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及其經濟后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企業在合并過程中,有多種會計處理方式,而不同方式的選擇其造成的經濟后果也是存在差異的,有時候甚至還會對企業合并是否能夠順利實施造成影響,為了能夠真正促進企業合并活動的有序實施,本文則對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及其經濟后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經濟后果
  在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之中對企業并購行為進行了規范,新準則將企業合并劃分成為了兩種情況,其分別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從原則上來分析的話,這兩種合并方式在進行會計處理的時候,分別是使用權益結合法與購買法來進行處理的。我國在IASB、FASB這些國際上最具權威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之中卻先后取消了權益結合法的背景下,將其保留了下來,這也是與其他國家發展形勢不同的對比,處在這種環境下,我國企業也基于自身發展實際為合并會計方法選擇提供了新的可能。而本文則就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了具體的概述,同時對其所造成的經濟后果進行了分析。
  一、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合并是現如今常見的一個商業行為,主要指的是將兩個或者是以上的企業和單位合并成為一個主體的交易行為或者是事項,對于企業合并經濟業務性質以及產生的合并主題,很多學者都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在會計實務之中,處理企業合并業務的會計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其分別是購買法、權益結合法及新實體法,而在這其中新實體法通常只是在會計理論之中才會出現,所以主要還是另外兩種方式才會經常使用。其中,購買法主要指的是將購買企業獲取被并企業凈資產的行為作為資產交易行為,即將企業合并作為購買企業以一定的價款購進被并企業的機器設備、存貨等資產項目,同時還需要承擔這一企業所具有的負債行為,進而按照合并過程中的公允價值來對被并購企業的凈資產進行計量,將投資成本超過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作為商譽的會計方式。而權益結合法在使用過程中,則是將企業合并行為參與雙方,借助于股權交換的形式來將所有者的權益有效聯合在一起,合并非資產的交易,在完成合并之后,股東在新企業之中的股權相對不會變化。在權益結合法之中,之前所有者權益會依然存在,之前的會計基礎也不會生變化,參與合并的各個企業資產以及負債則會繼續按照其之前的賬面價值進行記錄,合并之后的企業利潤則包含了合并之前本年度已經實現的利潤。
  二、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經濟后果
  企業合并之后所導致的會計選擇是會造成一定經濟后果的,有學者就曾經在研究過程中指出這一概念,經濟后果主要表現為,其會對企業、政府、投資人等多方面決策行為造成影響,受到影響的決策行為最終還會損害到其它相關方的利益。為了能夠更好地分析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經濟后果,筆者也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ㄒ唬嫼蠊治?
  一般情況下,會計后果都是反映在企業財務報表之中的,特別是在企業年度報表中。年度報表在編制過程中會受到各方面因素所影響,再加上購買法、權益法在實際應用的時候,也會存在差異,這個時候企業會計年度報表編制受到的影響也是十分顯著的,有時候甚至還會對之后的年度報表造成影響。一般情況下,企業在合并交易過程中,很少會以現金亦或者是銀行存款等方式來進行合并,所以在企業合并的時候就不會涉及現金流量。購買法之中有提到,假設要使用公允價值來對被購買的企業凈資產進行重新評估與計量,需要對周邊環境進行考慮,因為一旦物價環境是持續上漲的話,這個時候被購企業房資產、負債公允價值自然也就會大于其賬面價值。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權益結合法也是經常會使用到的法律,這一法律在使用過程中因為會計處理本身就已經并入了被并購企業合并之前的凈收益之中,所以合并報表所表現出來的利潤也就會更多;可是在購買法使用過程中,因為并購企業固定資產、存貨、無形資產等多方面的公允價值一般都是大于賬面價值的,所以在會計處理的時候需要對營業成本進行轉結或者是攤銷。在使用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的時候其要比購買法獲得更多的即時利潤。為此,在對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其會計后果進行合理的分析,這樣才能真正做好這一項工作,確保這一項工作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二)經濟后果分析
  市場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在市場環境之中,任何企業都會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若是高效且有序的市場其會對整個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很少能夠存在完全高效且有序的市場,所以在使用權益法的時候,信息不對稱是常見的現象,這個時候投資人員就很容易會被受到企業的迷惑,促使資本向報告盈余多的企業流動,最終產生資源配置不夠合理等情況。在這種操縱利潤的行為之下,這一會計處理方式自然也就無法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同時也不利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為此,在企業合并的時候,對于會計處理方式的選擇,一定要對經濟后果進行合理的分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會計處理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最大程度將合并會計處理工作做好,促進企業健康和諧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相關法律有規定,企業在開展合并交易行為的時候,假設是在同一控制下就可以應用權益結合法來進行會計處理,而且還需要在報表編制過程中對合并之前的凈利潤進行單獨列出,以此來避免出現借助合并行為來開展利潤操作的情況??傊?,目前合并會計處理方式呈現出了向單一的購買法方向發展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則需要結合實際進行合理的選擇,不僅要求同存異,還需要做好應變準備,這樣才能對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有著正確的認識,從而減少不良的經濟后果。
  參考文獻:
  [1] 池巧珠, 陳斌. 經濟后果視角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J]. 會計之友, 2008(36):109-110.
  [2] 藍文永. 企業合并會計方法選擇的經濟后果分析[J]. 財會通訊, 2009(33):14-16.
  [3] 郝暨姚. 新會計準則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選擇的經濟后果分析[D]. 吉林大學, 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12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