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荒原上的女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楊新雨

 ?。蹋?
  每當我坐在桌前給你寫信,凝神間,就感到你我的距離是如此地迢遙,而寫信這種古老的方式更增加了這種感覺,“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這是古人的情懷,而今的通訊是如此的便捷,如今再這么寫詩,就只是一種矯情了。也許,書信這個古老的事物會日益地純潔起來,最后它只代表心靈。功利的事,急迫的事,都可以通過各種便捷的電訊方式去聯絡。所以我想,現代人的躲避寫信,不只是因為懶怠,也是在躲避心靈。
  你遠走南國多久了?你原來上班的那座典雅別致的樓曾經是河邊上最鶴立雞群的建筑,如今它湮沒在更高的樓群里,變得嬌小玲瓏。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意過那條河,那時候,你只要站在窗前,視野里就會無可回避地出現那條河。
  有一段日子,我常去河邊走一走。我想給你講一點兒這河邊的事。
  一般說來,這里不大會遇到什么人與事,原本是特意來這荒僻空曠之地的,也并不想有什么人與事的見聞。然而在正月初五,民間俗稱“破五”的那一天,我卻遇到了一件有些異樣的事。
  那天,我沿著河邊跑步。河水只是一條細流了,而河灘卻非常寬闊,這里在適宜的季節里是有人來栽種些莊稼的,便有許多用以劃分土地的用樹枝做起的籬笆,也有一些灌木叢和野生的枝椏稀疏的樹木,以及在風中抖動的荒草。這些雜亂的草木使這曠野似乎顯出了一些蘊含,然而又稀疏到幾乎不能隱匿一些什么。夏秋之季,這里當是極茂盛蔥郁的景象,與眼前景象的對比,令人聯想到繁榮與衰敗的對比,乃至生命與死亡的對比。
  就在胡亂走著,在越過一叢草木的時候,遠遠看見一個女人在一片平闊的地面上席地而坐,面前是一個灰黑的火堆,有輕煙自上裊裊升起。
  同情與好奇,不知道這兩種東西是人之本性,還是文明化了的人之積習?總之是這兩種東西使我走了過去。
  她看去約30余歲,面目也算端正清秀。但卻是滿面黑污,未掩的膚色也只是顯著灰黃。我想除了用河里的冰水,她是沒有地方可以洗面的,然而城市的河水也比不上鄉村的河水干凈,工業污染使這條曾經很著名的河變得烏黑而氣味熏人。
  她身邊放了一個編織袋,鼓鼓地裝了半口袋東西,是她的全部家當吧?還放著一個可能是原來裝化工原料的鐵皮小桶,里面盛著面湯樣的糊狀物,有一些柴灰在上面浮著。
  還正是一個好天,冷風絲絲縷縷地若有若無,而陽光卻很和煦。我問她,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她低垂了眼簾,默不作答,只用一根樹枝,不停地撥弄著火堆。我又繼續問她幾句:你家是哪里的?你在什么地方?。磕愠燥堅趺崔k?她都不回答,而且似乎逐漸有了生氣的表情。我自覺我的問話是溫和的,也沒有居高臨下的口吻。
  她仍然只是低垂了眼簾,撥弄著火堆,忽然她狠撥幾下,竟從火堆里撥出幾個紅薯來,我才知道她燃火并不只是為了取暖,而是正在做飯。她卻將紅薯拾起,急急地裝入她那個看來是無所不裝的編織袋中,并且起身提起袋子,準備要走。我從口袋摸出幾元錢,遞向她,但她并不接,也不停止準備走的動作。
  她一手抓著編織袋,另一只手又提起那個小鐵桶。我急忙地說:“你別走!我走,你還烤你的火。”并且趕緊走開。然而她起步便走,很決然的樣子。
  看著她繞過樹木草叢和籬笆墻遠去的身影,我心中滿是歉意,她似乎是生了氣,也可能是害怕什么吧。我不該打擾她。
  她是怎么回事呢?是瘋子?弱智者?但她的神情和動作都不像。她一定是負了沖天的怨氣或是受了奇重的打擊跑了出來,并且顯然已時日不短了??此那樾危龖斒莵碜曰钠У泥l村的。荒僻的鄉村,散布在中國廣大的地域里,然而對于我,它們是日益地陌生了。
  據說,濫施同情為智者所不取,于是我便努力作了智者式的思考。若以樹木作比,其至少有兩種狀態,即夏與冬之兩態。夏態呢,是因溫暖滋潤而豐盈繁盛;冬態呢,則因嚴冷蕭索而干枯皸裂。作簡明的劃分,人也可以分作以此相喻的兩態,而兩態間亦是可以互相轉換的。樹木只因季節條件的更迭,循了自然之法規而轉換;人呢,也無法躲開人世的有形與無形的法規和被稱作命運的東西。當然,人們還有自主的選擇。而一個人無論是被迫孤行還是自主地獨立,都必須在一定限度內,不能逸出太多,否則便難免要墜入到“冬態”中了。
  最后我覺得自己的思想走到了古怪的境地,這古怪中包含了有關生存的驚懼。好了,寫了這么多,不像是寫信了。
  
