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構主義在應用經濟學學生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經濟學科的特殊點在于將抽象理論、數學模型以及實踐應用集中于一體,這樣的話學生就容易出現知識理解的不徹底和實踐動手能力薄弱的問題。目前許多高校應用經濟學的課程教學方法比價老舊單一,師生之間缺少交流溝通的機會,也會導致學生出現上述兩種問題。對于這兩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本文提出將建構主義應用在應用經濟學課堂的教授中,通過情景問題導入、小組討論、精細講解理論以及總結回顧的課堂教學設計,逐步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并建構知識體系的能力。因此,將建構主義應用在應用經濟學生培養的過程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關鍵詞:建構主義;應用經濟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2-0420-02
  一、建構主義的基本要領
  1.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建構主義學者認為知識并不客觀存在這個世界上,而是人們對于在生活中認識的新鮮事物、新奇景象和新穎信息所給出的解釋說明,是一種主觀的經驗,是人們假設和解釋說明的總結,這就是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因此,知識是學習主體以實踐為基礎,根據具體情境而進行的二次創造和加工,強調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習者并不是被動的接受新知識,而是主體通過主動建構而獲得新知識。
  2.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習并不是一個人經過努力就很可以完成的事情,學習必須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之下,借助于他人的提點與幫助,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合作而實現的。由于學生只有在學習環境下才可以學習到這四大重要銜接要素:“情景”、“合作”、“對話”、“體系建構”,所以要求老師再應用經濟學的教授過程中,不可以將知識簡單的傳授給學生,而是以學生互相合作、對話的形式培養學生對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
  3.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學習是主體主動構建的過程,相對應的教學,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其是對學生主動建構學習的培養過程,因為知識并不是老師一點一點傳授與學生的,而是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與理解對原有經驗進行反思、實踐、總結的結果。因此,這對教師并有了另一部分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著重學生主體的位置,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思考,培養學生自我主動思考和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最終目的是將教育的主體變為學生。我國現階段所提出培養“創新型人才才”觀念與構建主義學者提主的“自我創造”是相互吻合的。
  4.建構主義的師生角色觀。建構主義學者著重提出教師身份的轉變,即從對學生知識的傳授位置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的督促者和幫助者,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上。這種身份的轉變并不是不認同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而是對教師的職業素養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例如,在應用經濟學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改變以往的全講模式,改為對知識進行精講,即通過自己積累的經驗、扎實的理論知識體系、高超的授課技巧來幫助學生主動構建自己接下來講授的理論知識,將其構建成為一個知識體系,對知識更加牢固的掌握。
  5.構建主義的學習環境。構建主義學者認為學習環境應具備四大因素:情景、合作、對話和體系建構,四者缺一不可。情景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習者可以更好的進行知識體系的建構;合作是一直貫穿于學習的過程中,這其中包括搜集分析學習資料以及對假設的檢測和解說;對話是必要的一個過程,學習者必須通過溝通交流來完成學習任務;體系建構是整個過程的最終目的,學習者通過合作以及實踐對話達到對當前事物性質、規律、聯系更加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二、建構主義應用在應用經濟學教學中的分析
  1.應用經濟學授課中所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師的教學方法老舊。應用經濟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有數學邏輯的知識基礎,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運用圖形、數據以及表格來幫助理解、分析理論的精華所在。并且應用經濟學的課程內容繁重,知識體系較為復雜,所以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許多老師都只用全程知識灌輸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老舊的授課方式雖極強的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對整個課堂的節奏把握以及監督管理有著很好的控制效果,但這種上課方式不利于對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建構,學生的這個學習過程中被動的接受著教師傳授的信息,他們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老師讓記的筆記和背誦課堂筆記上,不會主動的去了解原理背后的深層含義,導致這樣學習到的知識很難運用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所以,學生的主動建構能力的培養受到了限制最終無法獲得資助建構的經濟學的知識體系,無法對知識的進一步的理解和深入。第二,課程學習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差距明顯。以應用經濟學為例,其最核心的內容是關于產品和價格的確定,經濟學科的理論性較強,所以學生在對市場進行分析時需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現在學生在沒有實際了解過企業運作的背景時,對于完全的掌握經濟理論會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學生所學到地知識在生活中缺少實用性。
  2.建構主義應用在應用經濟學教學中的實用性分析
  應用經濟學是從生活中發展的科學,其中大量的理論知識和數理模型都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緊密的聯合在一起,例如利用經濟周期理論來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周期進行分析與預測;通過國際經濟學解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這些都為學生知識依稀的建構提供了實例參考。學生往往都會對國際熱門話題有著強烈的興趣,教師可以以這個現象為一個切入點,組織學生對自己所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搜集整理資料,在課堂上將其與理論知識聯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講解,在理論知識和數理模型的基礎下,利用熱門話題將學生引入具體的現實情境中去,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直觀化,增強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自己的大腦中建立這堂課的知識體系。
  三、利用建構主義對應用經濟學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建構主義的課堂與平時的課堂并不一樣,建構主義的課堂模式按照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和分析總結四個過程,將其具體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大致為:情境導入、小組討論、理論細講、分析總結。
  1.情境導入。作為可以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最基礎的環節,教師要通過一個精心編排的授課情景將所有的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全部吸引過來。情境導入的當大多種多樣,例如視頻、提問、實際生活問題或者是上節課的知識回顧,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這樣的一個方式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在應用經濟學科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找到相交的地方。例如:在對宏觀經濟走勢的講授時,可以對全社會的固定資本投資和固定資本進行統計與差異的對比,從而引發學生對于中國經濟周期波動規律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
  2.小組討論。通過情境導入對學生們提出問題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自主的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即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靈感,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教師在小組討論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教師需要給學生一些建設性的指導和建議,讓學生更快的接近問題的關鍵所在,并且鼓勵平時不善于言辭的學生積極發言,給這些學生一些表現的機會。通過一些獎懲措施來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避免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惰性,積極完成本節課的任務和目標。
  3.理論細講。這一部分是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加工與升華,教師需要對學生產生的問題進行一一解惑,并對學生激烈討后得到的結果進行點評。例如:可以從學生出錯的角度來對理論知識進一步的分析與加深,使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印象更加深刻。
  4.分析回顧。作為課堂的最后一個環節,教師應當帶領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內容進行一個概括性的總結,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一個簡單的回顧,盡量讓學生自己總結,老師進行點評與提醒。這樣有利于學生主動的對本堂課的理論建立一個知識體系,加深對課堂知識的了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理論背后的深層次含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393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