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負債是否高風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付 磊 洪 蓓 于亦銘

  【摘要】筆者創立了一個財務風險動態模型,將資產負債率直接與企業財務風險建立函數關系。通過對動態模型的分析提出四點認識:一是企業存在一個財務風險的高風險區域;二是目前學術界一個被大家公認的觀點――資產負債率越高,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大,有待商榷;三是對“財務風險的值等于零與財務風險的值等于1,兩者哪一個財務風險低”這一難題做出了適當的解釋;四是本文揭示的財務風險動態模型。旨在為探求企業是否存在適度負債點提供理論依據。
  
  引言
  如何利用財務杠桿原理使企業價值最大化,一直是財務管理的重大課題。筆者認為,該課題的實質是企業應保持什么程度的資產負債率。目前,在這方面還沒有統一的量化標準。有關文獻對企業適度負債點的研究,也是通過對我國企業負債經營的現狀及策略所作的調查。筆者通過對財務杠桿原理和企業負債經營的分析以及根據西方國家傳統的經驗負債比例與我國國情的進一步分析,認為:我國上市公司公共事業企業的負債規模明顯偏小,財務杠桿系數偏低。而非股份公司(主要是國有企業)的負債比例明顯偏高,基本上處于60%以上,且近年來絕大部分仍有上升趨勢;同時認為:運用財務杠桿,帶來的財務風險進行任何定量方法的研究只是一個理論方法和理想模式。在實務中必須綜觀全局,根據各種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周蘋英,2003;楊桂蘭,2005)
  另有學者通過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實證研究,提出對財務風險管理進行研究的同時也應當把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優化作為一項重要課題。(陳共榮 胡振國,2003)也認為,資本結構中適當的負債率可作為一種擔保機制。一般來說高質量的企業對應著高負債率的資本結構。在企業經營效益較好時,增加負債比率,確定最優資本結構點,即企業價值最大化點。
  綜觀目前學術界對企業財務風險、適度負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說已引起企業決策者的高度關注。但也有很多企業長期以來對如何把握合理的負債程度處于迷茫中。負債率高低飄浮不定,找不到保持理想債務比率的路徑和辦法。以我國企業近年來的情況為例。我國國有工業企業和上市工業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存在較大的差異。1995年-1998年間,兩類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別是:1995年:65.5%、54.05%;1996年:64%、52.55%;1997年:64.1%、47.36%;1998年:60.3%、44.55%。到了2003年,全國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上升為65.9%,而上市公司則繼續保持比這低得多的負債率。大量研究證明,形成國有企業與上市公司負債率差異的原因很多,卻并非企業有意識調整債務比率的結果。企業在負債率的決策上不可否認地存在盲目性。對企業高負債是否一定高風險等方面的認識仍然模糊不清。
  為從理論上進一步探討企業財務風險,闡明企業高負債不一定高風險,破解企業適度負債點這一難題,本文運用了財務風險動態函數模型和動態模型的立體圖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結論也佐證了一些學者的研究結論,比如(章之旺,吳世農,2005)撰文指出:……當出現行業經濟下滑時,選擇高杠桿的公司將喪失更大的市場份額和利潤?!谄髽I經營效益較好時,可以增加負債比率,充分發揮財務杠桿作用。
  
  一、以利潤率、資產負債率為變量的財務風險動態模型
  
  目前,有關文獻對財務風險的定義是指企業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變化帶來的風險。當債務資本比率較高時,投資者將負擔較多的債務資本,并經受較多的負債作用所引起的收益變動的沖擊,從而加大財務風險;反之,當債務資本比率較低時,財務風險就小。一個企業財務風險程度的衡量,是通過財務杠桿系數來反映的: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程度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其計算公式為:
  
  式(1)中△EPS表示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EPS表示普通股每股收益;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747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