  呵,少男少女
  
  到河邊跑步和散步時,總要從那座大橋的下面穿過去。建在城市里的橋都很大,而且越建越大,橋下的水流卻日益地小下去。于是橋的下面顯得很空闊,即使是麗日晴天,只要從下面經過,也會有幽冷的甚至陰森的感覺。同時很無端地,總是有風,而且風很緊,若加了聯想,這便直如是地府的陰風。因此我每經過這里時,總不由地就跑起步來,要趕緊跑過它,到明亮而和煦的河灘上去。
  但時間久了,就發現那些巨大的橋墩上有不少字,有一次終于停下來,走近前去看一看……呵,原來如此。那許多字中最醒目的字是一個“愛”字,四下里都是以這個愛字為中心的情語和誓言,這里竟是一個展現愛的心跡的所在。在這陰冷的氛圍中,這些愛的語言似乎表現著一種痛苦與堅貞,甚至有一種生死誓約的意味。
  但我知道,這些都只是出自那些常在河灘上成雙結對游蕩著的少男少女之手。
  但我分明地感到,他(她)們決不是胡寫亂畫的,那些字寫得都很工整,雖然東一塊西一塊的,但都是各自選一個相對清靜的地方,顯現著書寫者們既保持獨立又互相尊重的心理。各自為陣,而在每一塊自己的“陣地”上都一點兒也不顯得凌亂。
  這些愛的語言,其話語方式也都是人們常見的,甚至也可以說是很傳統的,都很一致而簡明:“愛你……我愛……永遠……”也都是這樣。的確,明確的示愛并不需要有個性特色,重要的是真切地鄭重地說出來。他(她)們又都寫出各自的名字,以顯示愛的毫不隱匿和愛的決絕,因此我相信那些名字也都是真的。
  也有一些略有變化和活潑些的,比如有的畫一個表示心的桃形,而將“愛”字置于其中;有的則畫兩個桃形,表示兩顆心,被一支箭(自然是丘比特神箭)射穿了串在一起,像吃剩下的兩顆糖葫蘆。有的將“愛”字寫成中間有“心”的繁體字,──真難為他們了,這些蔑視傳統的也未見得用功學習的少年們,竟知道愛字原本是這么寫的。還有一處寫了這樣一句話:“為什么愛你的總是我?”像流行歌的詞,帶了一點矯作的悲傷和陶醉。
  呵,少男少女,當代的少男少女!
  我不能很久地看,因為我不能平靜地看,一些“驚心,濺淚”的東西似乎要從塵封中溢出來。
  那天有風,我照例去跑步,跑了一陣,就站在河邊,端一本小書讀著。不覺間,風歇了,卻開始有微雨飄落。抬眼看看陰沉起來的天幕,我收起書,又慢慢往回跑。
  要穿過大橋了,便看見一對少男少女正在大橋的一根水泥墩上寫著字,在經過他們時,看清了那女孩正寫著“愛你”兩字,已寫到“你”字的一半了。女孩蹲著,卻努力地踮起腳尖,上身挺直著,極認真地寫著,男孩手托著橋墩站立在她身旁,看著女孩寫。男孩的身材不太高,似乎比那女孩還稚嫩。見我經過,女孩略略瞟視我一眼,便又專注于她的“愛你”的書寫,男孩則根本沒有理會我,完全不在意于別人,我真佩服當今少年的新思想和心理的鎮定。
  卻真絕,女孩用的筆竟是一根一頭正燃燒著的木棍,她以那燃燒的一端莊重地緩緩劃著筆畫,火星不斷掉落在地上,并且火星也沾在“你”字的筆劃上,點點閃閃地亮著……我雖然仍在慢慢跑著,心卻要驚得呆了。
  還有比這更新奇的書寫和更動人心魄的示愛的情景么?一瞬間,心底如忽地躥起一股火焰……

  為了尊重別人,為了“大人”的自重,我不能停下來。已經跑過去了,卻又回頭,見女孩曼妙的身形仍然保持著原來的姿勢,還在寫著什么呢?跑到較遠的距離了,我再回望一次,見他們已經雙手互握,面對面凝視著,顯著一幅永恒的愛的剪影……
  我早先所接受的關于愛及愛的方式的教育,認為真正的情感是深蘊的,強烈的示愛反而常常證明著感情的不真、不深和不持久,即使要表露也以含蓄的方式為最美好。之后又接受了革命文化中許多限制個人情感的教育,而更久遠的文化也對情這一物顯著很嚴冷的面孔,同時又認為“無言之美”是至美。這一切,在當代青少年的眼中,大約已經類乎一些冷硬的化石了,久遠強大的傳統在此簡單地失效了。
  應該認為,我所見的這些少男少女們的情狀,是表現著一種自由的青春情性,也可以相信他(她)們的無邪與真情。但我同時也知道他(她)們的矯作態度和只源自青春熱血的激情,他們常常特意在很顯眼的地方,當眾擁吻,那故意表現的勇敢中包含著不真誠。他們尚沒有任何地位和資本,他們卻有多余的熱情需要付出,他們需要表現和表演自己,也像是在做一點青春的發揮和演習,他們要早早地證明自己。然而我又于微茫中感到,一定有許多的東西是我所不能感覺的,因為我不再是少年。
  
