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第三方支付發展趨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互聯網銷售平臺,使傳統買賣雙方面對面的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而打破了傳統的經營模式。初期的互聯網銷售平臺,交易雙方往往會對對方的信用抱有疑慮。為了打破這種局面,具有中介保障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第三方支付相對安全、快捷、方便,具備資金傳遞功能,還能對交易雙方起到一定的約束和監督作用,作為一種新的網絡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給予了交易雙方安全感,同時,架起了商家、消費者與銀行對接的通道。隨著科技發展、互聯網銷售平臺越來越普及,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發展;趨勢
一、第三方支付的特點
第三方支付的特點概括而言有四大方面:一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產生與發展;二是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三是支付形式靈活多樣;四是商業信用中介保障功能。
(一)第三方支付是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而產生與發展。有據可查的第三方支付誕生于1996年的美國,它是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產生,特別是互聯網銷售平臺的出現而應運而生。自世界上第一家第三支付出現之后,很快有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出現。這說明互聯網銷售平臺需求大量的第三支付來匹配其發展需要,其中,以 PayPal 最為耀眼,它的發展歷程基本上可以說是代表了北美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發展影子。為什么,網上銷售平臺的出現與發展,導致大量的第三方支付的產生與發展?因為,傳統的銀行的結算模式已經不適應互聯網銷售模式,必須有與之相對應的結算形式,因此,導致了第三支付的產生,以及高速發展。不但國際上是這樣,國內也是如此。國內市場隨著淘寶、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等互聯網銷售平臺的出現與發展,相繼出現了5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其發展勢頭遠遠速歐美的第三方支付市場。
?。ǘ┑谌街Ц毒哂袕V闊的發展前景。第三方支付作為一種新的支付平臺,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接受,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新興第三方支付平臺,幾乎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前景。為什么第三方支付會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第三支付相對于傳統銀行的結算方式,更加方便、快捷、靈活、信譽保障等優勢。雖然,第三方支付發展的初級階段曾經出現過一些問題,比如被欺詐的風險。但是,隨著第三方支付市場漸漸規范化、普及化、規模化。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經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第三方支付相當于在買賣雙方之間搭建橋梁,起到資金中轉的作用。如果賣方不誠信,商品質量無保障,有可能被退、換貨。如于買方而言,先行支付貨款給第三方,如果買方想反悔,必須辦妥退貨手續才能拿到所支付的貨款。這就是為什么第三方支付被廣大消費者所依賴,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三)第三方支付形式靈活多樣。網絡銷售模式不變更新換代、形式多樣,與之相對應,第三方支付更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換代,除了原有的中介功能以外,支付清算與融資功能也應運而生[1],第三方支付已經集網上支付、充值卡支付、電話支付、代收代付、電子支付等多功能于一身。根據官方統計:80%以上的網民,正在使用第三方支付進行網上交易,消費者不再擔心其交易風險。當今時代的收款二維碼、微信紅包、花唄支付等越來越多的新的支付方式對于之前出現的移動支付、數字電視支付、固話支付、點卡支付、預付卡支付以及城市支付服務的極大補充,這些眾多的支付方式極大滿足了人們的需要。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即有繁榮的一面了,也出現了不少違規現象。比如,曾曝光的拉卡拉,廣東益民,易付等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從側面反映了政府的監管不力。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第三方支付更有了新的模式,指紋支付、聲波支付漸漸普及、人臉識別支付,新的規范政策頻出,第三方支付未來的發展也讓人期待。
(四)商業信用中介保障功能。互聯網銷售平臺采用第三方支付結算方式,極大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商家與消費者,消費者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往往是被欺騙的一方。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出現,極大的減少了賣家欺詐問題出現的概率,也減少了買家不付款拒付的概率。第三方支付平臺所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便是其中介作用,為電子商務營造出買賣雙方相互信任的氛圍,為買賣雙方提供相應的保障。
二、第三方支付具有成本競爭和安全優勢
(一)對于商家而言,通過第三方支付方式,可以極大的規避無法收到客戶貨款的風險。貨款的安全直接影響商家的資金流,資金流是商家的生命線。在目前銀行的運營模式下,大多數中小企業是無法直接與銀行建立結算接口,這樣無形中影響了中小企業與廣大消費者之間的資金結算,而第三方支付平臺恰恰可以廣大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支付工具,從而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便捷的支付平臺。因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只是中介機構,它與商家沒有直接利益沖突,不會與被服務主體形成業務上的競爭關系。
?。ǘτ趶V大客戶而言,特別是直接消費者,與商家相比,往往處于弱勢地位,線下實體店消費,經常出現消費者被高賣、質量問題、沖動消費等情況,通過第三方支付網上消費,不但可以規避無法收到貨物的風險,而且貨物質量相對于沒有第三方支付介入的直接支付更有保障,大大減少沖動型消費。
?。ㄈτ阢y行而言,通過第三方平臺可以避免與眾多中小企業直接對接開發與維護成本,又可以擴展業務范圍。
綜上所述,第三方支付新的模式有效的保障了交易雙方以及銀行的利益,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本身也獲得了利益,真正實現四方共贏的局面。互聯絡安全技術的成熟,也為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信用卡為例,交易信息高級別加密的使用,不但很好地保障交易信息的安全,而且,減少了信息傳遞的環節,賬戶信息和信用卡信息只需要傳遞給支付的第三方,無需逐告訴每一商家。信息傳遞環節的減少,自然降低了賬戶信息和信用卡信息失密的風險。
三、對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趨勢的預測
隨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等眾多領域迅猛發展,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趨勢是:形式多樣、前景廣闊、監管成熟、品牌優勢、個性發展。 ?。ㄒ唬┑谌街Ц兜姆绞蕉鄻踊?
