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預計負債的會計與稅務處理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如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帶來了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使得企業面臨更多風險,越來越多的不確定事項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企業存在的或有事項嚴重阻礙其未來的發展且有著潛在風險,因而對預計負債的研究有助于企業對風險的防范。預計負債是指企業需要確認的或有負債,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單獨負債。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根據債務流動和會計學科劃分的非流動性預期明確,預計負債的性質,會計和報告,豐富了會計信息內容,有望進一步提高企業會計責任,進一步對現行會計處理方法和改進方法是反映相比,改進方法的可行性。
  關鍵詞:預計負債;稅務處理;會計處理;改進方法
  1會計與稅務中預計負債的處理
  1.1預計負債會計處理的規定及處理方法
  產品質量保證、重組義務和未決訴訟以及對外擔保等產生可能性較大的負債都是預計負債所需核算的內容。日常賬務處理中在確認規定項目中預計負債金額而作會計分錄時,應借記“營業外支出”或“管理費用”等賬戶,貸記“預計負債”。企業在以或有事項準則為依據的情況下確認的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重組義務等所產生的預計負債,我們應該按照已經確定的金額。由他的產品質量來保證所決定的預計負債,我們應該按照已經確定下的金額,將“銷售費用”寫為借方的科目,“預計負債——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作為貸方。依據牢固資產的標準或者煤油和天然氣開采標準確定的放棄義務的預計負債,我們應改按照確定的金額,將“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記為借方科目,“預計負債——預計棄置費用”作為貸方。在服務生活的固定資產天然氣資產,每一期利息發生的費用是按處置成本決定的,把“財務費用”記錄為借方賬戶,貸記“預計負債——預計棄置費用”。預計負債確認為企業合并的標準應記入相關賬戶按照確定的金額。
  1.2預計負債稅務處理的規定及處理方法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與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是企業履行現實義務,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或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或責任應確認為負債。這反映的是預期的債務。因為預計負債的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可能性超過百分之五十但還沒有到達基本確定的水平和量的測量只有在與會計準則的最佳估計數一致,根據稅收減除費用扣除的原則,以企業稅法為規范標準,確認預計負債計入數額的用度是不可以在納稅之前扣除的。
  2預計負債在會計與稅務處理中存在差異的問題及原因
  2.1 預計負債在會計處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期末我們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單獨設立一個“預計負債”的項目,并要在會計報表中體現以下內容?!邦A計負債”這個項目一定要歸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非流動負債,著重標明預計負債是屬于非流動負債的項目。對于預期在一年里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經營周期里,造成企業經濟效益流出的現行義務是非??赡艿模鶕倪@個性質我們應該把它計入流動負債。
  2.2 預計負債稅務處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為了確認與預計負債相關的企業,在稅前扣除費用,應該把發生在實際的稅收減免,所以我們現在確認的預計負債,需要按照應該繳納稅所得額的一個整頓。對實際損失預計負債的規定,無論實際損失大于或小于原扣繳,應該先把原來的預計負債提供,為實際數量的出現或多或少的損失,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增加或減少時,會計的利潤,所以在納稅調整時,要按照原本的預計負債來減少應納稅的所得額,轉回原已確認好的遞延所得稅的資產。
  2.3國家與預計負債相關的準則不夠成熟
  現在企業的投資者,決策人以及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在看會計報表時很容易對預計負債產生一定認識上的偏差。預計負債是由或有事項的發生而產生的,其結果是由未來事項的發生與否決定的,所以預計負債也具有相對的不確定性,預計負債的后續計量也就必不可少。企業會計準則對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和計量方法都有著很明確的規定。在日常賬務處理時,預計負債作為非流動負債進行處理,但準則卻沒有明確規定預計負債的流動性。我們國家的稅法和財務會計準則是因為不同的制度安排而設立的,所以在所得稅核算當中,稅法與財務會計準則的核算是不一樣的,從而使得計算出的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給國家稅務部門的征收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也使得企業的內部工作人員在所得稅處理上造成一些困難。
  3規范預計負債會計與稅務處理政策建議
  3.1提升企業對預計負債的認知以及社會責任感
  現在的很多企業違規操作,追根究底有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對于預計負債的重要性沒有真正的認知,完全忽視其存在的重要性。為了粉飾他們的經營業績,很多企業愿意通過各種虛假手段來掩蓋真實情況。在對利潤的虛增,對虧損的瞞報等一系列方式之后以虛假的會計信息去欺騙投資者。還有些企業為了騙取上市,將自身的利潤虛報,風險事項瞞報。企業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不應當將其作為增減利潤的手段,要么確認預計負債,要么就將或有信息真實的披露。
  預計負債的確認是對于未來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然而很多企業只看到當前的利益,并沒有去長遠的看待企業發展,絲毫沒有對未來風險的察覺。當企業有義務去履行某項或有負債,但是卻沒有去確認為預計負債那么在將來某個時候極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危機。所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務必要明白預計負債確認的重要性,這對企業未來的生存是有重要關系的。生產經營必須防患于未然,不應當因小失大,對于應當確認的預計負債切不可刻意隱瞞真實情況。
  3.2采用與稅務處理相一致的方法與政策
  負債狀況下的企業在會計核算時,采用與稅務處理原則相一致的原則與方法,可以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稅務調整,同時可以減輕降低財務核算成本。新的《企業會計準則》越來越大的供給了負債企業選擇的余地。會計的謹慎性原則是負債境況下的企業,面臨不確定因素時,企業為規避風險,做出謹慎的職業判斷,充分估計風險與損失。而稅法不存在謹慎性原則,稅法行為的發生,只根據實際行為制定。
  3.3加強企業外部監督力度
  無論企業內部監督的如何改善,因為它自身的缺陷,其最終的方向都是偏向于自身企業的利益,尤其是在預計負債這種會導致企業利益流出的方面。這樣企業的外部監督更是顯得極其重要。注冊會計師以及審計部門等這些作為外部監督主體應當詳細了解最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加強外部審計力度。將這些不容易察覺的項目真實披露出來,讓投資者能夠得到更加真實準確的數據。
  參考文獻:
  [1]董力為,劉瑛,郭阜平,等.企業會計準則解析與應用[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
  [3]陸利水.利益群體分化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嘉興學院學報,2015(4);11.
  [4]王欣.預計負債會計與稅務處理差異例解[J].財會月刊,2010(3):6.
  [5]王曉軍.新制度下預計負債的確認依據及相關建議[J].財會月刊,2014(1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66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