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林業資源豐富,但我國林業有害生物數量、種類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林業病蟲害種類多達8000余種,其中經?;钴S的有300余種,對我國林業資源造成了嚴重威脅,故亟需對其無公害防治手段進行探討。
  關鍵詞:無公害;病蟲害;林業病蟲害
  我國每年有著大量林業資源受到林業有害生物所侵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年均受病蟲害的林業面積達到了喬木林面積的50%。而目前,許多地區都采用噴灑農藥的方式來防治病蟲害,對生態環境在成了巨大影響。因此,探討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應用的價值分析
  1.生態價值。長久以來,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都秉承著“預防為先、綜合防治”的原則,這也是落實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推行森林健康理念的重要舉措,而無公害防治技術就充分的體現了“健康森林”建設思想,是現代林業生態化發展的重要體現,有著卓著的生態價值。
  2.經濟價值。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采用殺蟲劑來控制病蟲基數,但是多數殺蟲劑都是一種非特效毒藥,它不僅會對病蟲造成危害,對動物、植物都有著毒性。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噴灑的農藥有50%左右會附著在土壤上或者滲透在土壤中,而農藥中的化學物質,就會導致土壤板結,并逐步滲透到自然環境中微生物、動物、植物的體內,進而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而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就能夠解決林業病蟲害防治存在的“3R”問題,減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確保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林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生態基礎。
  二、林業病蟲害發生的成因
  1.營林方式不合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化以及“林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營林、育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營林工作,就成為了我國林業資源發展的重點,但是在實際工作的種植、管理的過程中,從業者往往只注重于林木的生長效率,缺乏對營林方式的關注,從而埋下了極其嚴重的安全隱患。比如,部分人工林的植株間距設置不合理,導致林間通風條件交叉,人工林光照嚴重不足,這就為病蟲、病菌的生長提供了條件。
  2.天然林比例較低。隨著我國林業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營林、育林工作也逐步開展,且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產權劃分不合理或者產業結構不合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天然林轉化為人工林、商品林的現象屢見不鮮。而相較于天然林,人工林、商品林抵御病蟲害的能力較弱,這就為病蟲、病菌的繁衍創造了契機。
  3.農藥使用不規范。農藥、殺蟲劑目前仍舊是多數地區控制林業病蟲害的主要藥劑,隨著農藥、殺蟲劑的使用,能夠有效抑制病蟲繁衍。但是如果農藥、殺蟲劑的使用不規范,不但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甚至還會提高病蟲害發生幾率,促使病蟲害快速蔓延。部分地區在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對農藥、殺蟲劑的使用沒有足夠了解,盲目增加農藥、殺蟲劑的劑量,導致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效不顯,同時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如何做好無公害林業病蟲害防治
  1.做好林業育苗設計。做好林業育苗設計是防治林業病蟲害的基礎,苗圃地要盡量避免選在地勢低洼、潮濕、土壤黏重的區域,不然林區內極其容易出現苗枯病、苗木碎倒病。同時,還要合理設置種子處理方式,在播種之前,要對種子以及土壤進行消毒,減少病蟲基數、消除病原。還可在苗圃中設置病蟲偏好的作物,集中病蟲,然后再對其集中捕殺。
  2.做好生物性病蟲害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指利用病蟲害天敵,利用生物之間的捕殺,來對病蟲數量進行控制,避免其大范圍繁衍。生物防治技術是現代無公害防治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量實踐中呈現出了良好的應用成效。
 ?。?)微生物病害生物防治。能夠寄生在林木上的病毒、細菌、原生生物、真菌都屬于林業病害微生物,在正常情況下,它們只會導致植物生長失調,如果病害成災,就會導致林木大范圍死亡。我國病害種類較多,常見的有兔絲子、桑寄生、斛寄生等。針對這些微生物,就可利用真菌孢子、細菌對其進行防治。比如,白僵真菌對和松毛蟲幼蟲、天牛就有著寄生關系,利用白僵真菌就可降低病蟲害活性,削減病蟲數量,甚至可以完全消除病蟲害。
 ?。?)昆蟲蟲害生物防治。林業蟲害有著特異性天敵,部分昆蟲天敵甚至有著廣泛的捕食范圍,而昆蟲蟲害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昆蟲的天敵,通過繁殖、引入的方法來控制病蟲數量,減小病蟲密度,構建一個完善的生態體系,提高林區抵御病蟲害的能力。舉個例子,喜鵲、杜鵑、啄木鳥等鳥類就以昆蟲為食,在林區內適當培育這些鳥類,就可達到降低病蟲害發生頻率,控制病蟲數量的目的。比如,成年啄木鳥每天捕食病蟲的數量在二百只左右,幼年每天的進食量也在二十五只左右。另外,在鳥類防治的過程中,要同時引進不同的鳥類,同時還要考慮到不同鳥類的特點,比如大山雀的引入就必須從林區邊界開始引入,然后逐步向林區中心地帶覆蓋,這樣才能在達到病蟲害防治目的的同時,實現對鳥類的保護。
 ?。?)生物農藥的應用。生物農藥主要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所開發的一種新型農藥,生物農藥(Biological pesticide)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天敵等)或其代謝產物(信息素,生長素,萘乙酸,2,4-D等)針對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抑制的制劑,主要有苦參堿、苯氧威、除蟲脲、苦煙乳油等。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農藥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也呈現出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3.做好物理性病蟲害防治。物理性病蟲害防治主要分為機械捕殺、機械誘殺、機械阻隔。機械捕殺主要是利用捕鼠夾、粘鼠膠來防治林鼠,利用機械深翻的方法,結合太陽光照,殺滅土壤中的越冬蟲、病蟲害卵。機械阻隔主要是在病蟲遷徙的道路上,設置阻隔裝置,比如塑料布等。機械誘殺主要是利用信息素、光線,針對病蟲習性來殺滅、捕捉病蟲。
  四、結語
  綜上所述,無公害林業病蟲害防治在現代林業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解決農藥殘留、化學污染等問題,這也是我國林業發展的新方向,所以相關人員要對無公害林業病蟲害防治有足夠認識,并逐步構建起無公害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
  參考文獻:
  [1]單陣.淺談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 農業與技術, 2018.
  [2]趙延福, 徐翠麗. 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及防治方法[J]. 農業與技術, 2017(24):189-189.
  [3]陳甜. 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研究[J]. 中國林業產業, 2017(2).
  [4]孫紅. 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J]. 種子科技, 2017(2).
  [5]肉孜萬古麗·吐爾艾買提. 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J]. 吉林農業, 201(18):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2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