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企業審計風險解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大數據時代導致企業審計工作模式發生了轉變,審計制度、審計技術以及審計人員都有著更高的要求,企業需要轉變審計模式,創新審計思維。本文系統地闡述了大數據是對于企業審計發展所具有的機遇與風險,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企業 審計 風險
前言:隨著用戶流量需求以及電子設備的增加,大數據時代隨之而來。與此同時,它也意味著用來處理數據的計算機軟件、操作平臺等的更新。信息隨心至,萬物皆可連,大數據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便利和快捷。在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中,也運用了大數據來對數據中隱藏的商業價值進行挖掘和提取,企業審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萬物皆有利弊,它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風險,這就成為管理人員的重要探討話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以下研究:
一、大數據時代為企業審計帶來的機遇
?。ㄒ唬徲嬓问蕉鄻踊?
相對以前的審計工作來說,大數據能將之前消耗的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急劇縮減,并且在傳統的統計工作中,統計的信息很難做到長期的存儲,大數據解決了這一問題。與此同時,在工作時間和地點上,大數據采用云端技術進行操作,使得審計人員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數據分析與管理,而且還節省了一大筆出行費用,這為未來的企業審計工作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成為未來審計工作的主要形式。
?。ǘ徲嫴僮鞅憬?
對比傳統的審計方法,由于技術條件的匱乏,審計工作主要是進行抽樣審計,以局部來判斷整體,使得最后的結果缺乏一定的說服力,沒有很大的代表性。而在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工作會將全部的數據進行歸納總結,不遺留任何一個個體,這種依據會使數據更加真實可靠,加上審計人員進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會更加提高審計效率,也使審計工作更加規范化、便捷化。
?。ㄈ徲嬓侍岣?
傳統的審計工作一般只是進行事后審計,這種審計方法大大提高了審計的風險,在大數據時代,審計人員在事前、事中、事后都進行了審計操作,這種做法不僅減少了審計的風險,而且能實時地查看企業的財務狀態,經營情況等,有利于企業更加健康快速地發展。雖然大數據時代的審計過程看似更加漫長,但是其操作起來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并沒有增加,這就是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效率上的提高,也讓審計人員的工作量大大減少。
二、大數據時代企業的審計風險
?。ㄒ唬┐髷祿r代對審計人員有著更高要求
在企業的審計過程中,大數據時代越來越突出地顯示出它的4v特性。我們用國內的一家公司的管理情況進行分析,截止到2014年的年底,這家公司已經有600多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而且參與控股的公司也不少于300家,其業務量之多我們毋庸置疑,他們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了萬億元,而且成功的被美國《財富》雜志選為了世界500強企業。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宏大的規模,該公司的業務量一定不是個小數目,并且該企業已經建成了多達幾十個的系統,包括覆蓋所有下屬企業的ERP系統、資金管理系統、合同管理系統、物資采購系統、生產營運系統等。如果我們依舊按照傳統的審計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和管理的話,其工作量之大,耗時之多,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是進入大數據時代后,這就不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因此審計人員應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審計新常態,對審計組織模式進行創新,這樣才能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
