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國電氣安全發展與展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隨著經濟的發展,電氣安全問題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活動產生了重要影響。論文從我國電氣安全發展歷程的角度出發,總結與分析了該項理論形成與完善的過程,對能夠保證電氣安全的一些組織措施進行了相關研究,并提出了電氣安全方面的發展趨勢,致力于幫助尋找深化保障電氣安全的發展脈絡。
  【Abstract】After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uman beings have entered the "electrical 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lectrical safety issues hav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lectrical safety in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his theory, and then conducts relevant research on some organizational measures that can guarantee electrical safety,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ical safety, aiming at helping to find the development thread of deepening the protection of electrical safety.
  【關鍵詞】電氣安全;發展;展望
  【Keywords】electrical safety; development; prospect
  【中圖分類號】TM0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5-0039-02
  1 中國電氣安全的發展綜述
  電氣安全與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用電環境的安全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是保障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基礎。
  20世紀50年代首次出現了有關電氣安全方面的研究體系,這與電力的發展相比有些落后。在該方面的研究體系初期,我國有的出版社還相繼出版了電氣安全方面的一些書籍和著作,其中包括1955年燃料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電力裝置的安全技術》、1959年北京供電局編印的《電氣安全工作規程》,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機床工人用電安全常識》則更加專業,這也體現了電氣安全領域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相關的培訓和教育,加上對蘇聯電氣安全研究成果的翻譯,有力地促進了我國電氣安全領域研究的發展。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有關電氣安全的研究和發展遇到了較大的障礙,在此期間,雖然有關方面的著作數量下降程度較大,但通過生產實踐的實際操作過程,也研發出了一些基礎的電氣安全裝置。之后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轉變,生產過程對電氣方面的需要也不斷提高,某些期刊在七十年代末期逐步設立了電氣安全專欄。
  我國有關電氣安全方面的初步探索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才宣告結束,在這一過程中,我國有關電氣安全的理論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首先是借鑒國外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其次是國內電力領域中的生產實踐。七十年代中后期,特別是七十年代末,電氣安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這一時期是我國建立電氣安全體系新局面的關鍵時刻。
  我國于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都是把建立電氣安全體系當作工作的重心。在此之前,通常都是把電氣安全歸類于工程技術領域,而在這期間,我國廣泛引進了國外安全管理方面的大量文獻,相繼翻譯并出版了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大量著作,如冶金工業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的《電氣安全圖解指南》、機械工業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危險場所的電氣安全與儀器防護》等,這些著作促進了我國電氣安全領域的發展,人們逐漸接受了把電氣安全當作安全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期,電氣安全思想體系的建立也表現為一些高校將電氣安全知識列為課程內容。在此之后,我國的電氣安全突飛猛進,逐漸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且在該階段,我國在電氣安全領域的研究逐漸表現為專業性和自主性兩方面的主要特征。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煤礦電氣安全》和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則出版了《建筑防雷與電氣安全技術》,從書籍出版方面來看,電力安全技術及其思想體系的專業性出現了兩種發展趨勢,橫向表現為專業領域不同其特點也各不相同,縱向表現為該體系的細化,對諸如防雷、布線等操作作為獨立的個體加以深入研究。此外,該階段的研究具有十足的自主性,國外的觀點、理論已經不能繼續作為我國電氣安全領域的中堅力量了,我國該領域的自主研究不斷興起,為我國實用性電氣安全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保證電氣安全的組織措施
  2.1 管理機構和人員   電工是特殊的危險工種,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同時電氣化程度和用電量也隨著生產的發展不斷提高,專業電工數量逐步增加且分散在各部門[1]。因此,為了保障電氣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技術、動力、電力部門都要安排專人負責用電安全和電氣安全工作。
