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唐詩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唐詩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古人留給現代人豐富的文化財產。它的寫意、它的深邃、它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不斷去追尋,去深愛。當前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并沒有真正理解唐詩的意蘊和深刻的內涵哲理。另外,長期的死記硬背也會導致小學生對唐詩產生厭惡的負面情緒。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讓我們的孩子們了解唐詩的魅力,它是中國文化的基石,每個中國人都在其中獲得滋養和熏陶,我們身為中國人,應尋根固本,學習好、傳承好傳統文化,并從中習得兼容并蓄、有容乃大、重德好仁等優秀品質。因此把它融入到我們的音樂課堂,在音樂課上吟古論今,不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關鍵詞:唐詩 小學音樂 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06-01
  通過調查發現,隨便提問一個小學生背一首唐詩,他們基本上都可以背誦的相當流利,但是如果問學生“這首詩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啊?”能說上來的屈指可數。不懂意境的唐詩是沒有靈魂的。理解一首唐詩的意境和感情,遠遠比只會流利地背一首唐詩重要的多。而音樂是完全可以輔助教學的,幫助小學生理解詩歌的意蘊和情境,應該做到讓融入了唐詩的音樂朗朗上口且代代相傳。
  通過本人兩年多來的教學活動實踐證明,讓學生在音樂中欣賞唐詩特有的意境美,在吟唱中體味唐詩音律美,在身勢活動中感受唐詩節奏美,在律動中演繹唐詩韻味美。不但領略到唐詩文化深遠的意境,又從中汲取了民族文化與音樂的精髓,享受音樂與唐詩相結合之美,因此受到學生的喜愛和歡迎。
  1.巧選唐詩歌曲,激發學生興趣
  在現有的小學音樂教材中的唐詩歌曲,明顯學習量不足。但我們的老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精心選擇適合小學生吟唱的唐詩,注重思想性、富有審美情趣和教育意義、內容積極健康的經典佳作,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活動,達到一定數量的唐詩積累。音樂曲調方面,選擇具有民族音樂風格、符合唐詩節奏韻律,曲調流暢通順、朗朗上口,易學易唱。例如,《新學堂歌》中短小精煉、旋律優美的唐詩歌曲,還有將傳統的唐詩文化與曲風優美的流行音樂相互交融的唐詩歌曲等等。
  2.身勢游戲,讓唐詩充滿靈動
  唐詩是有著不一樣的節律,一般來說,五言詩的節奏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詩的節奏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我們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唐詩的韻律,讀唱出不同的唐詩韻味和情境。教給學生這些基本知識后,再引導學生帶著感情吟誦,找出重音。按照這種方法吟誦時,學生就會不知不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詩中,對唐詩的意境體味得會更深。而當唐詩歌曲進入音樂課堂后,對節奏的把握就可以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當然,我們的教學也必須遵循音樂創作者的表達,而非胡唱亂唱,破壞音樂的美感。所以,節奏在歌曲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教學《鋤禾》這首歌曲時,我們就可以屏顯二聲部節奏讓學生一邊朗讀,一邊用拍手跺腳的身勢來練習伴奏,使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充分感受鋤禾的場景,明白農業生產的辛苦,明白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理解唐詩,并表現唐詩,感受到唐詩的節奏美和韻味。
  3.以演傳情,讓唐詩洋溢童趣
  小學生是愛表現的,我們應創設一個輕松、開放的平臺讓他們盡情發揮,傾灑熱情。通過表演來展示學習成果是再現唐詩意境的好辦法?!氨硌荨笨梢曰橄笳Z言符號為生動直觀的形象,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和體驗。因而在教學易表演的唐詩時,等學生唱熟歌曲后,可激勵他們上臺表演。
  例如,唐詩《游子吟》中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全詩的中心畫面,表現了兒女們對父母的深情,是詩的精神所在。在學唱歌曲后,我讓學生分小組來創編表演。他們分工合作,有同學扮演游子,有同學扮演母親,還有人在一邊演唱歌曲。月光下,詩人的母親在一針一線的給游子縫著衣服,一針一線都是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整個情境設計的非常豐滿,一邊演唱一邊深情的表演,其中的情感表現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的體會到。
  4.律動表現,激發學生創造力
  小學生是愛表現的,喜歡運用肢體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理解唐詩內容的基礎上,鼓勵他們用律動表現唐詩內容,既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又可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且能進步加深學生對唐詩的理解、感悟和體驗。如我在執教歌曲《春曉》一課時,當學生學會輕柔的、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后,引導他們創編律動。學生和我用雙手并攏放至臉頰左側做睡覺狀,表示“春眠不覺曉”,接著食指在右邊反復旋繞,表示“處處聞啼鳥”,然后張開五指由上至下抖動表示“夜來風雨聲”,雙手由胸前做小花狀托舉至頭頂后向兩側打開表示“花落知多少”。
  律動動作的表演既增加了詩句的美感,也培養學生的肢體協調性,讓他們在律動表演中演繹唐詩蘊含的內容,從而也使他們在感受音樂與唐詩結合的節奏之美、韻律之美、意境之美中陶冶情操。
  5.結束語
  音樂是帶有巨大魔力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唐詩又是一個較為深沉厚重的文化,二者的有益結合可以激發無限的潛力。音樂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勇于實踐,讓唐詩根植音樂課堂,用優秀的唐詩音樂去培養學生感悟力、理解力和創造力,讓古今文化有機集合,使得學生文化底蘊更厚實。
  參考文獻
  [1]劉英英.小樂器大作用—小樂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3):104-105
  [2]鄭小蕓,應曉芳.詩化音樂樂化詩歌—透過“音樂基本要素”分析“古詩新唱”多樣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國音樂教育,2017.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8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