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青山秀水新鎮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閻錦文

   剛剛忙好工廠的退城進區,一行外地的老朋友便慕名相約趕來參觀,思來想去,還是忙里偷閑陪同朋友們游覽青山秀水的新鎮江吧。
   從位于丹徒高新產業園的新廠區驅車跨越綠樹環抱的滬寧高速公路鎮南互通立交橋,蜿蜒的十里長山猶如一條翩翩起舞的蒼龍直撲眼簾。經緯分明的丹徒新城就像是被藝術家們精心鑲嵌在這片恬靜明潔山水之間的。
   從丹徒新城向北穿行過竹木蔥郁的九華山路,剛剛進入峰巒隱隱的南徐新城,大家不約而同地打開車窗。以山水、林石、泉溪和煙雨而稱奇的南山森林公園在這里與風格迥異的現代化酒店、辦公樓和住宅小區相映成趣。老朋友們發出了一連串贊美鎮江的感嘆。我饒有興致地向客人們介紹:1985年“南山北水”的城市總體規劃一經批準,南山周邊和城區運河兩岸的礦山、工廠和碼頭率先停產搬遷,是鎮江人民用犧牲眼前利益和不斷創新發展的實踐換來了今天登山可眺望新城美景,隔窗能聆聽鶯歌鳥鳴的山城巨變。
   繼續乘車途經被搖曳的花木和茂盛的草坪裝扮起來的南徐大道,再折上一路水景一路綠色的潤州路,便駛入到同 “一江兩河”息息相通的水漫金山新景區,放眼望去,清澈如藍的湖水與雄秀的金山、古剎,和諧而十分柔情地相擁在一起。徜徉在“水漫金山”,卵石小道曲徑通幽,休閑小筑錯落有致,縈繞在歡聲笑語里的游客卻又始終被生機盎然的綠樹和草坪簇擁著,景在水中,人在畫中,似乎是一種人間仙境。
   我們從昔日的“小碼頭”拾級而上,來到背倚蒜山,面臨滔滔長江的古西津渡。不論是歷盡千年風雨剝蝕的小山樓、待渡亭、過街石塔,鱗次櫛比的老宅、商鋪,還是形態各異的館舍和雕塑,無不生動地向我們展示出古老而燦爛的歷史傳承,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蘊。攀上樹杪掩檐的小山樓,憑欄眺望有“珍珠項鏈”美譽的長江路,不禁讓我們追憶起這里曾經是“舟車繹絡之沖”的鎮江老港,是一塊多少代鎮江人生息繁衍的風水寶地。從決策者提出規劃和建設“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鮮明風格的新鎮江”的構想開始,許多同志有過“欲駕還休,風雨苦無準”的畏難情緒,甚至還有過“是要公園還是要工廠”的爭論。在經歷諸多陳腐觀念與創新思維的及激烈碰撞之后,在勵精圖治二十年艱苦奮斗之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東眺焦山如“浮玉”,西望金山似“芙蓉”,山前客路垂柳裊娜,隔江濕地葦叢茂密的美麗畫卷。
   一行人興致匆匆地登上焦山頂峰的萬佛塔,波光粼粼的長江水從山前山后滾滾東流,近看是星點般撒落在江面上的艘艘烏篷漁舟和一條綠色絲帶般隔江飄逸的濱江旅游風光帶,極目遠眺顯山露水透綠現藍的鎮江全貌盡收眼底。
   當我們依舊沉浸在從焦山眺望“城市山林”的恬淡意境中時,汽車已經將我們沿著樹影婆裟的濱江旅游風光帶帶進京口新景之一的北固灣畔。西下的夕陽用她燦爛的余暉,將雄偉蔥郁的山峰、迂回曲折的棧橋、碩大穩健的青銅寶鼎,輝映在清澈如鏡的江水之中,讓我們再一次閱讀到“畫出樓臺云水間”的詩情畫意。
   “真是不虛此行,無論走到哪里,可以無所不在地感受到‘城在山中,山在城里’的個性、活力和魅力”。接著幾位老朋友的話題,我驕傲地告訴大家說:十?五規劃以來,鎮江城市的框架拉大了,建設的速度加快了,生態環境卻保護得越來越好了,每年新增綠地200公頃,新增公園綠地70公頃,綠化覆蓋率已經達到41.05%,鎮江是一座當之無愧的國家級園林城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5/view-13008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