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針對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的論題。闡明了深入了解學生,認真分析、研究學生必要性;指出了尊重學生,仔細觀察,愛護學生的及寬嚴有度,換位思考,顧及情面的重要性;論述了實施情感教育,升華理想信念及明確學習目的,培養班級學習的整體自覺性的措施。
  關鍵詞:輔導員學生工作 尊重學生 學習目的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是一項特殊且重要的工作,具有繁瑣、細致且長期的特點,實踐性很強。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往往扮演著政治上的引導者和思想上的教育者,與學生的接觸最密切,因此輔導員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策略,切實提高大學生日常管理效果,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了解學生,認真分析、研究學生
  要教育好學生就要先了解學生。輔導員工作,可以說是從了解學生開始的,從多方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順利進行輔導員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思想狀況,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個人和集體兩個方面,并把了解學生個人同了解學生集體結合起來,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了解學生個人,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心理特點、個性特征、成長經歷、交友情況及家庭情況、社會生活環境等。在了解學生個人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分析綜合,了解和研究學生,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系統的觀點,要不斷掌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學生不是目的,而是教育手段,應當把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與教育學生緊密地結合起來,不能只靜態地了解學生,更要動態地了解學生和教育學生。 輔導員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有觀察、談話、分析書面材料和調查訪問。
  二、尊重學生,仔細觀察,愛護學生
  輔導員尊重學生是愛護學生的行為,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是輔導員搞好學生工作的重要前提,理解學生,才能和學生有共同語言,在輔導員與學生就管理工作上才能達到共識。要想把班級工作做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關鍵,輔導員工作成就就自然體現出來了。
  輔導員要明確自己的神圣職責,把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放在工作首位。比如當學生遇到難事,無法排解,輔導員要當機立斷,為學生排憂解難;如學生生病,要及時將學生送校醫務室或醫院治療,并噓寒問暖,看望學生;當發現學生產生某種情緒或心情不愉快,有主動與學生交心談心,直到化解心中的不快。
  若只對學生在管理上嚴格,對學生愛護上有所欠缺,或者管理手段十分簡單且有些粗暴,用死板的規章制度去限制或約束學生,強迫學生就范,這是很難達到管理好學生的目的。因學生從輔導員管理、教育中得到的是不合實際的苛刻,制度、公約執行時也要人性化。如果一味的對學生無條件的嚴格,學生就會對輔導員產生敵對情緒,他們會暗中與輔導員作對,讓你的工作處于被動,甚至無法開展。為此,輔導員之友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去管理學生。即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對待學生,讓學生確實受到感染,從內心里認可你這個輔導員。這樣,輔導員才是學生的貼心人。
  三、寬嚴有度,換位思考,顧及情面
  寬容是化解矛盾的一副良藥,高校輔導員胸懷要寬闊,對犯有錯誤和存在缺點的學生,還有特別是一些喜歡與輔導員頂嘴的學生,更要注重從側面進行教育,要表示出寬恕和諒解誠意。輔導員寬容學生,不是袒護學生,而是信任、理解學生,給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加以審視,給學生思考、反省的時間和空間。
  針對學生中表現特別,有逆反心理,甚至存在的言行舉止不符合大學生規范,一是要表現出冷靜、寬容的姿態,不去打擊、挖苦學生,對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要加以分析,正面引導,讓他們自己有所覺察,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二是要進行冷處理。對犯有錯誤或存在缺點的學生,不可正面出擊,這樣他們會更加激動,對輔導員的職責心存不滿,甚至認為自己沒錯,與輔導員鬧得更僵。冷靜下來,想好符合學生提高認識的對策,先讓學生冷靜了,再進行開導,講道理,學生能接受輔導員的教誨并改正錯誤。
  輔導員是“學校中全面負責班級工作的領頭人,是學生班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然而,當重視并突出班級的管理嚴謹,要求學生認識并遵循組織管理的一般原理,輔導員的角色是學校一般任課教師不可替代。輔導員要充分依靠學生干部(班委會、團支部)來配合實施班級管理,放手發動學生組織班級活動,讓班級工作在輔導員、班委會、團支部等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井井有條的開展。
  四、實施情感教育,升華理想信念
  就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看,其情感具有一定復雜性,是動蕩且微妙的,情感易于外露,隨著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其自尊心較強,通常情況下不愿意將內心秘密向別人吐露。因此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時,應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情感滲透,以高尚且真摯的情感去關心、感化學生,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努力進入學生的精神天地,引導學生不斷升華理想信念,強化學生對心靈美、行為美的追求和修養,進而鼓勵學生以健康、高尚的情感塑造自己的人生,切實提高日常管理的高效性。
  五、明確學習目的,培養班級學習的整體自覺性
  班級學習的整體自覺性,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簡單地看成是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為了不必教”。一個好的學生,不僅要學會教師教的知識,還要學會自覺地獨立獲取知識。
  一個班級體,也應該有一種全局性的、整體性的學習自覺性。我認為,輔導員學習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班級體形成這種自覺性。建立由“輔導員--學習委員--科代表--小組長--同學”組成的學習過程管理體系,層層分工,明確自己的學習管理任務,逐項監督。 學習主要是一種腦力勞動,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培養起學生從事腦力勞動的自我控制與調節的能力,學會自我約束,養成自我紀律?!跋迺r”“按時”去完成:把主要精力用于學習,避免游戲、娛樂等的誘惑,克服自己的不良習慣;與“明天再干”---這個勤奮最有害的敵人作斗爭等等。
  作為輔導員,對以上培養學習自我紀律的措施應該盡早抓,從小事抓起,不間斷地抓緊,抓住典型事例,抓得持之以恒。讓學習的自覺性成為學生的行為習慣。當然,這需要有一個與不良習慣、惰性作斗爭的過程,因此是長期的、艱苦的、反復的,它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毅力,也需要輔導員具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韌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56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