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腦中的興奮因子,讓其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提高課堂參與率,小學數學亦不例外。因此,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的問題。本文基于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45-01
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屬于難點也是重點,其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抽象化的知識內容,更需要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鍛煉,因此課堂教學工作也需要不斷的革新,找到符合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以此達到數學課堂開展的目標。本文重點提出學生主動探究精神的培養方式,希望能夠改善數學課堂枯燥乏味的情況,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主動性,以此更好地推動小學生成長和進步。
一、營造氛圍,培養自信
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傳授知識的無聲媒介,是開啟智慧的無形鑰匙。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張揚個性,培養自己的信念,學生的潛能也才能得以釋放。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在課堂上充滿激情與活力。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可以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學生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一般來說,成績不好的學生不敢在課堂上發言,怕被同學笑話。而我在教學中卻有心多讓這部分同學回答問題,使學生真正感覺到在課堂中沒有嘲笑、沒有指責,從思想到行為都能得到放松,人格得到真正的尊重。由于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體會到敢于發言、敢于表現都是光榮的,這樣,同學們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創設情境,發展思維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往往來自于一個充滿疑問的情境。沒有問題的教學,在學生的腦海里是決不會留下多少痕跡的。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小懸念”,把學生引入一個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創設問題情境,能給學生提供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實踐的機會,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同時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給思維以動力。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領悟,這樣,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增強的同時,建立了數學情感,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提高了。
三、全面開展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好勝心理
學生不論是在競賽、游戲,還是在運動或者是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競相取勝的愿望,這就是好勝心理。教師只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好勝心理就能轉化為學生孜孜以求、鍥而不舍、刻苦學習的精神。各種競賽是充分激發學生好勝心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難點就可以用此方法來突破,從而突破了課的難點。還可運用分組競賽的辦法來進行強化訓練,以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激情。如一道題目,要想尋求它的多種解法,就可通過讓學生比一比、賽一賽的方法,看誰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路多、方法好、速度快。這就能使學生打破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方位上展開思維,使學生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性質、狀態及其規律。全面開展競賽活動,是培養學生好勝心理的法寶之一。
四、加強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對于教學和研究來說,二者之間相互獨立、相互矛盾。那么針對于如何采取矛盾的方式來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成為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探討話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了解到處在小學階段的小學生,由于受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的影響,往往對學習有著極大學習興趣的。一旦對某位教師比較喜愛,那么將會把更多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教師所教學的學科當中,無論課上學習,還是課下學習,都有著較高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相反,如果對某位教師不喜歡,那么也不會教師所教學的學科產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心理特征,充分了解到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以及情緒變化等各個方面。無論在學習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都要做到關心和愛護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課上是老師,課下是朋友。除此之外,當學生犯錯誤時,作為教師不能直接給予批評或斥責。這種做不僅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同時也會使事情變得更加復雜。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批評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愛護。因此,要選擇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促進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五、及時評價,及時反饋
及時的評價是激發和調動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之一。及時的反饋矯正,是對學生嘗試結果的判定。這里的評價主要包含有“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講解評價”兩種形式。一般在課堂上讓學生先發表意見,集思廣益,讓學生在討論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評價就像一根指揮棒,應努力向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傾斜,對學生的學習新方法、新見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勵,對學生標新立異的思想更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都要重視,促進學生的學習激情。特別是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更要認真地評價。有問題是積極思維活動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教學觀念現代化、師生關系民主化、教學方法科學化、教學手段多樣化等方面優化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其實現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歸根到底是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要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才能勝任二十一世紀賦予我們的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高引娣.基于小學數學翻轉課堂的教學策略——以小學二年級《認識東南西北》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2,(04),54-57.
[2]朱文杰.“愉快合作、主動探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2),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