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發生特點與防治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葡萄種植面積的持續擴張,葡萄病蟲害的發病率也逐漸變高,同時葡萄病蟲害的種類也日漸增多,時刻威脅著葡萄種植的成長,給葡萄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筆者通過多年來對各地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基地的病蟲害觀察與數據記錄,對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發生特點進行分析,并對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進行相應的探討,旨在為陽光玫瑰葡萄栽培與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防治
  陽光玫瑰葡萄(Shine-Muscat),別名:夏音馬斯卡特、耀眼玫瑰,為歐美雜交種,由日本果樹試驗場安蕓津葡萄、柿研究部選育而成,其親本為“安蕓津21號”和“白南”,該品種果實含糖量較高,果肉鮮脆多汁,鮮食品質極優,有玫瑰香味,故名陽光玫瑰。陽光玫瑰葡萄自2007年從日本引入我國以來,在全國各葡萄產區普遍栽植試種和推廣,它集豐產、穩產、抗病、大粒、耐儲運、口感極佳等優點于一體,被稱為“能給葡萄產業帶來福音的劃時代品種”,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栽植面積逐年迅速增大。陽光玫瑰葡萄的管理技術要求比較高,需要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其病蟲害防治是陽光玫瑰葡萄栽培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
  一、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隨著葡萄種植面積不斷加大,再加上極端異常天氣發生頻率不斷增多,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的發生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發展。尤其是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陽光玫瑰葡萄集中發病的狀況比較明顯,同時各種各樣的病蟲害問題也給防治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1.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主要發生時期
  筆者通過多年來對各地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基地的病蟲害觀察與數據記錄分析,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主要發生時期如下表:
  2.陽光玫瑰葡萄主要病害發生特點
 ?。?)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由半知菌亞門炭疽菌屬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侵染引起的。葡萄炭疽病大多發生在葡萄成熟階段,南方地區每年5月中上旬開始發生,7月上旬-8月中旬為發病的高峰時期。葡萄炭疽病對葡萄果粒具有嚴重的危害,容易造成果實干縮成僵果或者是果實腐爛。葡萄果粒著色階段病菌會快速蔓延,病斑會不斷擴張到果粒徹底腐爛為止。葡萄炭疽病的病原大多是依賴菌絲在枝蔓上過冬,翌年春夏季節病菌孢子憑借風雨去傳播污染果實。在夏季多雨時期,特別是葡萄果肉逐漸軟化,果實快要成熟的高溫多雨季節,最容易發病。
  (2)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lasmopara viticola(Berk.dt Curtis)Berl. Et de Toni),病原屬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霉目單軸霉屬真菌。葡萄霜霉病對葡萄葉片、新梢與幼果危害嚴重。葉片感染到這種病之后,逐漸呈現半透明的油漬狀小斑點,后期慢慢變成黃褐色的三角形小斑點。新梢在感染病的初始階段會出現白色霜霉層,限制新梢的生長。幼果在感染這種病以后,容易皺縮脫落。霜霉病的病菌憑借卵孢子在病殘體組織當中過冬,也是依靠風雨傳播,多雨高溫天氣最容易發病。4月下旬-5月上旬是葡萄霜霉病的發病初始階段,5月中旬-6月中旬的梅雨季節是這種病首次發病的高峰階段,9月上旬-10月中旬的多雨季節是這種病第二次發病的高峰階段。
