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唐詩配畫”教學探微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唐詩配畫”的教學研究是基于我在國家大力提倡學科融合,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背景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疤圃娕洚嫛苯虒W,即探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創作材料“唐詩”,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繪畫的基礎上理解語言和文字,也就是說,對詩詞的內容進行構圖、造型以及色彩的訓練。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找到方法來建立一個良好的平臺為學生發展自己的“詩畫”才能,可以刺激他們的審美情趣,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在“詩畫”的氣氛中實現知識的整合,從而達到教學效果。同時,引導學生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逐步學習一種詩情畫意的生活方式,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為自己創造幸福的生活基礎。
關鍵詞:當前背景 唐詩配畫 教學研究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04-01
唐詩無論從文體、題材、技法、表現形式、情感表達、無與倫比的社會功能等方面,都為后世留下了瑰麗的典范。因此,唐詩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接受知識、培養審美價值尺度和健全人格素質的學生來說,詩歌在他們學習和成長中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在唐詩配畫的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將音樂、朗誦和欣賞帶入課堂。動靜結合,視聽融合,營造出身臨其境的美麗課堂藝術境界。
1.導入與揭題:從詩的韻律美中激趣
唐詩之美首先是語言之美。它符合音樂的節奏,注重韻律的搭配,色調的搭配。朗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自然產生一種樂感,讓人感受到悅耳流暢的音色之美,統一和諧的節奏之美。
?。?)以賽詩的方式激起學習興趣。師:唐詩是中國文學藝術的瑰寶。你們學過什么唐詩?一石激起千層浪,或獨自吟誦,或男女吟誦,或師生對誦,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絕句》、李紳的《憫農》、王維的《竹里館》等等膾炙人口的詩句便脫口而出。學生在古詩韻律美中,激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2)充滿激情地歌唱,敞開你的心扉。在課堂上,我讓同學們先認真聆聽體會,然后大聲情感的歌唱,以表達感情。比如杜甫的《絕句二首》,活潑、跳躍、流暢、悅耳的旋律,足以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鳥語花香所帶來的喜悅和驚喜,以及一絲思鄉之情。演唱中,小河淌水般的音樂,將古典詩歌抽象的語言符號以跳動的音符和悅耳的旋律全美詮釋,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聽力積極性,更重要的在于穿越時空,讓學生迅速融入獨特的情境,體味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美妙。
2.示范與講授:從詩的形象美中感悟
欣賞唐詩就是探索美的過程。其中,詩歌欣賞意象是欣賞意境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包括詩人形象、主人公形象、意象、景物形象和意境。在優美的音樂中,老師讓孩子們心懷感情,甚至夸張地吟誦詩歌,慢慢欣賞那田園般的寧靜,壯麗的山川,邊疆蕭瑟的嚴寒……當學生還沉浸在美的意境中時,教師及時給與學生指點和引導,讓學生多說多想,師生互動,穿越時空隧道,將古代生活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以開啟學生創作的源泉。在誦中品,在說中悟,唐詩的形象美是唐詩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在教學王維的《竹里館》一詩時,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環節:(1)唱唐詩。師: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唱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覺?(2)讀唐詩。師:這首詩寫了什么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初背唐詩。(4)以畫再解詩。(5)欣賞名家作品和同齡同學作品。師:這些畫都畫了什么?有種怎樣的感覺?你認為哪種繪畫形式更能體現詩歌的意境?(6)師示范作畫。(7)出示作業要求,學生作畫。整個上課的過程,做到畫不離詩、詩不離畫,在吟誦中品味,在品味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有所感悟。詩歌是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藝術,通過線條、色彩、造型等藝術的直接表現,可以說詩歌與繪畫是相輔相成的。
3.創作與展評:從詩的意境美中挖掘
所謂意境,是藝術家經過提煉后的審美經驗、情趣、理想和生活前景所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對詞和句的理解來理解古詩意境之美。而在“唐詩配畫”中,必須通過大膽的想象表現古詩意境之美。教完唐詩配畫的基本方法后,不要讓學生馬上開始動筆,而是要用古代畫家的創作故事來激發學生大膽的想象。當年宋代皇帝招考畫工時,考題是:給‘深山藏古寺’這句詩配一幅畫。很多人認為這個題目太簡單了,沒多久就畫出來了。當皇帝看到它的時候,大部分的畫都是高山、茂林和高大的古廟。雖然繪畫技巧很好,但還是覺得不滿意。而有一個考生的畫卻讓人眼前一亮:一個和尚在山下的河邊挑水,一條石板小路伸入深山……”同學們若有所思。教師問:“皇帝錄取了誰?為什么?”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這個考生善于思考,善于想象?!庇械恼f:“他從詩句中挖掘出了蘊含的內容?!彪S即,教師帶領大家欣賞齊白石老人為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張水墨畫《蛙聲十里出山泉》。畫面上沒有蛙,只有幾只活潑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歡快地游動著,哪來的“蛙聲十里”?學生顯然讀懂了畫意,告訴老師:雖然畫面上不見一只青蛙,但從水中歡快游動的蝌蚪身上,隱隱如聞遠處的蛙聲正和著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在評價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創新,結果真的很驚人:一旦學生的想象力之門打開,智慧之泉就會噴涌而出。
在詩畫教學展示中,教師還應善于將詩歌中的名句與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聯系起來,鼓勵和啟發學生。例如教學“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首詩句時,老師則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個小書簽,將詩句寫在書簽,并把書簽夾在課本里,時刻激勵自己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正所謂“心系點滴,情溢方寸間”。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痹娮屛覀兊男撵`世界充實,讓我們的情感生活豐富,讓我們的想象天地廣闊。把握好詩、畫意蘊,讓孩子在“美”的世界里唱詩、讀詩、品詩、畫詩,一定能為孩子營造快樂的童年,詩意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唐詩鑒賞辭典.商務印書館,2016
[2]詩品集解.人民文學出版社
[3]管紅.古詩配畫教學模式初探.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