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省級重點實驗室是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對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分析,并結合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省級重點實驗室;資源分配;人才梯隊;科技創新
在地區科研事業發展過程中,省級重點實驗室起到了重要作用,關系到地區能否獲得足夠科技人才和創新能力,從而影響地區科技現代化發展。但就目前來看,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存在一定問題,阻礙了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因此需要加強問題的分析,以便提出有效對策提高實驗室建設管理水平。
1 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
I.I 資源分配不均衡
現階段,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以研究所為依托單位,需要實現資源有效整合。但從實驗室總體建設布局來看,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有其特定歷史背景。受這一因素的影響,不同依托單位對實驗室的重視程度不同,采取的組建方式、管理標準等都存在一定差異,使得實驗室間發展水平不同。在這一背景下,盡管實驗室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資源分配方面并不均衡,一些實驗室在設備、資金等各方面都相對落后。省級重點實驗室日常運行期間需要進行大量設備的運行、維護管理,并且需要定期進行設備更新,從而為學術交流、課題設立等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撐。而就實際情況來看,一些實驗室運行經費不足,在設備維護、更新方面甚至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困境。受依托單位條件限制,實驗室總體發展缺乏后勁。相較于人力、物力等資源相對集中的重點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實力較弱,難以承擔重大科研任務,在科研項目申請方面中標率較低,缺乏競爭實力[1]。此外,從地域和學科領域上來看,也存在重點實驗室分布比例失衡的問題,以至于畜牧業發達地區出現了缺少農業實驗室的情況。
1.2 資源流動性較差
省級重點實驗室擁有大量儀器、設備等各種科研資源,需要加強資源充分利用,從而為實驗室建設管理提供動力。安徽農科院在畜牧行業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科研地位,但由于學科間缺乏合作,未能實現資源充分利用,導致實驗室難以進行區內重大競爭性科研項目申請,造成實驗室經費來源渠道單一。目前,部分實驗室因儀器、設備未及時到位影響了項目執行和科研創新,一些實驗室因項目原因未能對先進儀器、設備進行利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在資源管理方面,省級重點實驗室也存在資源開放性低的問題,導致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針對實驗室,國家提出了開放性管理要求。為滿足評估需要,部分省級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部分資源的開放,但總體開放層次和開放力度依然偏低,導致資源流動性依然較差,無法取得較好的資源利用效果[2]。此外,實驗室項目開放程度同樣不高,與依托單位之間缺少人員、項目等方面的合作,因此未能對資源進行良性循環利用。
1.3 人才機制不健全
在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工作中,人才培養是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農科院,需要完成大量畜牧業人才的培養,如獸醫、畜牧養殖人員等。但就目前來看,缺乏健全人才機制,導致實驗室無法吸收足夠的人才。針對實驗室內部高層次人才,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僅僅通過發放獎金、論文獎勵對人員進行激勵。作為高知人才,實驗室人才擁有強烈精神需求。但實驗室在人才管理方面,給予人才發展渠道有限,未能給予人才足夠精神動力。受這些因素影響,省級重點實驗室未能完成高水平科研團隊建設,尚未建立合理人才梯隊,出現了實驗技術人員、研究生、科研技術人員等主力隊員數量不匹配的問題。在人才缺乏的情況下,實驗室項目開展容易出現人才亂用的問題,導致人才令人價值無法充分發揮,容易引起人才流失。由于缺少高端人才,實驗室在競爭重點項目時無法滿足基本條件要求,同樣給實驗室的運營帶來了較大困難。
1.4 創新管理難落實
作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安徽農科院在功能定位上需要瞄準農業前沿目標,為區域發展提供科技創新服務。為此,實驗室需要加強科技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解決制約地區農業發展的重大、關鍵和共性科技問題,推動安徽農業的高質量發展。但在實踐工作中,實驗室存在創新管理難落實的問題?,F階段,盡管實驗室在畜牧產品、獸醫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優勢,然而在創新成果轉化方面未能取得較大進展。在創新管理計劃編制方面,實驗室單項技術開發市場導向不明,造成得到的科技成果難以順利轉化。受這一因素的影響,在財政撥款有限的情況下,實驗室難以通過提供對外服務實現橫向創收,造成科技成果轉化面臨較大經費壓力,實驗室任務無法完成。此外,實驗室承擔的升級科技開發和產業項目較少,也難以對相關高校、企業形成較大吸引力,導致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難以進行,給實驗室創新管理工作的落實帶來了困難。
2 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的對策建議
2.1 做好實驗室宏觀規劃
