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林業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就是在病蟲害的防治方面存在問題。病蟲害直接影響著林業的發展,只有不斷的加強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并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在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傳統的農藥防治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需求,農藥的防治法盡管能夠解決病蟲害問題,但是同時也給林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好的影響,目前無公害的防治方式才是最值得推行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以及防治方法。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重要意義;防治方法
林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林業的發展不僅能夠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此外對保護自然環境也有重要的作用。在林業的發展過程中,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直接影響著整個林業的發展。近年來,無公害的防治方法已經逐漸得到了普及,通過病蟲害無公害防治,不僅能夠更好的解決病蟲害問題,同時還能更好的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落實無公害防治理念,并采用有效的方式進行防治,從而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林業病蟲害問題產生的原因
1.營林造林方式缺乏科學性。目前,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林業發展的重要性,也逐漸的擴大了營林造林的規模,但是在營林造林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就是營林造林的方法不合理不科學,只是一味的重視追求經濟效益,樹種的種植也比較單一,導致無法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因此也就降低了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此外,在樹木種植過程中間距的不合理導致樹木的光照以及通風等多方面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也就導致樹木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
2.天然林比例較低。在林業的發展過程中,天然林比例較低也是導致病蟲害問題出現的原因,人工種植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人工種植的樹木預防能力一般都是比較低,而且其生態系統也比較薄弱,由于缺乏天然林,就會讓病蟲害問題趨于嚴重,天然林在林業結構中比例不協調問題急需解決。
3.農藥使用不規范。在傳統的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主要就是通過使用農藥來進行對病蟲害的防治,農藥防治的方式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時對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在傳統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就存在著農藥使用不合理不規范的現象,不僅起不到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還會加速病蟲害問題的惡化?,F實中,部分林業工作者缺乏對病蟲害疫情的深入了解和評估,造成農藥使用類型的不合理以及濃度和數量的不科學,最終導致病蟲害防治工作收效甚微。使用大量農藥,還會給人工林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使得有益生物死亡或數量減少,不利于病蟲害的防治與控制。
二、病蟲害防治的概念以及重要意義
在林業的治理過程中,病蟲害是較為主要的災害,對林業的發展有著嚴重的阻礙作用,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是指采用科學的生物防治方式,以物理手段來對病蟲害進行處理,隔離出現病蟲害的林木,從而減少病蟲害產生的影響,降低各方面的損失。這樣既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生態環境,又解決了林木對病蟲害農藥產生抗體而導致藥物失效的問題,并且提高了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1.無公害防治的生態意義。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生態環境不受農藥等化學藥物的侵害。如果利用傳統的農藥、滅蟲劑等防治方法,不僅會破壞生態環境,污染土壤、空氣等,長此以往,還會造成林業規模的急劇減小,給林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病蟲害無公害防治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防止這樣的現象發生。此外,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大大提高林業對于病蟲害的預警,并取得良好地治理效果,促進林業的建設和發展。
2.無公害防治的經濟意義。無公害防治具有多樣化與范圍廣的特點,其防治的效率也較高。并且,由于無公害防治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也不存在耐藥性問題,那么就減少了很多的后續問題,保證了防治的經濟性。傳統的病蟲害防治需要購買大量的藥物、殺蟲劑等,而無公害防治則省去了這一部分的支出,這就大大的降低了防治的成本,提高了林業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方法的使用,促進了綠色生態林業的發展,為林業的建設創造了更好的環境,促進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方法
1.加強對林木種苗的檢疫。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從林木自身入手,加強對木苗的培育工作,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和抵御能力,以更好地抵御病蟲害對苗木的危害。林業工作者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加強苗木的培育和檢疫工作,積極培養抵抗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和抗逆性強的苗木,消除病蟲害的繁殖場所,增強木苗的抵抗能力。此外,在苗木的栽種過程中,應適當采取“穿插種植”的方式,將兩種或者多樹種進行混合栽種,這樣不但能夠有效提升人工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同時還能夠降低某一類病蟲害所造成的影響。
2.建立完善的病蟲害預警機制。在森林的管理過程中,恰當的病蟲害預防機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是病蟲害防治工作最為基礎的部分。由于病蟲害的種類很多,且不同病蟲害發病的情況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病蟲害預警機制的制定需要掌握各類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和具體情況。林業部門在制定病蟲害預警機制的時候,需要對當地的氣候、土壤、環境等各方面可能會影響病蟲害類型的因素進行詳細地了解,并組織林業工作者定期對森林進行巡邏,隨時關注林間的情況,做好相關的統計工作。只有全面的掌握了各方面的信息,了解了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和特征,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森林撫育及管理。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堅持適地適樹的種植原則,根據地形和土壤特點選擇合適的苗木,并盡量挑選長勢較好、沒有病蟲害且抵抗能力較強的品種進行栽植,提高苗木抗病蟲能力,以充分保證苗木的存活率。其次,要進行封山育林,盡量保證林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盡量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建立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增強森林對病蟲害的防御和自控能力,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另外,為防止病蟲害的產生和蔓延,必須要加強對林木的管理和養護工作,并定期進行土壤施肥,及時開展撫育和除草工作,清除受病蟲危害的枝葉,清理病枝、病葉、病果等,并集中燒毀,預防病蟲蔓延擴散。同時,嚴格日常管理,杜絕人和牲畜對林間環境的破壞。特別是要嚴格杜絕亂砍濫伐的現象發生,避免由于人為因素而對林間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四、結語
總之,在林業發展中利用無公害防治方法來開展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僅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也實現了林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龔云華,黃國成,陳秀東.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2(04).
[2]羅德輝.探究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的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5(04).
[3]劉海波.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3).
[4]李美紅.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J].中國林業產業,2016(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