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互聯網+”在各行業的深度滲透,會計作為滲透各行各業計量和反映經營業績情況的重要學科,也隨之迎來了重要變革和創新,在新形勢下,對會計人才的適時性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承擔著會計人才輸送的重要作用,但據了解,目前大部門高校還是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與時俱進地培養出相應素質會計人才,因此,會計教學的創新與變革勢在必行。本文基于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動態背景下,分析我國高校在傳統教學模式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詳細討論信息化環境下高校的會計教學改革,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 教學改革 雙師制
  一、引言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會計領域更多地與電子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實現了融合,增強了會計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也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作為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此背景下,如何培養出更適合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成為高校教師應思考的問題。
  二、高校傳統教學模式的現狀與弊端
  近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我國會計高等教育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全國除了財經院校,綜合類、師范類設有會計學專業外,許多理工類、政法類院校同樣也開設了會計學專業,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設有會計學專業的高校達630余所,占高??倲档?0%以上。在如此龐大的規模下,辦學結構和教學質量卻相對落后,雖然近些年許多高校都在進行會計的教學改革,但收效甚微,傳統的教學模式仍存在諸多問題。
 ?。ㄒ唬└咝嫿處煹慕虒W理念相對落后
  目前,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師大多具備研究生以上學歷,本身在知識水平上具備較高層次,但基于傳統教學理念的深刻影響,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多集中于灌輸式教學,大多時間老師主動教授,而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很難與教師在課堂上形成互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對會計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對學科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產生了非常不利影響。
 ?。ǘ┙虒W內容偏重走形式、學科間缺乏協同發展
  目前在會計相關學科的高等教育中,講授的知識針對性不足,普遍都是高校之間相互對比和仿照。其次,部分高校的教師自身缺乏實踐經驗和對相關邊緣學科知識的了解,無法對學生形成更深層次問題思路的引導,且對學生的考核方式較為單一,這就導致學生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而隨著信息科技的進步,很多基礎性的會計工作都可以由技術解決,不要人再去手工編織,相關軟件可以做到完全替代人,未來,在會計這門學科上,人相比于機器的優勢在于,人可以通過思考判斷和邏輯推理,對會計數據進行挖掘,通過會計數據所反映的現象,看清經濟活動本質,因此,對未來會計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引導其主動思考,而不是目前的僅僅停留在知識的表面。
 ?。ㄈ┤狈嵺`教學
  據了解,目前在大多數的應用型高校中,會計模擬實驗室及實踐教學缺乏,從而導致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脫節。同時,教師通常在理論部分的講解耗費過多的精力,留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非常少,而在課堂之外,學校又缺乏實踐課程的相關設置,導致學生所學理論無法在實踐中得到深化和理解,很大程度上脫離了經濟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會計教學改革
 ?。ㄒ唬﹦撔陆虒W理念與方式
  要提高會計教學質量,必須適應時代需求,創新教學理念和方式,提升學生綜合專業素養。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對教案設計、教學場景等實現創新,教師則承擔引導者的角色。教師教授主要書本內容之余,更重要的是要把學生帶入課程,與學生形成互動。課堂上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等新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主動性,課后可通過慕課等方式對知識進行拓展,不斷豐富和擴大學科的邊緣。其次,在課程考核上,核心思路不是以成績或學分為目標,而是以提高學生學科素養為宗旨。
 ?。ǘ?創新教學內容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會計教學同樣也是不斷信息化、智能化、數據化的過程,高校會計教學的內容與方式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下對學科所涉及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在思考過程中碰到問題要借助相關互聯網資源積極主動地加以解決,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改善會計教學條件,注重學生實踐的培養
  據了解,大多數高校學生的實踐類安排較少,因而學生在會計學科的學習中,主要是在課堂上對理論的學習,缺少上機模擬的實際操作,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直接導致學生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經驗掌握不足,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的需求,因此,高校的實踐改革主要圍繞以下兩點:
  改善教學配套設施:高校應積極引進設備,建立會計模擬實驗室,為學生的實踐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學生在校園內也能接觸到實踐操作,加強對實踐的理解,為會計學科的建設及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持。
  校企合作,建立“雙師制”培養模式:實現校企合作,整合企業會計行業實踐資源和高校學術和人才資源。一方面建議產學研合作,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深化理論,高校與企業聯手研究開發會計案例,打造精品課程體系;另一方面是建立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結合的雙效培養機制,對會計人才進行培養,與經濟社會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以逐步實現會計人才的培養目的,校內教師主要為學生在校學習、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偏理論方面提供指導,而校外導師則在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的同時,幫助學生規劃職業發展生涯。具體如下表所示:
  四、總結
  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的高校教學模式很難再為會計行業提供具備相應素質和要求的高質量人才,因此,高校會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箭在弦上。但會計由于其學科已相對成熟,理論體系相對規范,在知識內容上很難做到創新,因此,就需要高校結合時代背景,創新教學理念與方式,明確會計教學的目標與定位,與此同時,會計的理論教育與實務也需要保持協調關系,除了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專業教育,還要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會計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程,高校在此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高校應努力將自身建設成為一流的綜合型會計人才培養基地,為會計行業的發展增添動力。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財會(2010)19號[Z].
  [2]孫崢,李增泉.會計高等教育的改革趨勢與路徑[J].會計研究,2014(11):3-15.
  [3]耿秀芹.會計教學改革的反思與建議[J].教學改革,2016(26):183-185.
  [4]劉永澤,池國華.中國會計教育改革30年評價:成就、問題與對策[J].會計研究,2008(8):11-17.
  [5]鄧學衷,姚俊俊.基于創新學習的本科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通訊,2013(7):52-54.
  [6]金韻韻.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J].當代會計,2017(3).
  [7]李曉煌.會計專業教育在“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改革研究[J].財會學習,2017(5).
  [8]王麗芳.“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研究[J].納稅,2017(15).
 ?。ㄗ髡邌挝唬喊不招氯A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494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