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動力、邏輯和制度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以往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政府對于社會的發展往往承擔著“大包干”的角色,然而,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政府再也不能像以往管理一個大企業似的管理社會,政府必須實現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的轉變。文章闡述了管理和治理的區別,并指出政府從社會管理走向社會治理的動力、邏輯和制度發展。
關鍵詞:社會治理;動力;邏輯;制度發展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已經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人民站起來了;改革開放的浪潮指引著新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轉變;如今,新中國已經強起來,我國還要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強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這一切有賴于政府轉變角色,更好發揮職能。在以往社會發展水平不高,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年代,很多國家采用計劃經濟手段,那時候人民群眾的愿望集中在吃、穿上,社會需求簡單,社會資源較為缺乏,社會現有的資源必須首先用來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政府像管理大企業一樣管理社會,這種管理方式在當時有著必要性和優越性。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在我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也對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包羅萬象,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實現從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就成為了值得研究的一項課題。
一、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的多種動力源
?。ㄒ唬┱毮艿霓D變
改革開放的熱潮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勃勃的生機,社會風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方面對政府傳統的大包干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也迫使政府簡政放權。政府的本質在于服務人民,當社會環境的變化對政府提出新的要求時,政府應當努力轉變自身角色,完成職能的轉變。在新時代,政府擔任的角色應當是“后盾”的角色,而不是把社會當成需要哺乳的小孩子。也就是說,一方面,政府要像一個明智的父親,基于市場這個孩子充分的自由,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嚴厲一點,幫助孩子識別出前進路上的障礙,不致于使這些孩子走入歧途。政府職能的轉變,意味著政府將逐步從許多經濟和社會管理領域中退出,逐漸變全能政府為有限政府,變行政為服務,最終建成服務型政府。政府逐步從許多經濟和社會管理領域中退出,將為社會組織等新興社會力量的進一步發展釋放廣闊的空間。而社會治理的本質就是政府主動謀求與社會組織合作,共同解決社會問題,增進社會秩序,協同提供公共產品和社會服務,改善社會福祉。
?。ǘ┑谌块T的發展
隨著社會文化、政治的發展,第三部門蓬勃興起,為政府轉變職能提供了動力源泉。如在小孩撫養和老人贍養方面,福利院和敬老院使政府簡政放權、轉變職能成為了可能。此外,第三部門還有效彌補了“政府失靈”,他們積極配合政府,為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化解社會矛盾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二、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的邏輯
?。ㄒ唬┥鐣芾淼摹笆ъ`
社會管理的“失靈”,也就是指即使政府有效發揮了其作用,也不能彌補社會發展遇到的難題。社會管理失靈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社會管理實際上是一個“公共物品”,即一個人可以不付出代價而享受社會管理的好處,拿社會選舉來說,個人參加選舉需要付出代價,如時間、精力、到達選舉地點的交通費,而個人對選舉結果的影響很小,這樣一來,真正愿意參加選舉的民眾就少了。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應對社會風險,解決社會問題,緩和或化解社會矛盾與沖突,促進社會公正,保持社會穩定,由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就成為了必由之路
?。ǘ┥鐣卫淼挠行?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堅持系統治理,從政府包攬向政府負責、社會共同治理轉變;堅持依法治理,從管控規制向法治保障轉變;堅持綜合治理,從單一手段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堅持源頭治理,從根本上解決矛盾、防微杜漸。
三、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的制度發展
?。ㄒ唬┘訌婞h的領導
在社會治理中,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突出“加強”和“改善”,牢牢把握黨領導社會治理的主動權;突出“牽頭”和“抓總”,牢牢把握黨領導社會治理的關鍵環節;突出“制度”和“規范”,牢牢把握黨對社會治理的領導權。其次,提高黨領導社會治理的能力。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關鍵在于完善黨的執政方式,提升黨的執政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黨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需要通過黨的基層組織來實現。黨的基層組織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具有參與社會治理的天然優勢。
?。ǘ└倪M社會治理方式
中國特色社會治理方式的基本模式是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社會治理的改革與創新都要以此為目標取向。社會治理不僅是政府的工作職能,而且也需要社會各界一起參與,要從政府包攬向政府負責、社會共同治理轉變;堅持依法治理,從管控規制向法治保障轉變;堅持綜合治理,從單一手段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堅持源頭治理,從根本上解決矛盾、防微杜漸。
?。ㄈ┩晟粕鐣卫頇C制
要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社會利益協調機制、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社會風險評估機制、突發事件監測預警機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朱士群,張杰華,包先康.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動力、邏輯和制度發展[J].學術界,2015(03):15-24.
[2] 孫武斌.以基層黨建創新基層治理工作[N].金華日報,2019-04-18(A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6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