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學生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適時加入實驗教學的相關內容,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還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更好地完成對于初中生物學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實踐證明,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適時引入實驗,能夠促使初中生物教學更加有序開展,本文就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具有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實驗;初中生物教學;應用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是新時代素質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就初中生物教學而言,初中生物學教學的內容主要以基礎內容為主,旨在向學生引入生物學的基礎概念內容,為學生未來的生物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入實驗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教學內容,并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
  一、在實驗的過程中,注重強調學生親身體驗
  在任何科目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總是在強調預習和復習的重要性。這是由于對人自身的記憶曲線而言,是一條不斷在下降的過程,預習是為了給大腦提供一個基礎的思維信息,學習的過程是彌補這部分信息,而復習是加強這部分信息的記憶能力。但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言,尤其是生物學這門課程的教學,如果只是停留在對書本知識進行學習和記憶,則會是一個事倍功半的過程,而通過結合實驗則能夠很好地加強學生的記憶力,同時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的理解掌握。例如,在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教材中,有一部分是對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規則進行介紹。如果教師僅僅只是對課本知識進行記憶的話,書本上二維的圖畫不足以幫助學生形成形象的記憶,學生只能對文字內容進行背誦記憶。但是,在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教學課程安排當中,也加入了相應的實驗內容,如北師大版本生物學實驗當中的練習使用顯微鏡實驗。在本次實驗中,教師要先對顯微鏡的各個部件進行簡單介紹,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每個部件的形狀和作用。之后,由教師首先對顯微鏡進行使用,讓學生在一旁觀看教師的使用步驟,并安排學生觀察教師調整出來的顯微鏡視野。最后,再由學生自主完成顯微鏡的使用,調整出合適的視野。這樣的方式,便于學生理解課本上的文字內容,同時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也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一種鍛煉。
  二、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比欢鴮τ诂F代教育工作者而言,一直強調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及實踐能力,換句話而言就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對生物學這門學科而言,其本質就是通過對于大自然當中的各種現象進行大膽提問,然后通過科學的手段對提問進行驗證,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而這同時也是科學研究最主要的步驟與內容。對初中生物學的教學而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很多開放性的問題會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例如,對教學過程中有一節的課程講述是“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有光無光,以及是否潮濕等條件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場景,不同條件下會有怎樣的結果,這些都是需要實驗內容進行驗證的,教師僅僅是說明不足以確定所有的答案。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這一節的內容專門設計實驗,一起進行實驗來驗證學生的猜想,并可以設置多組實驗項目,驗證學生猜想的其他條件下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在這一過程當中,生物實驗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更佳,同時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也是對學生動手能力及耐心的一種鍛煉,能夠幫助學生初步培養嚴謹的科學實驗態度,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生物學學習。
  三、在實驗的過程中,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合作都能夠幫助人更加快速地完成目標任務。尤其是在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代人越來越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通過團隊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夠幫助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更好地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因此對初中生物學的學習而言,同樣適用這種道理。對教材知識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成績為依據,合理對學生分組進行做生物實驗,即是將學習成績較好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安排在一起,讓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達到幫扶學習的目的。在實驗的過程中,基于實驗室實驗器材的限制,以及對于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需要,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共同完成實驗。例如,對于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實驗中,八年級所涉及到的觀察動物運動的實驗。教師就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分成幾個大組,對組內分工合作進行簡要地講解說明,然后由小組內進行討論與執行。在觀察動物運動的實驗中,小組內需要至少四類且不少于四類的工作內容,分別是記錄員、觀察員、訪談員和組長。組長是對所有工作進行組織安排的人員,訪談員和觀察員是進行具體實驗內容的成員,記錄員是對實驗過程當中出現的數據進行記錄,最終由組內所有成員進行討論總結出最終的實驗結果。在實驗過程中,一個人可以擔任多個職務,且組長的任命不是由教師決定,而是由教師進行組織,組內成員進行投票,抉擇出誰擔當組長的職責。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加強學生自身的團結合作能力,達到培養學生團隊素養的目的。
  四、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通過初中生物學的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然、社會以及人類之間的關系,同時對于生物的本質有更深刻的影響。然而,初中生物學的實驗教學,能夠跳脫于實驗本身,拓展實驗的內容及范圍,將不同于課堂教學的模式全部加入到實驗教學內容當中。例如,在北師大版初中實驗教學中,八年級教學里面有一課是探究螞蟻的行為。教師在進行實驗最終結論總結的時候,可以以螞蟻出發,談到動物如今在自然界當中的生存現狀,并讓學生通過辯論賽的形式展開討論。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具備能夠通過簡單、明了的詞匯,表達出自己想法,而且更是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一種培養。通過對動物生存現狀的討論,引出如何處理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達到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目的。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生物學的課堂教學效果,結合生物實驗進行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生物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靈活恰當地運用生物實驗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學內容,穩步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持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達到現代教育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愛霞.淺談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J]. 河南科技,2013(08).
  [2] 高宏.淺談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J]. 教學儀器與實驗,2011.
  [3] 李繼武.淺談實驗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 教育革新,2009(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9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