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小學音樂中的南音教學為例,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藝術形式等方面,對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較為詳細的探討,希望為本土藝術以及其他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音樂教學提供有價值的思路。
  關鍵詞:本土藝術;南音;小學音樂教學;融合
  南音,以獨具閩南特色的角色、音樂形式為主要載體,演繹故事情節、展現藝術特色,是閩南獨具辨識度和傳播性的本土藝術形式。與此同時,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且廣泛流傳的藝術形式,南音中蘊含著閩南地區人民的生活智慧、生活態度以及生活習慣,是閩南地區歷史、環境的一種反映,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和歷史價值,是值得傳承和發揚的重要本土藝術形式。筆者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有效的南音教學策略,為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積累了有價值的經驗。
  一、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需采取適宜方式
  本土藝術,大多具有豐厚的歷史積淀,無論其形式還是內容,都有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知識儲備等方面都處于較低的水平,使得他們很難準確地理解和感受本土藝術的審美、藝術、文化價值,導致他們往往對本土藝術不感興趣,甚至感覺陳舊、不新潮、無聊。這是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障礙。對此,在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中,需要采取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方式,讓本土藝術變得易于小學生理解和接受,這是有效實現“融入”的基本思路。
  例如,筆者在針對小學生的南音教學中,沒有采取直接將本土傳統的南音表演形式原原本本地讓學生去學習、訓練,而是先將南音改編為學生喜愛的、易于接受的形式,然后以介紹傳統的南音的方式,讓學生對這一藝術形式有一個大致了解,再讓學生去學習、練習經過教師改編的南音曲目。具體來說,先通過視頻加教師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初步了解南音,知道這是我們家鄉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以及這種藝術的主要特點、表現形式等,使學生頭腦中對南音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然后,將傳統南音曲目進行適當改編,以學生熟悉的課文如《皇帝的新裝》《我要的是葫蘆》,或者故事作為腳本,用南音的形式將其表演出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種方式能獲得學生的高度認可,他們不僅能認識到南音這種本土藝術形式的地位和價值,而且更能夠親身體會甚至創作南音作品,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二、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需豐富教學內容
  很多教師在將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只追求將本土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完整地搬到課堂上,讓學生去模仿、練習。但是,由于小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不足,以及傳統文化素養不高等原因,導致他們不能透徹地理解本土藝術,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另外,由于教師刻板地將本土藝術形式搬到課堂上,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音樂課堂教學枯燥、低效等問題。對此,在將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思考,將本土藝術活化為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使本土藝術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煥發新的活力,吸引學生的關注。
  例如,筆者在教學中不是將一整部南音直接教學生去表演,而是先將一部戲或者一個片斷分解開來,具體分解為布景、角色、配樂、臺詞、動作等等,然后通過靈活的形式,將這些拆解后的內容傳授給學生,最后再慢慢綜合起來,讓他們去欣賞、學習一整部戲劇。比如,先為學生介紹南音中的有很多虛擬動作,或者替代性地設置,雙手往外一推可以表示開門、在舞臺上走一圈就代表走過了千山萬水、四個士兵就代表千軍萬馬等等,然后,讓學生欣賞一個戲劇片段,讓他們分析其中動作的內涵、替代性設置等內容。通過這樣抽絲剝繭的方式,將南音曲目“解剖”成一個個文化符號,不僅大大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對南音的了解也不再是刻板、枯燥的,而是深入、透徹的。
  三、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需創新藝術形式
  將時代元素融入傳統藝術形式中,是促進傳統藝術煥發活力,并廣泛流傳的有效途徑。在將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還應該不斷開拓思路,思考將現代元素融入本土藝術的途徑和方式,創新本土藝術形式,使其獲得更為廣泛的傳播。例如,筆者在教學中嘗試將南音曲目改編成適合小學生表演的現代舞蹈。改編后的現代舞中,保留或適當改編了傳統南音曲目中的某些具有特色的動作、人物角色,甚至故事情節,使學生在練習、表演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南音的表演特色。另外,還可以將傳統的南音改編成舞臺劇,讓學生去表演,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喜愛南音,實現本土藝術的有效傳承。
  總之,將本土藝術融入小學音樂教學,是促進本土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有效傳承的重要途徑,音樂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各種方式,促進學生對本土藝術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播,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曾曉瑩.如何利用本土藝術資源開展音樂教學[J].黑河教育,2016(2):29-30.
  [2]徐長清.在校本課程中傳承長陽南音的嘗試[J].三峽文化研究(叢刊),2009(00):429-434.
  編輯 王彥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72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