多樣化的支付形式相互補充,共存發展?,F有的第三方支付形式有指紋支付、密碼支付、二維碼支付、刷臉支付等。刷臉支付將成為未來支付技術人主流。刷臉支付在數據安全、場景搭建、實現成方面存不少難題,但仍被許多人,刷臉所推崇,很有可能成為代替二維碼的支付方式的主流。刷臉識別系統被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司法、稅務、政務、商業消費等。最為成功的案例是螞蟻金服推出刷臉支付系統,該系統已在北京落地應用,接入多家門店,包括家樂福、天虹超市等。同時,銀聯在北京和上海以及廣州的多家商店、服務網點、政務服務單位等推出刷臉服務。
?。ǘ┑谌街Ц兜谋O管的規范化趨勢
第三方支付的監管的規范化的前提是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未來應建立三位一體的第三方支付監管體系,三位一體就是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監管、單位內部監管。目前,第三方支付的政府監管部門是中國人民銀行,行業自律監管機構是國家支付清算協會,單位內部監管還沒有統一的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職責為全面監管支付市場的有序、制定相關法規、規范市場的準入門檻、制定第三方支付行業標準等。行業自律協負責行業的規則制訂,以及行業的自我監管。除了行業協會,目前還包括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職責是指導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主管部門下設的支付結算機構承擔著擬訂支付結算政策、制定結算規則、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推進支付工具的創新等行業監管職能,是直接主管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部門。
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措施分為:日常監督及不定期現場檢查。日常監督措施主要包括:(1)備付金制度。即第三方支付平臺要有充足的備付金,每日要向銀行上傳業務數據;(2)可以交易及時報告制度。即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日常業務中,發現的可疑交易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交報告;(3)委托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獨立機構對支付機構業務系統進行年度檢查。不定期現場檢查,主要包括對支付機構的備付金管理、業務運營合規、風險控制、內控制度執行、反洗錢工作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檢查。
目前,我國國家支付清算協會是第三方支付行業唯一的自律組織,以實現會員單位共贏為宗旨,督促會員單位遵章守法,特別是要遵守各項金融方針政策。敦促會員單位遵守社會道德規范要求,維護支付清算服務秩序,推動第三方支付市場的良性競爭,保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防范第三方支付系統的清算風險。
?。ㄈ┢放苾瀯菝黠@
未來第三方支付單位眾多,其發展趨勢是分化發展,主流大品牌將占主導地位。占絕對優勢地位大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會推出更多的信用消費服務、更多的支付手段、更加靈活的支付方式。相反,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差異化的服務行業內的大客戶,為大客戶提供各種支付解決方案,建立個性化賬戶體系,發展自有的獨特功能的“電子錢包”。
第三方支付平臺按照是否有銀行直連通道,其發展的模式也不同。有直連通道第三方支付平臺,其連通成本低,相反,沒有直連通道的支付機構,需要通過間接連通,其間聯銀通道成本較高,因此,會影響這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為了公平競爭,良性發展。國家應該出臺相應政策,有利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的直通,實現雙方共贏。降低第三方支付與銀行連通成本,同時,也為了降低銀行的連通成本,可以采用通過間聯大型收單機構模式連通,在這樣的模式下,可以大大降低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連通成本,另一方面,大型收單機構通過中介連通,可以獲得直接通道的收入。
大品牌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因雄厚的客戶資源,以及自有資金充足的競爭優勢,具有極強的拓展業務能力,比如財付通、支付寶等。特別在零售領域的業務競爭優勢明顯。相反,一些頭部收單機構是通過代理商獲得部分客戶資源,其利潤被攤薄,這種情況下,逼迫其拓展直銷模式,以直銷模式獲得更多客戶資源。通過合作資源模式的支付機構,同樣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具有良好客戶拓展能力;相比較,資金基礎較差的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需尋求其他拓展基礎服務,也急需尋求市場份額的路徑。
綜上所述,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趨勢將領先于國際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遠遠超越國際水平。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新的第三方支付不斷更新換代,充分保障資金的安全,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加方便和快速。第三方支付離不開與銀行系統的直接或間接對接,所以,銀行要完善資金清算體系,更好與第三方支付對接,最終更好的服務于商家與消費者,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支撐。對銀行來和商家而言都是大勢所趨,雙方合作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三方支付業務大步向完全替代邁進,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將完全占據整個商業銀行服務市場。
參考文獻:
[1]劉兆露.我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模式——以支付寶為例[J].現代商業,2018,39 (33):56-57.
[2]葛淑穎,王茂超.我國第三方支付發展現狀及改進對策研究[J].市場周刊,2018 (08):118-119.
[3]胡邦.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法律監管問題研究[J].管理觀察,2018,38 (09):187-1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20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