  2.2 規章制度
  人們經過不斷的生產實踐提煉出了能夠有效保障安全、促進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其中包括與安全有直接關系的安全操作規程、電氣安裝規程、運行管理、維修制度等。
  2.3 電氣安全教育
  為有效加強各部門的電氣設備以安全、經濟、合理的方式運行,必須嚴格管理電工及相關作業人員,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使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電氣作業技術和強烈的電氣安全意識。
  2.4 安全資料管理
  安全資料是保障安全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首先要注意整理、保存對安全工作有利的技術資料;其次要建立完善高壓系統圖、低壓布線圖、全廠架空線路和電纜線路布置圖等其他圖形資料及其管理制度,以方便工作和檢查;再次要單獨保存重要設備的資料,及時記錄檢修和試驗的數據、設備和人身事故,以方便后期核對;最后,要分類收集、整理國內外的電氣安全信息,并當作資料保存[2]。
  3 中國電氣安全發展展望
  相關工作人員通過不懈的努力將電氣安全發展為了獨立的學科,并且按照一定的體系不斷發展。其發展趨勢呈現出如下特點。
  3.1 完善傳統的電氣安全
  傳統的電氣安全主要是在總結預防觸電、雷擊、電氣火災等方面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得出的技術方法,它包括能夠單獨應用的接地技術、漏電保護技術、危險溫度控制技術等傳統電氣安全技術,尚未形成統一的安全防護系統,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這些技術的標準化進程,這也是相關人員今后面臨的主要任務,除此之外,也要加強該領域接地測量技術、等電位聯結技術、消雷技術、火災探測技術等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力度。
  另外,各級政府和企業也要積極制定有關預防局部性電氣事故的法規、標準,采取技術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同時也要充分研究因電氣引發的二次性,乃至多次性事故。
  3.2 深化靜電安全和電磁輻射安全的研究
  靜電事故比較常見且通常都是重大事故,且人們對靜電的相關認識還不夠深刻。無論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都存在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隨著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研究靜電及其安全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這也要求電氣安全工作者在靜電安全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伴隨著各種無線電技術的發展,電氣安全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分支——電磁輻射安全。電磁輻射安全問題亟待解決,它分布于人們生存的各個空間,能輕而易舉地突破人的感官防線,給人類帶來各種傷害。靜電安全和電磁輻射安全問題的有效解決要依賴很多工作的開展,除了現場防護技術,也要做好分布和模擬空間電場和磁場、相關的檢測技術及新材料的開發等研究工作。
  3.3 開發、推廣自動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自動化技術在現代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生產過程中其水平不斷提高、范圍不斷擴大。為防止事故產生,保證系統有效、穩定運行,要及時檢查和檢測系統里特定材料的特點和工藝參數。如判斷現場是否有靜電危險,就要用到專門的測量儀器和方法來計算靜電參數;通過監測危險混合物的濃度來衡量引燃引爆危險性的大小;要想實現自動控制就要檢測壓力和溫度,在這一過程中不能單純依靠壓力表和溫度計,要結合一些檢測元件把壓力、溫度轉變成電信號。安裝如全聯鎖裝置、自動防護裝置、防止事故擴大裝置等電氣安全裝置可以幫助解決生產中的很多安全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安全自動化是實現電氣安全的根本方向。
  嵌入式系統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件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和用戶應用程序等部分組成,它是以應用為中心,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的軟硬件可裁剪的計算機系統[4]。在對象體系中加入嵌入式系統有利于控制、監視、管理對象體系,實現控制的智能化。
  4 結語
  電氣安全與人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有著直接的聯系,是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也是包括工業在內的各種經濟環境安全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氣安全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穩步前進。因此,要在充分認識電氣安全對經濟、社會、人民生活重要性的基礎上,加大研究力度、不斷學習,為建立安全穩定的電力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推動社會、經濟持續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志強.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電力電氣安全問題[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02):233-234.
  【2】鄭全新,張秀麗,王昊.電氣安全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的思考[J].南方農機,2019,50(04):92-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434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