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民間音樂在音樂鑒賞課中的開展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四股弦是邢臺傳統的地方戲曲之一,展現了我國地方戲曲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四股弦也承載了不同的藝術價值和傳承意義?,F今,學校作為地方戲曲傳承的平臺之一,在音樂教學開展中加強對民間戲曲資源的融合,非常的具有探索價值。本文對四股弦教學展開豐富的研究,不僅對學校的音樂教學創新意義深遠,也為四股弦的傳承注入了活力。因而,將四股弦作為學校音樂鑒賞課堂的重點內容,也能夠進一步提升鄉土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四股弦;音樂鑒賞;新課標;實踐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經說過:“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而四股弦自然也屬于“以歌舞演故事”的綜合性藝術形式。而這戲中所演的故事,大多取材于百姓熟悉和喜歡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所以,對于學生來說,這些用歌舞演繹的故事也能幫助其增長歷史文化知識,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所以,教學工作者通過嚴謹的教學設計和合理的內容安排,讓學生在欣賞四股弦的過程中,主動的去學習四股弦的唱腔和表演,親自體會四股弦的藝術特色和審美內涵,對家鄉的戲曲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的去探索四股弦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特色,從而實現音樂鑒賞課對本土音樂以及鄉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價值,實現教育實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目標。
  一、四股弦融入音樂鑒賞課的依據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民間戲曲作為珍貴的教學資源,應該引起廣大教學工作者的重視,將其積極的融合到本校的音樂教學實踐中。具體要求為:第一,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學習民族戲曲以及中外歌劇、音樂劇的內容及表演形式,并聆聽、欣賞戲劇的配樂。借此來了解、認知戲曲的基本構成要素,以明確民間戲曲在音樂創作與表演領域所發揮的功用及其所處的重要地位。第二,教師要引領學生學習演唱我國民族戲曲的唱段以及中外歌劇的選段;第三,教師須引導學生遴選適宜的題材,編配一定的音樂,創編小型的音樂劇或戲劇小品,展開排練及表演活動。第四,探究性地學習并梳理我國民族戲曲以及中外歌劇、音樂劇起源、傳承、發展、演變的線索,掌握中外戲劇發展史上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并了解其突出的藝術成就。
  二、四股弦融入音樂鑒賞課的意義
  四股弦在音樂鑒賞課中的出現,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對身邊的民間戲曲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和探索興趣,感受民間戲曲深厚的藝術魅力,還能夠更加熱愛鄉土音樂,傳承戲曲文化。主要的意義表現為:第一,加強學生對四股弦理論知識的掌握,并具備一定的戲曲演唱能力。在音樂鑒賞課的開始,首先介紹四股弦的歷史淵源、發展歷程、藝術特色、伴奏樂器以及發展現狀等。同時,能夠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四股弦音樂演唱片段,并且鼓勵學生們能夠互相協助,輔助演唱四股弦的學生進行音樂伴奏,以加強對這種民間戲曲的感受能力和情感體驗。第二,加強學生對邢臺本土音樂四股弦的感性認識,使他們對家鄉的民間音樂產生深厚的感情,肯定四股弦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通過對四股弦音頻、視頻的賞析,對四股弦的唱腔、咬字、節奏、身段、伴奏等藝術特色進行全面的理解,并親身體驗和感受這種民間戲曲的獨特之處。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快樂的感受戲曲文化的魅力,從而真正的熱愛家鄉的戲。第三,加強學生對四股弦的理性實踐,通過對這節音樂鑒賞課內容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四股弦的藝術特色,而且能夠對戲曲鑒賞課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能夠積極的參與討論和評論,對邢臺民間音樂特色加強把握,進一步保護和傳承民間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四股弦融入音樂鑒賞課的方法
  四股弦在音樂鑒賞課中的開展方法較為多樣,可以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搭配,提升教學課堂的效果。第一,分組討論法。該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法密切配合來開展實施。用視頻展現四股弦表演場景的基礎上,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自由結組,針對四股弦唱腔和舞蹈身段表演的美感,討論并分享自身的感受與看法。同時,教師以民主討論會中的首席論者這一身份加入到若干組別的討論進程中去,在師生互動交流當中掌握學生對于四股弦審美屬性的認知程度與特點。而后,教師匯總歸納學生在欣賞四股弦視頻過程中的感受與認知情況,并針對學生的認知薄弱之處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與示范。最后,教師還將引導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總結發言的形式探究四股弦的板式節拍、旋律音域等音樂藝術的現象,以便深化學生對于四股弦表演的理性認識。第二,講解示范法。即在分組討論教學結束后,由教師根據多媒體視頻中播放的四股弦唱段表演場景,選擇一個經典唱段進行講解與教唱,同時進行身段動作方面的示范,以期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四股弦演唱與身段表演最基本的技巧,為下面的任務驅動教學的開展進行必要的準備。第三,任務驅動法。即把四股弦的鑒賞教學課堂轉變為小票友、小戲迷的賽場。由教師布置模擬視頻中四股弦片段的表演任務,再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別,分工協作展開四股弦的表演比賽活動。對于優勝隊伍給予一定的精神乃至物質獎勵。借助此類任務驅動教學法,則有望在相當程度上激發學生嘗試表演四股弦的積極性,促進理論知識與表演實踐的對接與融合,并在此基礎上切實地在學生中培養四股弦潛在的傳承人才。
  四、結語
  總體而言,作為特有的民間戲曲形式來說,四股弦在學校音樂鑒賞課教學中的融合,不僅加強了學校音樂教學的特色化構建,同時也為本土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顯然,本土民間音樂借助教育平臺的創新發展,對于學校音樂教學改革和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具有雙重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侯萍.淺探音樂鑒賞課教學導入方法[J].成功(教育),2012,07:117.
  [2] 陳娜.學校音樂教育本土文化滲透研究綜述[J].北方音樂,2018,09:96-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2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