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稅務會計原則和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階段社會發展迅速,經濟也在隨著社會大發展而不斷的變革,而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計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會計的領域當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會計行業中我們比較常見的兩種類型。稅務會計面對的主要是我們國家的稅法作為主要的考量依據,所以稅務會計的主要原則都是根據稅法來制定的。那么也就是說稅務會計就是稅法在會計當中的具體體現。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完全不同,它主要是以會計所具有的原則作為主要的標準,相對來講財務會計的原則會更加精準,而且它的適應能力也會更強一些。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稅務會計要比財務會計的硬度強很多。也就是說,如果納稅人員在納稅的過程中違反了相關規定,那么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如果將二者的原則進行對比的話,在會計領域中會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稅務會計原則;財務會計原則;比較;探討;思考
作為一名從事會計行業的工作人員來講,不論是哪一種類型哪一領域當中的會計,都要嚴格的遵守會計行業的相關規定及具體原則。會計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它屬于一門邊緣的學科,是會計學與稅務學的有積結合。所以不論是對于會計學還是對于稅務學,都具備了一定的原則性。同時現階段經濟的迅速發展也將這種獨特的原則展現出來,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稅務會計主要是以稅務活動的實施為主,而財務會計所體現的原則主要是與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為主,將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充分的體現出來。所以本文主要就稅務會計原則與財務會計原則進行了深入的探究,這對會計業務的落實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1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基本含義
在會計行業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這兩個詞,那么具體指什么呢?所謂稅務會計指的就是,結合會計學當中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理論,對納稅人應該繳納的稅款所形成的申報、納稅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體現及有效監管的一個部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納稅活動的順利實施,并且落實到每一個環節當中,讓納稅人員能夠自覺地進行依法納稅的一項具有專業性的會計學科。其主要是遵守著“稅法至上”的基本原則,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稅法的具體內容進行判斷并針對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讓納稅人員能夠自覺地承擔納稅的義務。[1]那么,所謂的財務會計主要就是指,在企業進行運營的過程當中將各項活動進行有效的落實,對于整個過程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監管并進行相關內容的核算,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為工作人員提供整個企業的準確的運營信息、以及資金變動等各種信息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標準以及相關管理體系。另外,在整個企業進行發展的過程中,財務會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準確的運營信息,而且還提供了各種決策的依據。所以我們可以說財務會計是整個企業與外來投資人員的交流平臺,為企業今后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2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這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具體的區別
2.1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之間的聯系
在會計行業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最為常見的兩種類型,這二者之間存在了一定的區別,但是他們之間也建立了一定的聯系,其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首先稅務會計信息就是將財務會計信息作為主要的條件。那么也就是說,是利用來建立的財務會計體系,在企業當中已經具備了比較完備的“數據庫”而這個“數據庫”不僅能夠為企業提供整個財務部門的真實狀況,而且還能為企業處理工作的基本信息。[2]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國情來看,有很大一部分國家都存在著將將企業當中的會計數據庫當作基礎,然后再結合我國稅法的具體要求進行適當的調整。其次,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具有一定的協調性,其主要體現在企業當中對外編制的財務報表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企業的財務會計會收到稅務會計的影響,甚至我們舉一個例子,在對一個企業的所得稅的具體數據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專項財政資金能夠遞延五年再繳納稅款,那么在財務報表中就會出現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
2.2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這二者之間的區別
在敘述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這兩者之間的聯系后,我們再對它們之間的區別進行深入的探究,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二者之間的目的是不相同的,稅務會計主要體現的作用就是對于整個企業經濟收入情況的有效監管,確保納稅人能夠依法納稅,保證國家的稅收方面的權益。而財務會計與其不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加深投資者對整個企業資產的具體情況的了解。在企業當中建立財務會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整個企業的具體情況真實的展現在相關部門的面前。[3]其次,它們之間的前提也是各不相同,例如納稅的主體與會計的主體完全不同,那么納稅的年限與會計的分期也是各不相同,所以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是年度的會計核算,而這項內容在財務會計中是完全不具備的一項基本前提。最后,他們之間所尊崇的原則也是各不相同,并且他們之間的服務目的也不盡相同。所以基本原則決定了方式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為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定的操作依據。
3 稅務會計原則與財務會計原則進行比較
3.1 對歷史成本原則進行對比
所謂歷史成本原則指的就是會計在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獲取的成本為主要的計量標準。為了能夠將企業的現階段的財務情況準確的表達出來,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要將歷史成本原則進行摒棄。例如一些固定資產色評估增值,或者是一些資產用于公允價值入賬等情況,這些對于會計來講都屬于比較正常的調整,可是在進行稅務處理的環節當中,就認為這不是正常的調整,因為稅務都是根據賬戶上原有的數據來進行清算的。所以長久以來,歷史成本都是一直堅持一直肯定的,因為納稅本身就是一種法律行為,雖然歷史成本原則不能對企業的資產價值,但是它具有很強的確定性而且它有理有據,能夠為納稅帶來很大的調整事項。
3.2 與權責發生制原則之間進行對比
作為一個企業的會計,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應該時刻秉承著與會計相關的原則,將職責發生的具體機制作為一個標準,然后結合具體內容對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充分的展現,而對于稅法來講,主要是對于企業資金的收入付出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調整和核實審查。同時權責發生制還是受到了稅法的肯定的,所以為了將企業當中的真實情況反映出來,企業的會計在賬目整理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估計,而稅法對于這種估計還持保留狀態。所以,估計會對應得稅產生一定的影響。 4 對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這二者進行協調
4.1 對協調發展的意識進行強化
在會計學當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都屬于會計學繁衍出的產物,但是二者之間的側重點不同,所以會出現一定的偏差。甚至會出現比較難懂的差異,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在無意之間違反稅法的情況。所以要對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這二者建立一個和諧的關系,樹立一個和諧發展的理念,才能夠加強企業的經濟發展水平。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且也得財務人員要在針對工作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根據二者的基本特點對問題進行解決,確保稅法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稅法的合理性。
4.2 對稅務工作進行科學的規劃
在我們國家當中,有各種類型的產業,而且大都經濟結構復雜,這對稅務工作的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那么,就現階段我國的稅務行業的具體情況,首先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規劃,才能夠保證稅務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對于一個企業來講,要及時的繳納應繳的稅款,對稅務進行合理的規劃,減輕整個企業的稅務方面的壓力。而且與財務工作相比較,稅務是比較復雜的,所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廣泛,那么作為一名稅務工作人員就要承擔應盡的責任,確保自己的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
5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發現,雖然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在原則方面有很多的不同之處,而且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它們的側重點也不相同,但是它們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特性。所以在實際進行工作的過程中,要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這樣才能充分的發揮出具體的作用。那么,想要將二者進行完美的結合,就要對對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含義進行具體的分析,確定它們之間的具體目標,并給與正確的引導和規劃,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勤來, 李興滿. 稅務會計原則、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J]. 商場現代化, 2017(11):164-165.
[2]顧仁祥. 稅務會計原則、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J]. 現代營銷(下旬刊), 2017(12):176.
[3]施夏瓔. 稅務會計原則和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J]. 中國總會計師, 2017(7):92-93.
[作者簡介]陳優蓉(1969-),女,福建仙游人,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及審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0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