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在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體執行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069-01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單位為了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加強廉政風險的防控,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進行事前管控,以實現不能腐、不敢腐、不易腐的控制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只有不斷完善其工作機制,才能在規范權力運行、推進廉政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現階段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
?。ㄒ唬┲匾暢潭炔粔颍贫攘饔谛问?。內控制度建設涉及單位的整體層面,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組織體系作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需要單位負責人的高度重視。但在實際工作中,主要領導重業績輕管理,對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認為內控管理只要財務部門把好審核關,財政、審計部門把好督導關就可以了,制度建設成了一紙文字,制度沒有被執行。
?。ǘ﹥炔靠刂浦贫冉ㄔO質量不高。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受到人員編制所限,崗位設置不合理,責任分工不明確,一人兼數崗的現象普遍存在,有些單位存在出納、會計一人擔任現象,或者是崗位雖然分開設置了,但在實際工作上并沒有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不能一人兼任的原則,經濟業務關鍵崗位輪崗制也沒有被貫徹執行。
?。ㄈ┵Y產管理領域存在管理漏洞。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為財政撥款,不同于企業要進行成本核算,追求經濟效益,普遍存在重采購輕管理的現象,內部資產轉移隨意性大,不履行相關手續,資產盤點工作沒有真正有效進行,造成了責任不明確,閑置、損壞、挪用、丟失現象嚴重。
(四)預算沒有起到約束作用。預算管理不僅是單位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更是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預算的編制缺乏前期調研和科學的前瞻性,再加上編制方法不科學,導致預算編制不全面、執行過程中隨意性較大,預算管理在經濟管理中沒有起到約束作用。
二、加強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力推進內控建設。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要真正落到實處,首先,要提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視程度,把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黨風廉政建設、經濟建設、安全生產等目標任務一樣納入各級政府考核目標,同時審計部門要將內控建設情況納入對各級領導經濟責任審計內容。其次,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各單位的業務指導,財政部門應當根據各單位的行業特點和管理要求,建立可供不同行業參考借鑒的內部控制制度規范指南,讓各單位對內部控制制度怎樣建設、建設內容框架體系有清晰的認識,建立真正符合自己行業特點的內部控制制度。
?。ǘ﹦撔滤悸?,提高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質量。目前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正在進行,而單位原有的自收自支類人員和合同制管理人員也將成為“精減”對象,受人員編制所限,各單位一個人兼任多個崗位的現象將更為嚴重。再加上近年來脫貧攻堅、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等中心工作,各行政事業單位要抽調專人專門負責,人員更為緊缺。當前引進第三方提供專業服務也正符合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向,第三方服務可以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各行政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各單位的實際情況聘用第三方從體系化、制度化、信息化三個層面為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供服務,既可以克服各單位人員緊缺,工作任務重的問題,也可以騰出人員、時間服務國家中心任務,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各項業務規范開展。同時各級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組成聯合督導組定期對各單位開展督導評價,可聘用第三方評價機構參與評價,確保工作力度和工作質量。對督導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堅持問題導向,逐項落實督導評價中需要補充完善的內容,達成“以評促建、督導促改”的目標。
(三)理清資產,堵塞管理漏洞。行政事業單位的資流動資產相對容易管理,重點是固定資產的管理。各單位應當制定固定資產業務流程,明確固定資產購置預算編制、取得、驗收、使用、維護、處置、轉移各環節的控制要求,并設置相應的憑證或記錄,及時傳遞相關信息,如時記錄各環節真實情況,確保固定資產業務全流程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規定,分清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根據報酬轉移和風險情況,制訂出固定資產租賃業務的審批和控制程序。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部門、財務部門要聯合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盤點,確保賬實相符。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要對不需用、未使用、不能使用的固定資產提出處理措施,按規定的控制流程處置,防范固定資產在管理中的差錯和舞弊,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
?。ㄋ模┙F代財政制度,強化預算約束作用。各行政事業單位要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約束作用,在預算的編制階段通過認真細致的調研,把預算編細編實,從源頭上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在預算執行階段,杜絕隨意擴大支出范圍、隨意改變資金用途,按照“誰支出,誰負責”的原則,完善用款計劃,對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和預算的執行進度同時進行監控,發現問題要及時分析并糾正,防止財政資金沉淀和浪費。決算環節要全面開展績效評價,要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真實反映績效目標實現結果,對績效目標結果不達標的,要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同時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對預算績效的監督管理,對弄虛作假的或預算執行與績效目標嚴重背離的要進行追責問責。
綜上所述,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關系著行政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單位實際,建立符合自己行業特點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創新思路,提高內控建設質量,堵塞重點領域的管理漏洞,充分發揮預算的約束作用,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治理水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46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