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問之誰在唐詩里捉迷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1、2、3、4、5......藏好了嗎?”“藏好了!”捉迷藏游戲正式開始。大詩人賈島
爬過一個又一個山頭,氣喘吁吁,兩腿打戰。哎呀,實在走不動了,只能對著空曠的大山吼一嗓子:“朋友,你再不出來,我就要寫詩了!”
結果嘛,你知道的,人沒出來,詩出來了——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詩人賈島站在一棵松樹下,詢問年少的學童他的師父在哪兒?學童說,師父出門采藥去了,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具體去了哪里。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淺顯易懂,看標題就知道在說什么:詩人去山上找隱居的朋友,結果沒找到。但是仔細讀一讀詩歌,里面其實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呢!
詩人尋找的“隱者”是誰?
在詩句中,詩人并沒有介紹尋找的“隱者”是什么身份,這引發了大家的好奇心。后來,人們猜測,這個“隱者”呀,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群人”。
一個人
賈島辛苦爬山來找這個人,看來兩人關系不錯。這個人住在深山中,說明他喜歡自由寧靜的生活。學童說他出門采藥去了,那身份很可能是個醫生。有人認為,這人有可能是賈島一個叫“長孫霞”的朋友。
一群人
“隱者”指隱居的人,又叫隱士。它專指這樣一類人:有做官的才華,但偏不愿意做官。
隱者就是會隱身的人,肯定是個神仙。
不對!隱者是指隱居在山林中的人。
詩人干嗎不寫清楚隱者是誰?看,吵架了吧!
在唐朝,大詩人王維、孟浩然、白居易都曾經隱居過。他們有的是先做官后隱居,有的是先隱居后做官,不像賈島的這位朋友,真正“隱”得連名字都沒啦!
大樹界的老壽星——松樹
詩的第一句就是“松下問童子”。咦,為什么詩人不寫“山上”“屋前”,而要專門提“松下”呢?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松樹。松樹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樹種,四季常青。所以在荒山造林時,人們喜愛栽種松樹。松樹還有一個特點,它的壽命特別長,是大樹界的“長壽老人”,活上千年也不成問題。
松樹十分耐寒,即使在冰天雪地,也挺拔堅韌。人們十分敬重松樹挺霜而立、傲骨錚錚的品格,寫了很多詩夸贊它,還把它和同樣不懼寒冬的梅花、竹子并稱為“歲寒三友”。
詩人筆下的隱者住在松樹邊,可見他非常喜歡松樹,和松樹是“同道中人”。因此,詩人選擇在“松下”問童子,其實是在夸自己的朋友情操高潔呢!
松樹也“當官”
話說秦王贏政統一天下,當上了秦始皇。有人告訴他,古代的帝王登基時,要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這樣才算是有德行的皇帝。于是,秦始皇便帶領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來到泰山。
封禪大典進行得很順利,但當大家準備下山時,天空突然烏云滾滾,瞬間下起了暴雨,引發了山洪。秦始皇嚇壞了,連忙往山下逃去。當他剛逃到一個叫五松亭的地方,洪水就追過來了。緊急關頭,秦始皇發現了一棵大松樹,他連忙跑過去抱住樹干往上爬,總算躲過了洪水。
松愛卿(qi?ng),千萬不要拋棄我!
抱緊我,我也好怕!
為了感謝松樹的救命之恩,秦始皇封它為“五大夫松”,讓松樹成了獨一無二的“樹官”。
史上最窮詩人
讀完詩歌,我們再來認識一下詩人賈島。
大家知道杜甫草堂吧?其實就是我住的一間用茅草蓋的房子。遇到刮風下雨,我家就變成了水簾洞。(杜甫)
為了吃飽飯,我只好躲進寺廟當和尚,你說我有多慘?(賈島)
有一次搬家,我借來一部車,卻發現家具竟然比車少。我是真窮啊?。辖迹?
在我們印象中,詩人都是才高八斗、仙氣飄飄,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可事實上,有一幫“窮詩人”經常連飯都吃不飽?!秾る[者不遇》的作者賈島,就是其中之一。
賈島有多窮呢?據說他年輕的時候,因為科舉考試沒考好,又沒有謀生手段,只好去做和尚,法號“無本”。后來,他得到韓愈的賞識,還俗做官,卻仍然沒有大的發展。賈島窮了一輩子,死的時候家里沒有一分錢,只有一頭病驢和一把古琴,可算是史上最窮詩人了。
「推敲」的故事
賈島和李白這種天才型詩人不同,寫詩的時候非常認真刻苦,他曾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天哪,寫一句詩居然要花那么長時間,難怪自己讀著讀著就哭了。
好詩好詩呀!
他怎么哭了?
據說他寫這首詩都寫了三年了,如今寫出來了,自然高興得哭了。
賈島喜歡寫詩,經常為詩里的一個字冥思苦想。有一天,他去郊外拜訪好友,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是“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他騎著毛驢回家時,想來想去,覺得詩里的“推”字應該換成“敲”字。他不停地做出“推”和“敲”的動作,不知不覺闖進了京兆尹大人韓愈的儀仗隊。
韓愈問他怎么回事,賈島就把自己選字的苦惱說了出來。韓愈聽了,不僅沒責怪賈島亂闖,反而給他出主意:“還是‘敲’字好些,既有禮貌,又在深夜里多了聲響?!焙髞恚Р诺捻n愈還鼓勵賈島做官,而“推敲”一詞,則被人們用來形容寫文章反復琢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