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誰在推高劉小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僅

  寫實派、新生代、學院派、身價最高的中國當代畫家之一⋯⋯這些帶著學術、權術和錢味兒的詞都和一個人有關――劉小東。
  從遼寧的窮小子到學畫畫的窮學生,再到價值千萬作品的創造者,這個和科幻劇情不相上下的事就實實在在的發生在近年來的中國藝術市場中。有人說:“他太會討巧?!庇腥苏f:“這是學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雙贏?!笨此埔灰钩擅纳裨捠撬囆g市場大眾媒體制造的幻覺?還是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最終獲得認可?是誰推高了劉小東?
  
  誰推高了劉小東?或者誰推高了當代藝術市場?這一切要從是誰掌控藝術品的定價大權說起。
  
  劉小東作品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是在2006年。那一年,北京保利拍賣會上,《三峽新移民》被俏江南的總裁張蘭收入囊中,動靜之大已經讓和此事有瓜葛的所有人都變得著名了。隨后2008年,劉小東的《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在香港蘇富比以55,734,750元成交;同年中國嘉德以57,120,000元拍出劉小東作品《溫床NO.1(五聯)》。2009年經濟危機,人們以為藝術市場完了,可是劉小東的作品并沒有像泡沫一樣碎掉。2010年末,劉小東1996年的舊作《違章》在北京保利拍得36,400,000元;10天后,《白胖子》在北京翰海拍出31,024,000元。
  這一長串的數字代表著真金白銀,是誰掌控著藝術品的定價大權?誰最終獲利?這些作品值這么多錢嗎?
  “我第一次賣出去畫賺了幾千元。1991年佳士得第一次拍賣中國油畫,此后價格從1990年到2004年都沒什么大變化。一直到‘非典’以后,這個價格一下變得太大了?!眲⑿|說。早在90年代初香港蘇富比已經進行“中國油畫”拍賣,但效益并不佳,稍后內地也只有少數拍賣行能堅持。中國當代油畫市場出現轉機,是在其大舉進入國際藝術評價和收藏體系,并在90年代中后期,逐漸形成市場和學術相互促進的局面之后。不過直到“非典”前(2004年),少有藏家光顧的當代藝術在國內市場價格仍然較低。近幾年,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場從門庭冷落到座無虛席,主要是國際市場體系的拉動,給國內購、藏提供了新的藝術價值判斷參照,劉小東的起落同樣裹挾在其中。
  劉小東出手《三峽新移民》時價格尚不及100萬元。真正以《三峽新移民》獲利的是“好藏之美術館”的主人郭瑞騰。郭瑞騰在大量買進國內中青年油畫家作品時,內地油畫行情尚一片低迷,只是近兩年當代油畫大幅飆升之后,許多當代油畫家才被內地市場刮目相看。而 “俏江南”也并非是在高位的跟風者,而是面對藝術市場現實做出的判斷。在此意義上,中國的畫家和購藏者幾乎應該感謝這些“價格拉動者”。如果不是他們有眼力囤積“原始股”,并有能力大幅拉抬價格,也許至今劉小東的畫仍然在萬元價位。如同如果沒有80年代海外藏家,也許至今齊白石的畫仍標價百十元懸在榮寶齋。
  劉小東說到《溫床》,“收藏家買去后他就有權利自己處理。就《溫床》來說,整個項目是收藏家出資的,開始就說好了這一部分是他的,而我能做成這個計劃也開拓了我的視野,我覺得是好事。因為這在當時也是很大的項目,包括畫畫、紀錄片,沒有收藏家的支持也做不成。至于最后如何買賣作品,完全是收藏家自己的決定?!?
  劉小東2000年前僅有3幅作品上拍,其中1999年送拍、曝光率較高的作品《白胖子》成交價為44萬元,當時已算較高的價格。與2005年當代藝術市場的崛起同步,他的送拍作品數量在2005-2007年間形成井噴的態勢,分別是22幅、51幅和36幅。作品價值也以300%-500%的規模大幅攀升,直至《三峽新移民》達到階段性高點。2008-2010年劉小東的《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十八張一套) 》《溫床NO.1(五聯)》《白胖子》《違章》等都越過千萬,更鞏固了其價位的合理性。
  
