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對“走讀”制推廣之訴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青海省中考改革在致力于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這給我們學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走讀”制的推廣勢在必行。于是,合理制定“走讀”計劃、高效推進“走讀”進程、合理完善“走讀”措施,成為青海省初中學校管理者們共同面臨的任務。文章就青海省初中學校推廣“走讀”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系統規劃、全員互動、共同合作三個角度,探討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以期能夠給青海省初中學校的教學管理者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青海省;中考改革;“走讀”制;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5-0076-02
青海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強調:第一,要改革考試內容。應以新課標為準編制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并著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科實驗操作能力的考核。第二,將考試與評價相結合。2017年9月初,西寧市作為青海省中考改革試點城市,以《意見》為參考,全面貫徹“全科開考”“學完即考”的主要思想,努力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的中考改革機制。第三,學生應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中考改革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將涵蓋國家分發布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所設定的全部學科,即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考試成績可以采用分數、分數+等級、等級等多種形式呈現,最終實行“等級”呈現。
一、中考改革對青海省初中學校的影響
從《意見》可以看出,此次中考改革不僅注重學生學習內容的全面性,還密切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就需要學校管理者與教師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一方面,應繼續發揮傳統教學的優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要想穩固而有效地進行學校管理,就必然得以傳統“班級”為單位進行教育教學;另一方面,傳統班級教學較難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就需要學校管理者及時創新,對傳統授課方式進行改革,使學生得以發揮個人優勢,發展興趣愛好,智趣結合,全面發展。
二、青海省初中學校推廣“走讀”制面臨的問題
1.“走讀”模式的選擇
就目前形式來看,初中學?!白咦x”模式主要為“全員走讀”和“分班走讀”。
“全員走讀”顧名思義,即取消以往住宿規定,將宿舍樓關閉或另作他用,學生放學即可自由行動,不再受學校約束。這種模式從客觀上講,能夠加深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但凡事皆有利弊,它的缺點在于大大削弱了學校的管理職能,且伴隨著師資結構、宿舍管理、食堂模式的調整,內勤人員的變動,學校管理者要做的將不僅僅是把學校大門敞開而已。
“分班走讀”采取“走讀”制與“住宿”制相結合,既解決了離家較遠學生的住宿需求,又緩解了因住宿生太多而帶來的管理壓力,是目前大多數初中學校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然而“一校兩制”看似變通,實則存在著“學生成績兩極化”“內勤管理分散化”等諸多問題。
如何探索出一個適合本校的“走讀”模式,是所有學校管理者面臨的難題。
2.“走讀”的管理困境
“走讀”制實施之后,無論是教學,還是初中學校的管理,都將摒棄以往守固的作風,變得靈活多變。怎樣于“變”中求穩定,于改革中求發展,是學校管理者面臨的又一挑戰。
首先,“走讀”班的管理秩序有待提升?!白咦x”制實施之后,學校對作息時間也進行了調整,學生對于放學的期盼變得更加強烈,放學秩序難以維持,加之來接學生的家長較多,使得校門擁擠不堪,這大大加深了學校管理難度。其次,“走讀”班凝聚力有待增強?!白咦x”制的實施,使得班主任無法詳實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身心發展情況,學生如出現學習懈怠、心理壓力、斗毆早戀等問題將無法得到及時解決。
三、青海省初中學校推廣“走讀”制應采取的措施
1.初中學校實施“走讀”制的邏輯方向:系統規劃
初中學校管理者既要忌浮忌躁,扎扎實實推進“走讀”制,又要挑選最適合本校形勢的“走讀”模式,統籌全局,進行系統規劃。
首先,初中學校管理者應草擬可行性計劃書,依據學校目前資源,制定最合適的“走讀”計劃。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走讀”制的實施對于師資結構調整,課程、專業教室的設置都有著更多的訴求。初中學校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及設備管理等,以滿足正常教學需求。
其次,初中學校管理者應循序漸進地推進“走讀制”的實施。一方面,“走讀制”的實施不可為之過早。如果學校在學生入學第一學年便早早地實施“走讀”制,那么學生很有可能由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扎實,積累不牢固而成長緩慢,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走讀”制的實施亦不可為之過晚。如果學校在學生入學第三學年才開始實施“走讀”制,那么由于“走讀”的執行過于短促,就會導致教學秩序還未成熟便面臨學期結束的問題。故筆者得出結論:初中學校應當從教學雙方的心理適應期著手分析,具體可在學生度過了一年的初中生活之后的第二學年開始正式實施“走讀”制。
最后,不同于傳統教育教學,“走讀”制的實施無論是對初中學校的學科設置、師資配備,還是對整個教育教學系統,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故初中學校在實施“走讀”制的同時,必須構建完善的支撐體系:既要建立專業的研究機構,輔助推進“走讀”制的實施,又要健全多項管理制度。同時,積極挖掘創新資源,引進專業人才隊伍,使“走讀”制高效運行。
2.初中學校實施“走讀”制的基本原則:全員互動
“走讀”制的實施離不開大的團體,學校管理者應團結所有師生力量,全員互動,共同優化管理制度。
一方面,增強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的職能。學校管理者可于每個年級設立多個“行政班主任”,他們直接向教導主任匯報工作,職責是構建學校與班主任及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平臺,形成“行政班主任—班主任—任課教師”的班級管理模式,以保證團隊中的每一位教師都能及時而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靶姓嘀魅巍笨梢酝庹{,實施勞務聘任制,也可以由學校內部教師輪流擔任。
另一方面,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溝通意識。各班取消班長職務,由班主任根據學生人數比例組建本班班委會,負責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事務。各班班委會由班主任領導,定期組織“班委學習”會議,溝通班級管理與學習經驗,增強團隊管理意識。會議結束之后,由班委向同學傳達會議精神,促進交流,互通有無。班委會的成立將會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班與班之間的交流,大大提高教師團隊對于班級的管理效率。
3.初中學校實施“走讀”制的內在要求:共同合作
想要增強初中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需要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學校管理者應當與教師展開溝通,不斷完善教學科研制度以及教師培訓制度,在調整學校師資結構的同時,努力推進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第一,提高教師教研水平。教學是主旨,教研是導向,教師應當規范教研內容,尋求靈活高效的教研方式,形成以“走讀”制為前提的特色教研形式。第二,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學校應當注重教師業務能力及素質的培養,定期舉辦培訓課程,深挖“走讀”制背后的班級管理之道。第三,學校管理者應當積極探究教師流動機制,主動尋求靈活高效的師資結構調整方式,構建公平公正的教師管理體系,完善績效評價和管理制度,將激勵措施落到實處,為“走讀”制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青海省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深刻貫徹落實中考改革創新精神,為“走讀”制的實施鋪平道路,為傳統教育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青海省初中學校的教學管理一定能夠突破桎梏,邁上新的臺階!
?。ㄘ熑尉庉?nbsp; 農越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