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的一門基礎的重要學科,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大部分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強行的傳遞給學生,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對數學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潛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將課堂還給學生,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當前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打造高效課堂,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對學生今后有著重要的影響?;诖耍W數學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本文就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分析。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1、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進行教學時仍采用單一、枯燥的灌輸式教學,對教學方法缺乏有效的創新,進而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缺乏必要的獨立思考,只會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輸。同時教師與學生缺乏互動交流,師生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導致學生不敢向教師表達自身的想法,教師對學生沒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從而不能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真實需求,限制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2、教學內容枯燥,與生活實際脫節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充分的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都忽略了這一點,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學生不能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進而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甚至出現厭學心理[1]。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運用翻轉課堂,提升學生主動性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擾,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傳統教學模式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而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效的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將數學知識制作成形象、直觀的短視頻,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和記憶,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而且,教師還可以利用翻轉課堂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不僅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還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例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時,教師可利用翻轉課堂,將電影院作為的排列號座位制作成微視頻,使學生主觀的進行感受,如電影院共計16排9列座位,其中小明的座位號是5排7號,那么座位號是7排4號的小紅在小明的哪個方向?這樣生動形象的為學生呈現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2、尊重學生差異,開展合作學習
  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思和維意識都是不同的,教師應當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以及性格特點進行小組的劃分,實現各個成員的完美互補,尤其是在開展合作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當對小組成員的職能進行明確的劃分,達到高效合理的任務分配目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3]。例如: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每組4-6人,并對組內成員進行任務分工,如動手能力強的可進行正方形展開操作,書寫能力強的可進行操作記錄,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可代表小組進行發言等等,使組內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到教學中,通過小組的討論、交流和實踐,有效的使學生體驗到體與面的相互轉化過程,從而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魅力,培養了學生空間觀念和操作能力。
  3、組織多種教學活動
  多種教學活動的組織是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也有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多樣的,應該是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的,這樣才能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4]。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也為了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選擇了情境教學法,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個大大的蛋糕,接著,引導學生思考下面的情境,即:小明生日,父母給他買了一個大蛋糕,在分蛋糕的時候,小明先將分給了奶奶和爺爺,又將分給了外公和外婆,接著分給了媽媽和爸爸,請問,小明分出去了多少蛋糕?組織學生對該情境進行思考,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計算,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4、轉變評價方式
  在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轉變以往“說教式”的評價方式,要結合實際來完善評價體系,來建立以標準的評價體系,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點撥和肯定,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創造和諧的環境。還以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為例,在通過實物展示后,鼓勵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進行總結,此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及時地對學生提出的每個特點給予及時的肯定,以確保學生以積極的態度走進課堂。
  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學課程也得以優化改善,在這種條件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能夠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對自身教學理念進行優化處理,合理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幫助學生在快樂有效的學習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光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討[J].學周刊,2019(02):44-45
  [2]王金娜.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01):67-68
  [3]張曉峰.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學習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8(36):31-32
  [4]蔡艷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8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