?。ǘ┐髷祿r代對企業審計思維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企業審計的發展歷史來看,不管面臨的審計是社會審計,內部審計還是國家審計,當我們需要收集一個大的數據作為樣本時,審計人員通常都會對樣本進行抽樣,從而進行分析。而且對于一些業務量大,覆蓋范圍廣的企業來說,他們的層級關系也相對較多,鏈條相對較長,有的覆蓋范圍遍布全國各地,分布到縣區或鄉鎮。所以為了使得這些都被作為審計對象進行統計處理,傳統的審計一般會利用前一階段調查出來的結果,在各個功能板塊根據需求進行重點審計。通常審計是由點到面進行,最后來判斷總體的情況。照此看來,審計結果是隨著抽樣的絕對隨機性而存在一定的偏差的,沒有辦法將所隱藏的問題都表現出來,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進入大數據時代后,審計人員能夠將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企業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多方面的審核,將收集的所有數據進行采納與總結,使得出的結果更具代表性和全面性,有效避免了抽樣審計帶來的風險,也讓審計人員建立了總體審計的思維模式。
?。ㄈ┐髷祿r代拓展了企業審計成果綜合應用的空間
就目前看來,審計的最后結果通常是用來給其他部門提供線索,從而對案件進行處理的。因此,雖然審計結果對一些企業規律進行了總結,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做了規劃,也對現存的現象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意見,但是其主要功能仍是對已發生問題的揭露,所以有些審計報告中的內容并沒有被充分利用。而在大數據時代中,隨著數據倉庫、聯機分析、數據挖掘和數據可視化等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審計的最后結果也不僅僅是一個審計報告,而是將散落在各處相關聯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和深度挖掘,從而得到一個更為客觀,更具說服力的審計結果,同時也能可以對某項政策實施后的效果進行監督和評判,使得大家對審計這一行業更加認可,得出的結論更加受到重視,行業影響力變得更強,從而更有效的服務于國家治理理念。
三、企業審計適應大數據時代新常態的對策
?。ㄒ唬﹦撔缕髽I審計組織方式,探索“數據+審計”的結合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的審計工作不再是抽樣進行,而是對全部數據的歸納總結,充分挖掘數字的潛在價值,對審計項目的組織模式也進行了極大的改進,使得審計速率得到很大提升。審計的角度從原來的“單業務條線風險”變成了“全面識別風險”,審計方式也有原來的“抽樣審計”轉變為了“全量審計”,審計人員的工作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轉變,由“現場+非現場”轉變為“信息化+智能化”,極大方便了審計人員的操作,提高了效率。由于這幾個方面的更新,我們的項目組織方式也由原來的項目主導轉變為數據主導,通過將公司中的業務骨干篩選出來專門負責企業全部的數據分析,主要用“全數據”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做既提高了審計效率,加大了審計的覆蓋范圍,也增強了審計工作的影響力,對所要探討的問題進行了更全面的分析。
?。ǘ┘涌鞂徲嬋瞬怕殬I化建設,為審計思維革新提供人才支撐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審計工作也在組織形式人員分配上進行了創新,對于審計人員的專業化培養成為了一個新的話題,大數據時代要求審計工作進行軟硬件的結合,所以這些數據分析人員需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這就要審計人員通過招聘、審計機關集中培訓、高校培養等方式來掌握計算機基礎,運籌統計學,圖形設計學等基礎知識,要懂得如何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提取歸納,如何讓數據實現可視化,如何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等。這些具有一定能力的人員組成一個審計小組,作為先鋒進行審計分析的工作。
?。ㄈ┐龠M審計成果轉化與應用,充分發揮企業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審計結果有了更大范圍的應用,審計人員應該積極配合審計結果進行轉變,并將其應用于更多的領域。首先第一點,大數據技術是對數據的全面統計,具有代表性,審計人員應對數據進行歸類處理,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對數據進行整合挖掘來適應不同情境下的需求。第二點是要對所分析的事件進行思考,了解哪些事件具有共性或普遍性,從而對時間進行針對性的挖掘,將事件與數據的關聯性進行分析,利用大數據技術將挖掘出的規律進行總結歸納,審計人員要對問題的發展趨勢進行監視和處理,使問題更加規范化。第三點是審計成果應該與對應的審計人員、審計公司進行匹配,這樣有利于根據要實現的目標和過程中優化人員配置進行核查,從而對審計的效率有進一步的提高,更加能夠體現出審計工作在國家治理方面做出的貢獻。
四、結論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審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尤其是使得審計工作更加便捷,審計效率有所提高,審計結果更具代表性:與此同時,其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小覷,例如制度問題,審計人員專業能力的不足問題,審計風險加大問題,這就要求企業能有所舉措,積極應對風險,規范審計過程,提升人員素質,這樣才能促進企業審計的持續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70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