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由于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嚴謹性和數理邏輯性的學科,加之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的限制,數學普遍對學生而言是一門存在難度的學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對教師的教育教學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教師所主要研究的課題。本文將對小學生數學學習時呈現的狀態進行分析,并針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合理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46
一、當前小學數學的學習現狀
1. 評價標準單一
雖然新課程標準在教育教學觀念改革中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但是在整個社會大背景下,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價值觀念與新時代的教育改革要求沒有完全契合。其一,分數重于能力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二,也有一些矯枉過正的現象,全然拋棄考試評價方式,認為考試分數就一定會打擊學困生的興趣。長此以往不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2. 學習目的不純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提出,認知需要是“要求知道和理解(事物),要求掌握知識以及系統地闡述并解決問題的需要”。認知需要是直接指向學習或知識本身的,也就是通過學習和獲得知識本身,學習者就能得到滿足,知識本身就是學習的目的。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天天甚至時時都有新的事物發生,人在適應這種發展的狀態下,很容易造成沒有時間慢下來好好品味“學習”這件事,更別說感受學科魅力,學習也越來越趨于功利化。家長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珠心算能力、奧數水平等都寄予較高的希望,當學生的實際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時,家長會流露出失望的情緒,甚至責備學生,無形之中加重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負擔。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教學的有效性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中葉時期,由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興起,教學有效性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關注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對教學過程經常反思,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三、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基礎上接受知識,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數學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對外界事物表現出明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在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學習中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在有趣的學習情境與學習環境中吸引學生的探究與學習。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學習加減法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設的方法引入新課學習,調動學生的主動探究性。情境創設如下:在森林王國要舉行一場“誰最聰明”的比賽,在最緊張的決賽階段,考官兔子先生在黑板上列出了兩道長長的算式,臺下的選手匆忙地進行計算,算式才剛剛寫完,小豬就已經把正確答案計算出來了,這引來了大家的一陣驚嘆,小豬平時在大家看來是最笨的,竟然贏得了這次比賽,在對小豬進行賽后采訪時發現他之所以獲勝是因為他的師傅山羊老師給了他錦囊妙計。那么,到底是什么好法子讓他在比賽中獲勝呢?我們今天就一起揭開這個謎底。這種故事情境創設的課堂導入方法,能夠在教學的起始環節就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積極的主動探究中提高學習效率,更加輕松接受新的知識。
2. 在教學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學內容不應只浮于內容表面,應該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學習和掌握,從而可以靈活變通,舉一反三,達到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人教版一年級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是在數物品的情境里,借助問題“拿出和水果同樣多的小棒,怎樣讓人一眼就看出來數量是多少?”引入關于計數單位的知識。學習這部分知識前,學生已經具備了數數的基礎,是基于經驗的一個一個地數。從本節課開始,學生對數的認識開始以十個為一群進行數數,這是建立十進制數位概念的重要階段。因此要特別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數小棒”的過程,讓學生經歷將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建立1捆小棒表示“十”的表象,使學生經歷建立“一對多”的對應關系的過程,進一步理解“10個一是1個十”,從而建構新的計數單位“十”。
3. 建立多樣的評價標準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今天的錯誤不代表學生學習的失敗,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都是存在價值的,教師對成績優秀的學生要表揚,同時提醒學生戒驕戒躁,對成績差一些的學生提供幫助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學生給出積極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信心,這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
數學學習的有效性要求教師要勤于反思教學方法和教育過程,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方式,采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組織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使學生學到學科知識、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水平,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喬順.論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S2).
[2] 孔凡哲.實現優質高效課堂的三個秘訣——對于數學課堂教學與獨具個人魅力的課堂教學藝術的認識[J].小學教學(數學版),2013(Z1).
?。ㄗ髡邌挝唬汉鲜¢L沙縣江背鎮中心小學 4101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