 ?。?)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Grape spot anthracnose),病原屬半知菌類真菌。葡萄黑痘病主要是對于植株最稚嫩的地方,比如,果梗、幼葉、幼果、葉片等危害嚴重。葉片感病后,會出現很多小型的圓斑,初期是小黃點,后中央部分從黃變成灰,周圍伴有紫褐色的暈圈,嫩葉皺縮變形。幼果受到這種病的傳染以后,四周會出現褐色的圓形斑點,后中央部分會出現灰白色,周圍變為紅色,后期病斑開始硬化,同時逐漸龜裂。黑痘病憑借菌絲在被害組織里過冬。翌年4-5月份會出現大量的孢子,通過風雨進行傳播病毒,會重復性感染,每年的4月上旬是這種病發作的初始階段,5月下旬-6月下旬是這種病癥發作的高峰階段。
 ?。?)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oniothyrium diplodiella),病原屬半知菌亞門白腐盾殼霉菌。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成熟的果穗、枝梢、果梗以及葉片。果穗感染這種病以后,初始階段會產生淺褐色的水潰瘍斑,之后快速地擴張,直到果穗干枯、果粒變成褐色脫落。枝梢感染大多是在有傷口的部分,初期發病的時候呈水潰狀,之后慢慢變成深褐色。葉片被感染容易在葉片的周圍或者有傷口的地方出現,產生淺褐色的病斑。其病菌大多是以孢子器的孢子在病果或者是病枝上過冬,通過風雨傳播,高溫高濕天氣發病嚴重,6月中下旬為白腐病的發病初期,7月中下旬為高峰時期。
  3.陽光玫瑰葡萄主要蟲害發生特點
  (1)葡萄綠盲蝽
  葡萄綠盲蝽(Lygocoris lucorμm Meyer一Dur),屬半翅目,盲蝽科,別名花葉蟲、小臭蟲等。葡萄綠盲蝽在葡萄整個生育期都有發生,通常一年發生4-5代,以卵越冬,翌年日均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上時孵化為若蟲,隨后出現成蟲,并且在危害期內世代重疊。成蟲取食后潛藏在梢端葉片基部,稍受驚動即迅速逃匿。黃昏至翌日上午9時,爬至葉面或梢葉、花、幼果上取食,其中1、2代為主要危害。
 ?。?)葡萄短須螨
  葡萄短須螨(Brevipalpus Lewisi Mc. Gregor),別名葡萄紅蜘蛛,屬蛛形綱蜘蛛目,是對葡萄生產威脅性很大的害蟲之一。由于它世代重疊,整個生長期都能為害,以若蟲和成蟲為害葡萄,常造成葡萄早期落葉、漿果著色不良、糖分低、品質下降,甚至不能成熟,嚴重時造成普遍落果、大幅度減產、新梢成熟不良、易受凍害。以成蟲在枝蔓老皮裂縫內、芽痕間以及松散的鱗片絨毛內群集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即開始為害新梢基部第一葉的背面及嫩梢基部,以后逐漸向上發展。 5月上旬雌蟲開始產卵,在7-9月高溫季節里,如雨水多,濕度大,則繁殖最快,10月底向葉柄及葉脈轉移,11月中下旬早霜來臨前越冬。   二、陽光葡萄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陽光葡萄病蟲害的方案應該遵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物保護原則?;瘜W防治措施是不能忽略的,不過很容易使病蟲產生抗藥性。所以,應該大力倡導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同時兼顧化學防治措施,建設安全、穩定、高效的防治系統,因地制宜落實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爭取達到陽光玫瑰葡萄生產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的共同豐收。
  1.農業防治措施
  (1)做好陽光葡萄果園的清潔工作
  做好陽光玫瑰葡萄果園的清潔工作,保證果園的清潔是防治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的基礎措施。每年的春秋季節集中開展,結合冬季進行修剪,清掃干凈修剪剪下的枯枝葉、剝掉的蔓上老皮,集中加以燒毀與深埋,以利降低越冬病蟲的基數。如果在生長季節出現病蟲危害,應該第一時間把病枝、病果、病穗以及病葉,剪掉并且銷毀,嚴控病蟲害持續傳播與擴散。
 ?。?)改善架面的通風透光條件
  因陽光玫瑰葡萄架面密集,果穗留量多,如果通風透光的條件太差,最容易造成病蟲害的產生。故應及時改善架面的通風透光條件,第一時間抹芽、綁蔓摘心、摘掉老葉,疏除了副梢和多余的花穗,保證通風透光的條件良好。對垂近地面的果穗,可以用繩子高吊,以利減輕病蟲害發生率。
 ?。?)落實好深翻與除草工作
  陽光玫瑰葡萄果園當中的病葉殘枝與雜草是病菌和害蟲過冬與傳播的主要場所,落實除草工作,同時結合施基肥深翻,以利于把土壤表面的害蟲與病菌埋到施肥溝當中,截斷病蟲害的來源。此外,對于園地土壤深度翻挖,還可以把葡萄植株的根部周圍土壤當中的蟲蛹、蟲繭與幼蟲挖出來,一并清除。
 ?。?)強化水肥科學管理
  對植株開展施肥、灌水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陽光玫瑰葡萄植株生長發育的需求與土壤的肥力來進行。如果果園地勢低洼,應該加大排水防澇的力度,來預防病菌的繁衍與擴散,保證陽光玫瑰葡萄植株根部的健康生長,提升陽光玫瑰葡萄樹體的抗逆能力。
