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學科具有復雜性、抽象性等特點,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則需要讓數學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才能進一步幫助小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基于此,文章主要對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為研究的對象,提出了多元化的解決措施,從而為之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教學;實踐探究
  近幾年,參與式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其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帶來的樂趣,從而讓小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積累更多的知識儲備。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等特點,參與式教學正好能夠迎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特征,使得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重新的定義,從而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升整體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一、參與式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仍有很多的教師對于參與式教學有著錯誤的認知,并沒有充分意識到參與式教學所帶來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在課堂中采用直接灌輸的方法,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于知識的滲透情況而進行知識的傳授,這就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數學學科的知識和調動起所有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運用參與式課堂進行教學,能夠在課堂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同時,教師通過一系類的教學活動,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參與的過程中激發學習數學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活潑、融洽,才能提升課堂的互動性。而想要達到這種教學效果,則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進行主動的思考,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ㄒ唬W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有效的體現
  “參與式”課堂主要是以學生對教育對象,讓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并在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然而就目前來看,很多的數學教師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無法真正意識到“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得更多的小學生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甚至進行死記硬背。在加上很多的教師并沒有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在遇到一些問題時,只能向老師或者家長求助,這就使得參與式課堂失去了真正的教育意義。
 ?。ǘ┙處熢诮虒W方法上有待創新
  “參與式”課堂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從而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調動起學習數學的興趣。但是,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使得更多的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參與式課堂的應用具有較強的形式化,無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積極的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激起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本來就很枯燥的數學知識能夠更加的生動形象,這樣才能發揮參與式課堂的真正作用。
  三、提高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其所擁有的基礎知識、年齡的特征和學習的興趣等,已經成為教學教學過程中亟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則需要采用參與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為了能夠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以下提出了幾點見解:
 ?。ㄒ唬┱莆諏W生的成長特點和個性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年齡均在11-13歲左右,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給這個時期的學生注入了很多的不良思想。因此為了能夠把握這個關鍵時期,不僅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還需要給予精神上的幫助,得到更多教師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學生們的認可和喜歡。因此為了能夠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了解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因材施教,選擇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即參與式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意義》這節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組,即A組(成績優秀)、B組(成績一般)、C組(成績較差),然后在讓這三組同學進行問題的討論和交流百分數的意義,并通過相互之間的合作,在生活中找出與百分數有關的知識。這樣學生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為小學數學課堂創設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對于那些數學基礎扎實的學生,思考更深的數學問題;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所欠缺的知識,通過與學習較好的學生進行討論和鉆研,擴充了數學的知識儲備。
 ?。ǘ┰⒔逃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實施因材施教。游戲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小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升思維的靈活度。首先,教師安排學生邊做游戲邊學習,并將游戲和教學的內容聯系起來,讓每一位學生主要的參與到游戲中來,提升課堂的參與感;其次,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并制定游戲的規則和乘法的制度,使得學生產生緊張感和重視,以提升學生的反應和思維的敏捷性,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
  在學習《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這節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們全都站起來,并給每一位學生排號。當教師喊出數字后,是其的倍數的同學就可以坐下來。然后教師拿出提前寫好的卡片,喊出數字2時,就有同學2、同學4、同學6.......坐下。這幾個數為2的倍數,在找出他們的公倍數。然后在引出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數學理論,從而探討這些同學共同的倍數。通過運用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樂趣。
 ?。ㄈ﹦撛O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考
  教學應該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情感和理解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從而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進行探索。例如:在學習《圓周長計算》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運用滾動的方法對筆等圓形物體等進行測量,然后教師讓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如何哪種測量的方式測量圓形操場的面積。   學生:“可以用長的繩子進行測量”
  教師:“那么,對于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如何進行測量呢?”
  學生為了能夠尋找教師提出的問題,紛紛找出測量的方式,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并在實踐中發現了圓周長實際上與圓的半徑有著之間的聯系,并在體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和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ㄋ模┕膭顚W生提出質疑,促進學生參與的質量
  為了能夠良好的達到參與的目的,保證“參與式”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參與質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達到強化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分數乘整數》這節內容時,教師提出問題:大家都知道,蘋果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那么老師拿出兩個蘋果,并將其中一個分為3分,每份為,++也就是“1”。
  學生提出質疑:3個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嗎?
  學生大膽的提出了:“這跟整數乘法是一樣的道理,3個相加是1,即3=1。并結合圖形與學生進行交流,證實自己的想法。”
 ?。ㄎ澹┮龑W生參加社會實踐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的教學內容需要通過社會實踐的,理解數學知識所表達的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將自身的體會和經歷分享給其他的同學,進而為學生營造出更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統計教學內容時,小學教師通過將學生分為小組的形式,讓其對自己所在區域近四個月的用電量進行統計,并制作出一份具有可行性的調查報告。以展示給班級其他同學。小學生在對每戶用電量進行調查的過程中,首先應該進行內部的分工,并將表格和統計圖進行學習。根據自身調查的結果記錄在統計圖和表格中,其次,讓小組選出代表對自己的調查進行有效的講解??梢姡ㄟ^社會實踐,不僅能夠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在實踐過程中進行互幫互助,從而提升整體的數學成績。
  四、結語
  參與式教學就是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提升學習的質量,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從而達到改善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玉霞.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153.
  [2] 武墨超.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知識經濟,2016(13):156.
  [3] 楊日前.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3):116.
  [4] 劉學彩.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160.
  作者簡介:徐世芳(1989.03- ),女,浙江江山人,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師范大學東城小學,研究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06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