結合實驗室建設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還應加強宏觀規劃,使實驗室資源分配得到合理調整,為實驗室建設發展提供支撐。實際上,實驗室建設是長期性工作,需要結合地區產業發展、經濟發展和學科建設等方面的要求進行規劃。安徽農科院在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時,同樣應當結合地區農業發展需求進行實驗室建設規劃,以便使實驗室獲得更強競爭力,能夠對省級項目進行承接,實現安徽特色農業發展學科優勢的集成。針對已經建設的實驗室,需要進行資源整合。在此基礎上,應當結合農科院制定的發展戰略進行實驗室資源分配,完成符合地區特色農業發展需求的院級實驗室建設。采取該種措施,可以加強實驗室資源儲備,使實驗室明確自身管理職責,能夠結合建設規劃建立相應的管理程序,對實驗室建設水平進行科學評估。結合評價結果,可以進行建設規劃調整,達到以評促建的目標,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
2.2 建設實驗室共享平臺
在省級重點實驗室管理上,農科院還應通過增強資源流動性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率,實現更大價值創造。為此,需要完成實驗室共享平臺的建設,提高實驗室開放程度,促使實驗室面向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借助該平臺,能夠加強實驗室與依托單位、主管部門等各方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共同進行實驗室經費籌集,推動實驗室的建設發展。在實踐工作中,需要完成實驗室訪問學者制度的建設,以便使實驗室利用優勢資源拓寬合作渠道,與國內外專家一同開展研究工作,實現機構協作和優勢互補,推動各研究機構的協同發展[3]。針對實驗室科研設備和資料,需要加強共享機制的建設,打破實驗室間的壁壘,避免重復因獨立使用資源造成資源浪費。采取該種措施,也能避免科研院重復進行設備購置,從而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針對實驗室人才,還應建立相應機制實現資源共享,使各部門之間實現人才通用,通過人才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協作共管的目標,促使實驗室資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2.3 加強人才梯隊式管理
在實驗室建設發展過程中,想要使實驗室保持持續創新能力,需要實現人才梯隊式管理。從實驗室人才層次架構上,包含院士、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實驗技術人員。而實驗技術人員和學術骨干來源于高校,包含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在對實驗室人才進行培養時,需要引進高層次學科帶頭人進行院士的培養,由學科帶頭人作為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將學科骨干培養成帶頭人。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引進科學家和知名學者,也要面向高校進行研究生導師的培養,同時聯合企業進行研究生的培養,聯合社會進行技術人員培養。通過對高素質本科生、碩士生進行挖掘和持續培養,始終堅持進行學科領軍人才的引進,能夠使實驗室人才得到可持續的培養。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人員實施動態管理,通過采取績效獎勵、崗位聘任等等不同管理方法,可以使人員獲得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使實驗室的科研團隊建設得到加強,為實驗室的建設管理提供支撐力量。
2.4 完善實驗室創新體系
省級重點實驗室需要達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目標,確保實驗室創新管理工作能夠落實。為此,需要對實驗室創新體系進行完善,加強實驗室目標價值管理,以便結合市場導向進行項目研究,實現實驗室與市場、資本的對接。對于農科院來講,實驗室創新管理應當以農業市場為導向,通過農科教結合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地區農業發展提供服務。通過實現產學研結合,能夠使重點實驗室加強與校外基地和企業的合作交流,實現利益分配矛盾的化解,有效與市場對接,進而使實驗室的科技引領作用得到發揮,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動力。實驗室應當成為行業企業技術交流窗口,因此在創新管理工作中還要對區外相關研究單位得到的農技成果進行吸納,以便使行業企業能夠得到先進技術輻射,有效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使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4]。
3 結束語
作為復雜的系統工程,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管理工作開展應結合區域產業和科研發展需要,推動實驗室規范化、科學化發展,促使實驗室綜合效益得到提高。因此在實踐工作中,需要加強實驗室建設管理問題分析,并且采取有針對性措施推動實驗室的發展,確保實驗室建設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海濤,梅雪松,許睦旬.面向產業需求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實踐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7):229-232.
[2] 衛春會,鄧杰,黃治國等.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開放現狀分析與管理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7):266-270.
[3] 王娟,王峰.省級重點實驗室動態管理方法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 33(12):266-270.
[4] 張小蘭,王碧青,何琴.省級農業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4,33(5):27-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5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