  就像硬幣是由“字”和“人頭”構成,解讀一件作品也不能片面。以一個完整的體系評估劉小東作品的價值,會有更加全面的視角。
  
  翻看劉小東簡歷可以更具體地“窺見”其天價的成因。1988年素描《摯友張元》等三幅作品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現代藝術大展”,這個展覽標志著學術中所稱的“后89”的崛起。從中央美院最正統、最高的學府中出身的“苗子”劉小東的作品直接進入這個標志性的展覽,這意味著在中國藝術市場形成之前劉小東作品的學術價值就已經被初步肯定。
  后留任央美教職的劉小東,對于參與純粹的學術性展覽總是多一份天然。進入90年代后,劉小東攜其畫作參加了國內外諸多重要展覽,進一步奠定學術價值,同時開啟了商業價值的可能性。2000年后,劉小東更以《中國怎么樣?》這樣具有代表宏觀時代背景的展覽大題參加最高的現代藝術殿堂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展覽。參加在中國美術館的《開放的時代》展。憑借著權威展覽的推動劉小東的學術地位得到肯定。
  截至目前,他在世界范圍內參加的群展及個展近百,五成以上是在學院或公共藝術機構舉辦的學術性展覽?!皠⑿|的藝術從一開始就體現出學院與前衛的折中,它適合了市場接受前衛藝術的最低限度,獲得了批評與市場的雙贏?!薄睹佬g研究》雜志社社長易英說。由于學術范圍內的長期積累,劉小東的作品具有很好的公共收藏分布,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和國內眾多美術館,“名牌”美術館無疑讓劉小東成為精神貴族。
  用一段概括的話講:“一個藝術家如果沒有長期的創作探索與積累、缺乏足夠的學術批評和解讀、沒有足夠的學術性或商業性展覽使其被專業人士以及更大的人群所關注與欣賞,那么,其作品就不具備創造高額價值的基礎;同時,一個藝術家如果沒有為其整體事業長期規劃的畫廊或經紀人,沒有一定數量的作品為嚴肅的收藏家和公共收藏機構所藏,其作品的長期價值也很難形成。當然,單件作品的價值及其創作特點、完成質量等細節也都與作品的價格休戚相關?!?
  
  有實力的畫廊、專業的藝術買手和成熟的現當代藝術交易參與者在前,藝術家和批評家在后。
  
  和什么畫廊、拍賣、藝術機構合作,意味著推動劉小東的實體力量到底是誰。小東說:“我覺得藝術家和畫廊之間互相信任是最重要的,有好的項目可以互相支持。對藝術家來說,不總是能有機會在美術館展覽,畫廊也是對外展出自己創作的一個窗口?!眲⑿|說的含蓄,對于藝術家畫廊是展示窗口,但對于市場畫廊是負責作品價值孕育的一級市場。劉小東背后有諸多的“推手”,就像一環又一環連接而成的鏈條。
  十多年來劉小東與國際上的實力派畫廊合作,包括美國舊金山LIMN畫廊、法國Loft畫廊、英國馬勃畫廊等。目前,他的合作伙伴是誠品畫廊和紐約的Mary Boone Gallery畫廊,都有豐富的國際市場操作經驗和較好的口碑。臺灣、香港的畫廊商對當代藝術品的關注比內地要早幾年,五年前就購入大批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成型的模式使之操作出很多成功案例,劉小東無疑是優秀案例之一。
  “自80年代初期中國積極引進外資、大幅度地開放國內市場以來,在歐美掀起了持續近20年的對中國大陸的投資熱潮,而近期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仍保持全年7%的增長速度無疑進一步催動著中國熱的蔓延。與此相互動的中國油畫現時在歐美也呈現出中國熱的特征,首先是歐美大宗買家的不斷涌現,其次是歐美專業經營機構的大肆介入?!敝醒朊佬g學院美術史系趙力博士說。在西方大都會如紐約、倫敦、巴黎,一些畫廊顯然不容錯過這“中國牌”,開始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并在代理名單上加上一、二位中國藝術家的名字,巴黎Loft畫廊更有打出 “專營中國當代藝術”的旗號。
  拍賣劉小東作品的拍賣行也是弄潮的一流機構如: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等,這些制造“大單”的“賣場”喊高劉小東的作品當然靠的不是嗓門。市場的穩步操作繼而讓劉小東成為市場貴族。如此多的實力機構介入,為劉小東量身搭起了市場價值的通天塔。
  藝術品市場可以理解為一個由“藝術家、批評家、策展人、畫廊及經紀人、博物館與美術館等公共機構、專業媒體、拍賣行、收藏家等環節”組成的生態系統。在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下,藝術品的價值的形成是從藝術品被創造,到被解讀、被展示、被批評、被欣賞、直至被交易、被收藏的不斷的螺旋型的上升循環。缺乏任何一個環節的充分作用都不能形成堅實的價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37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