身從事職位,充分了解輿論引導工作真正價值,并定期通過培訓進行完善輿論工作者的知識結構,進而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水平與專業素養。
三、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力提高對策
?。ㄒ唬┙⒕W絡輿論監控系統
在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傳播中,擁有良好的輿論引導力,可促使我國中共新聞與思想理念得到有效的宣傳。同時,網絡輿論的引導可操縱人們對新聞事件的看法,并引導人們意識,從而得以控制人們行為。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網絡輿論監控系統,是做好輿論引導工作最為關鍵的一步。首先,相關網絡輿論引導工作者應加強輿論預警機制,明確檢測主體,提前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建立有效數據庫,第一時間掌握輿論信息,在進行實時監控網絡輿論熱議。其次,網絡輿論引導工作者可設置信息搜索引擎與信息專區技術,并通過網頁瀏覽搜索關鍵詞進行建設專題檢測技術。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數網站或媒體,都會將信息標題制作較為引人注目,并在網絡平臺中廣泛傳播。因此,相關輿論引導工作者必須要加強相關監督管理機制,杜絕一切為引人注目而編制噱頭的虛假新聞,強化對網絡新聞監管力度,進而避免虛假新聞的產生。 ?。ǘ┩晟戚浾擄L險應對機制
現如今,只有擁有完善德輿論風險應對機制,明確我國網絡輿論意識形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網絡輿論引導發展中存有的不足,加強網絡輿論生態建設,才可提升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實施效率。同時,由于網絡輿論信息比較廣泛,信息內容比較復雜多樣,其中良性信息與劣質信息并存,輿論風險較高,為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因此,相關輿論應到工作者可要求黨政機關相關部門完善輿論風險應對機制,將網絡輿論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并積極研發最佳輿論風險應對方案,使其能夠在第一時間內組成輿論工作領導小組,及時應對網絡信息突發事件,杜絕一切謠言信息、虛假信息傳播。此外,在進行網絡輿論引導工作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機制,并依靠具有針對性的制度法律進行工作的展開,從而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辦事,為輿論引導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
?。ㄈ┩晟茖I人才培養機制
只有擁有優秀的網絡輿論引導工作人才隊伍,才能在自媒體時代下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并推進網絡輿論工作的全面發展。因此,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建設輿論引導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機制,重視培養輿論引導工作人員專業知識水平,定期進行工作能力考核,才能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同時,應根據自媒體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召集廣大知識分子加入輿論引導工作當中,實行聚網絡英才而用之,讓眾多知識分子帶頭宣傳引導工作,從而建設出一支優秀、敬業、專業的良好輿論引導人才隊伍。此外,在網絡輿論引導工作中,相關工作領導干部專業水平也嚴重影響著工作人員專業水平的高低,在網絡輿論引導工作體系中,領導作為相關工作的領頭人,起到較為重要的引領作用。因此,相關領導干部要擁有與時俱進心態,不斷更新引導觀念,并時刻保持對于突發事件的參與性,加強與自媒體之間的聯系,并高效配合媒體對自身的監督工作,從而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四)發揮主流媒體引導作用
網絡輿論信息是通過現實社會中,真實事件發生及社會相關群體意見而產生的共鳴。傳統主流媒體的主要作用無論是在傳統互聯網時代,還是自媒體時代都存有不可動搖的引導地位。因此,只有充分發揮出主流媒體引導作用,并結合自媒體傳播平臺,共同建設網絡輿論傳播新環境,才可有效提升網絡輿論引導工作效率。其中,傳統主流媒體應明確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提升刻不容緩,并適當放低姿態與自媒體傳播平臺進行合作,通過相互之間的信息共享,及時掌握實施輿論信息的產生,并確保輿論信息傳播真實性。其次,傳統主流媒體主要以微信、微博、搜狐、騰訊等各大網站為主要傳播路徑。在此期間,主流媒體應加強監控新聞輿論傳播真實性,并發揮主流媒體自身引導作用,抑制網絡輿論謠言傳播,從而促進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團隊的能力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只有積極提升網絡輿論引導力度,建立網絡輿論監控系統,并加快完善輿論風險應對機制,才可為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帶來有效的保障。同時,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培訓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并實現主流媒體與自媒體之間相互合作,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才可有效的提升網絡輿論引導工作效率,進而保障自媒體時代背景下,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文昊.論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及輿情管控[J].傳播力研究,2018,2(33):230.
[2]夏夢穎.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論引導力提升路徑研究[J].編輯學刊,2018(06):36-40.
[3]王若曦.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2017(22):19-20.
[4]劉樂.論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力提升策略[J].中國報業,2017(02):82-83.
作者簡介:
王 漩(1999.1-),男,漢族,浙江省衢州人,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大二學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0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