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前景不明謹慎為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打開圖表一看,中國股票市場的走勢非常清楚,今年1月份開始走出谷底,但到4月中旬卻遇到障礙掉頭下跌,并且跌破了今年頭一個季度形成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深滬A股市場都跌破了50天線,適逢50天均線和200天均線逐漸靠近,所以后面市場的走向,具有相當的敏感性和指標性。
  
   短期或許出現回調
  
  如果純粹從圖形上看,如果短期內上證指數不能回到1550之上,就很容易出現回調,幅度在100點左右,機會到1450點之下。
   4月份以來的下跌,當然是因為“非典”的緣故。但仔細想來,市場連升三個月,也正是應該調整的時間,所以這個“非典”調整也算是來得及時。以前我們估計,中國股市正式步入牛市,大概要到6月份。當然,這個算法是有標準的,即50天線上破200天線,便可以確認長期趨勢轉變。
  “非典”能否扭轉這個預測,實話說,大概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即使是著名經濟專家能夠真正地知道。其中原因,是前景充滿不明朗因素。按道理,一個物體質量越大,需要改變其方向和速度所需要的能量也越大,這是牛頓定律,搬來這里一用也大概不會錯。以中國之巨大,經濟規模之龐大,和社會人口的超級質量,要使其經濟增長的方向和速度改變,同樣需要很大的外加能量。中國人花費了20年才獲得這樣的方向和速度, 真能為“非典”病毒所改變?
  不過,人類社會從來都比自然世界更復雜。尤其是金融市場,這是一個非?!拔ㄐ摹钡牡胤?,所以誰也不敢輕易下結論。
  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對外貿易仍然大幅上升三成多,北京市即使4月份“非典”鬧得那么厲害,零售額仍然增長14%,外資投入仍然在增加,這是值得樂觀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今年春季廣交會成交40多億美元,只有去年的四分之一,100多個國家禁止國民到中國也限制中國人前往他們國家,外資工廠出現“非典”而令工廠停產,這些則是事情悲觀的方面。
  正是因為這樣的眾說紛紜和莫衷一是,才使得市場無所適從。
  
   風險增加謹慎為上
  
  有經濟學家把目前世界經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所謂實體經濟,另一部分則是金融經濟。前者包括農業、制造業、服務業和傳統金融業等,后者則是寄生在前者基礎上的所謂衍生交易,包括期貨、貨幣交易、債券和票據交易、股票市場的衍生產品、利率交易工具等等,但這個寄生體的交易規模卻是前者的很多倍。上世紀90年代中衍生交易每天交易額達到8000億美元,現在大概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
  在衍生交易中,金錢的概念完全改變,流動極為快速。世界上所有大投資銀行,都在這個市場中獲取利益。有位投資經理對筆者說,華爾街現在真正掌握實權的,是那些數學家和電腦軟件的設計師,這些人很少公開出面說話,但掌握了真正的市場潮流。而經濟學家,雖然多出頭露面,但其角色的重要性卻日趨下落。
  這些數學家和電腦軟件設計師,根據世界上公開的各種信息,利用高速度電腦統計、計算和綜合歸納成千上萬類別信息,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再作出固定的數學模式,最后以電腦指示作出買賣的決定。這種交易以光速進行,持有產品時間一般不超過一星期,是純粹的投機活動,但這種投機活動卻主導了世界資金的流向,進而主宰了世界經濟的走向。
  在整個計算當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是:風險系數和回報的關系。
   以此來衡量目前的情況,“非典”增加了外資投資的風險,因此其回報預期必然上升,因此那種斷然認為“非典”對外資投入中國沒有影響的說法,是一廂情愿的,問題只是影響程度有多大和多久而已。
  目前階段,中國抗“非典”正在重要關口,在股市表示風險增加,投資者如果看不清前路,則不妨按兵不動,謹慎一些,總沒有錯的。
  作者為香港《信報》“中國股市”專欄作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202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