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是高度嚴謹的思維學科,學習過程離不開良好的課堂互動?;邮浇虒W能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互動過程中展開思考,從而有所悟,有所得。教師可結合教學工作經驗,淺談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及策略。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學習興趣;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4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36
   一、 創設課堂情境,適時導入互動
   學習興趣是學習的第一要素,是實現數學課堂高效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互動式教學的應用,需構建在學生感興趣的節點上,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逐漸讓學生進入到學習主題之內,才能最終實現良好的教學互動。數學是高度嚴謹的思維學科,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主題或與教學主題相關聯的趣味小知識、小故事,巧妙設計,即能從中輕松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師生、生生、群體間的高效互動。如我在教學“乘法、除法”相關知識點時,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講述了偉大數學家高斯的小故事:“高斯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從小聰明好思考。有一節課上,老師教大家學習‘10以內的加法’時就給學生出了個題目:1+2+3+4+5+6+7+8+9+10=?寫完題目后,老師心想這個加法題目雖然簡單,但如此眾多的數相加,估計學生需要計算很久??删驮诶蠋焺倢懲觐}不久,高斯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已經放下了手中的筆。老師問:‘高斯,你計算完了嗎?答案是多少?’高斯回答:‘是的,先生,是55。’老師很驚訝:‘你是怎么計算的?’高斯回答:‘先生,1+10=11,2+9=11,以此類推,總共是5個11,也就是55?!咚箲煤啽阌嬎愕闹R,很快就算出了答案,既方便又準確?!睂W生津津有味地聽著故事,在我講完高斯的故事后,學生小聲地議論起來,并就其中的乘法知識向我提出問題,我因勢利導,從而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引入簡便計算教學。
   二、 依托數學問題,促進師生互動
   小學生活潑好動且好奇心強烈,對新鮮事物充滿一探究竟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教學主題,以學生的好奇為出發點,可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教學主題。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獲得啟發,從而才能有效把握住知識的核心點。然而,實際教學中發現,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雖然聰明有余,但學習的柔韌性不足。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很難保持集中,而稍受到外界的影響,學生即會出現開小差、走神等現象。為此,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以“角色帶入”的方式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內,讓學生成為情境中的主人公,可有效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教學實踐表明,以角色帶入的手段,能幫助小學生克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低學生出現分心走神的概率,而處于角色當中,學生與同伴、教師之間的互動性更強。比如,在教學“圓的面積”的相關知識點時,為了更加有效的與學生展開互動,我利用多媒體技術,以flash動畫的形式,給學生構建了如下情境: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羊群悠閑地吃著青草。然而,有一匹小馬駒因為脾氣暴躁,主人將它拴在了柱子上,它暫時失去了自由。拴住小馬駒的繩子長5米,假設你是這匹小馬駒,如果你餓了,能吃多大面積的青草?趣味生動的動畫展示,一下將學生帶入到情境角色中。學生紛紛行動起來,有的拿出紙筆與同伴小聲討論,有的則托腮凝思。在群體互動中,學生很快掌握了圓的面積的決定性因素,從而為后期的教學工作開展做好了鋪墊。
   三、融入生活元素,實現全員互動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生活元素,有利于拓展、豐富課堂,活躍課堂氛圍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互動。長期以來,在我們的教學模式下,不少教師缺乏對課堂生活化的認識,因而課堂教學變得十分枯燥,抑或是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數學學習是思考、試驗、求證、合作、嘗試的綜合過程,是外界陌生信息進入人體大腦后,經過大腦分類、整理、合并、刪除等一系列復雜的反應后,慢慢與人體固有的知識相互串聯起來。而以生活為突破點、切入點,可有效喚起學生的“記憶存儲”,這對于幫助學生接收、消化新知識以及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互動程度大有裨益。此外,從心理情感而言,人們對熟悉的事物、場景、畫面等更具有親切感,而這一親切感可有效降低學生下意識對新知識的排斥度,從而確保學習過程的愉悅、輕松。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強化對生活元素的滲透,需立足于學生群體的現實生活,尤其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部分,如動畫片、小游戲等等。例如,在教學“長度”相關知識點時,我在課前準備了許多小道具,如水杯、筆記本、鋼筆、剪刀、毛巾、細繩等等。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上臺測量其中一個道具的長度,并給出恰當的長度單位。學生興趣昂揚的參與,小心翼翼地進行測量。這樣的課堂互動,能給予學生別開生面的深刻印象,教學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陳靜.芻議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8(11).
  [2]魏靜.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2).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郭小玉(1979.12— ),女,漢族,福建安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3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