  2.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針對病蟲害的某一些特性而選取的防治措施。部分害蟲存在很明顯的趨光性,對這類害蟲可以在葡萄果園中安裝殺蟲燈,驅逐與誘殺害蟲。這樣的方式經濟實惠而且環保低碳,操作簡便,成效顯著。給果穗套袋是預防多元化果穗病的科學方式。套袋進行隔離能夠降低施藥的頻率,減少農藥的殘留,還可以預防病蟲害的污染。這樣保護性的防治措施已經被廣泛運用在種植業中。實踐驗證,可以在進行采收之前的半個月左右摘掉套袋,果粒十分迅速地就能夠上色完成。
  3.生物防治措施
  主要包含以菌治菌、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防治方式。生物防治對于果樹與人畜十分安全,不會污染環境,不會損害種植地與有益的生物,具備長時間的控制作用。在生產當中運用的農抗402生物農藥,對切除之后的根癌病瘤部位進行涂抹,能夠很好地預防病蟲害的侵染。
  4.抗病育種措施
  可以選育抗病蟲害的品種或者砧木,抗病育種是葡萄育種專家特別關注的課題,選育抗病品種、培育無毒種苗可以提高陽光玫瑰葡萄對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及白腐病等病害的抗性。
  5.化學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主要分為幾個重要的階段開展集中防治措施。休眠期與萌芽期,陽光玫瑰葡萄耐藥性十分強,可以施用石硫合劑加五氯酚鈉作為鏟除劑,在進行修剪以后、萌芽之前施藥一次,石硫合劑濃度以3 - 5波美度為宜,全覆蓋噴霧。新梢期、花期與幼果期,可選用百菌清、退菌特、異菌脲、絡合態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進行輪換施藥,600-800倍液噴霧,能有效防控葉部病害、穗部病害。果實膨大期與著色期,炭疽病、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最易發生,可選用苯醚甲環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殺菌劑進行輪換噴霧施藥。若發現霜霉病發生,應迅速選用氟噻唑吡乙酮、烯酰嗎啉、氟嗎啉等藥劑混配絡合態代森錳鋅噴施防治。如果發現葡萄透翅蛾、紅蜘蛛等有害昆蟲的時候,除了要及時剪掉病蟲害枝蔓以外,還可以噴施5%的氟氯氰菊酯 1000倍液、阿維螺螨酯1500倍液;如若主干上出現蟲糞和黏液的時候,可以選擇涂抹50%敵敵畏5倍液,消除幼蟲以防其羽化。在蟲害旺盛的時期給陽光玫瑰葡萄的主干刷白,也可以獲得顯著的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化學防治措施的時候要嚴禁使用高毒、劇毒以及高殘留農藥。伴隨防治技術的不斷提升,生物源農藥已經被大量運用。在生物農藥當中,可以選取農抗120、菌毒清以及多抗霉素等對陽光玫瑰葡萄果園進行殺菌,可以選取蘇云金桿菌、阿維蟲清以及青蟲菌等進行蟲害的清除。生物農藥一方面環保、安全,另一方面能夠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已經逐漸成為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最受工作者喜愛和廣泛運用的新寵。
  三、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與特點,采取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因地制宜,合理運用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抗病育種等措施相結合,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可有效防控陽光玫瑰葡萄病蟲害,延緩病蟲害抗藥性,以達到提高產量、提升品質、保護環境和消費者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呂耀. 農業生態系統中氮素造成的非點源污染[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1998, 17(1):35-39.
  [2]王顯報, 余文海, 袁春花, et al. 川西地區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配套技術應用效果[J]. 中國植保導刊, 2012, 32(9):21-23.
  [3]吉沐祥, 李國平, 芮東明, et al. 江蘇省鮮食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J]. 江蘇農業科學, 201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