  芳菲夢尋
  
  應該是在暮春時節,花樹已經很繁盛,她翩然地出現在夕陽斜照的門口,那間既是辦公室又是他宿舍的門口。雖然之前她來過信,他知道她要來,但當她真的出現時,還是覺得有一種翩然而至的感覺,好像她并不是經由現實的路而來。而他這如此凌亂的家,也竟像是一個不真實的幻境。
  她用慣常的揶揄的目光看著他,此時卻顯得大有深意,而笑卻快要抑不住了,看著他大概是很可笑的樣子,她的笑很快就像花一樣綻放了,呵,她的笑容仍然是那樣的明艷!
  然而她的手中提了大包,肩上挎了小包,她不堪負重地斜了身形,雖然臉上帶了明艷的笑。
  呵,她分明是心存了昨日的愛和歡愉,今日的夢,以真實的也是夸張的風塵仆仆的形象來晤他了,于是他知道,她心中的春光仍然保存完好甚至日漸絢麗,她要來找尋,要來更多地裝點它、增添它。她表現著完全自然的正常的神態,好像是要于不經意間否定他們已經隔著的很明顯的時間和空間的空白,而實際上還不只是空白。
  包內是衣物、姑娘家的各類用品,還有他或她原先愛吃的食物,還有一些可能只有她才會帶的莫名其妙的物品。當然,還得帶不能太少的錢。錢,當然是要從她工資中支出的,因為她不是順借或假借了出公差的機會,雖然這一般都是容易做到的較普遍的方法。她不愿意這樣捎帶,她是要專門來的,為了她此行的純潔,為了她尋夢的純潔,也為了她的驕傲與脫俗。
  呵,即使如她的颯爽英姿,浪漫超俗,也不能兩袖清風、衣袂飄揚地去作全然是精神上的追尋,大包,小包,就是一種有象征意味的例證吧。
  他知道她也體會到了,從她額上的細細的汗珠,從她微微泛白的臉上,甚至從她的笑容里,他感覺到了她的一種情智上的努力,她大概沒有想過尋夢的路也會是這樣地勞頓。
  世俗的滯力,路途的迢遙,經濟的拮據,以及那大包小包,倘若不是因為她此行的愿望太過強烈,夢境太過美好,這一些負累在心緒上的影響,已足以使她的心再墜入那憂傷苦悶中。
  她向單位請了假,只說有事,單位的理解是她家里有事,而家里的理解是單位要她出差。人們都習慣了她,喜愛她,看重她,也寬容她清高的行為。她要去哪里,去干什么,她沒法說,要說,就只能編謊,她還沒編過謊。然而這種以清高作盾牌的隱匿其實也無異于是一個圓巧的謊,她為此感到了悲哀。她能說去尋夢嗎?她能讓人們認為她此行是一種美好的行為嗎?她的并不復雜的生活經驗已足以使她明白,真實和純潔的價值,并非總能被確認。這樣想了,她感到了一些釋然,之后卻是更多的迷茫。
  也許她在潛意識中也只為了證實一下夢的空幻和尋夢的虛妄,而求得從此心安。
  她的美好心情使她不在乎一切勞頓,她喘息著卻含情地注視著她想念的人,她已失去但想挽回的人,而他的心已經開始沉沉地下墜。
  她一定很美妙地設想過見面的那一瞬,設想出各種熱切與渴望的情景……最后,她的心境或許是被莊嚴和圣潔充滿――
  ……他們面對面地站著,深深地對視著,目光無限地遼遠,像各自站在世界的兩極,遼遠卻沒有阻隔,沒有迷霧,他們真切地感受著對方,心臟舒緩有力地跳動著,像天地的脈搏。微笑從目光中溢出來,她的微笑使天地變得明媚而鮮活,而他的微笑使世界充滿溫暖和潤澤……
  但這一瞬并沒有閃現光彩,她從他的臉上讀到了自己的失敗。他的笑一定顯得很勉強,僅此便足以破壞了一切……情和美的境界像嬌艷的花、靜謐的湖,本是不能有些微的褻瀆和粗俗的拂動的。
  在她,這大概本來也能預料的。但她起碼也希望那失敗在分別以后或至少等到臨別時再體會。而在這之前,讓心在夢中沉浸幾天,但,卻連這也不能夠。
  她的眼里已有淚花在閃動,那在想象中無數次體味過的耀目的歡愉和暈眩的幸福為什么不能真實地降臨呢?
  熱情和表面殘留的笑容都在慢慢地消褪,她坐在他指給她的椅子上,應答著他的世俗的問候,像有意作踐自己似的,她也開始問詢他的世俗的生活內容,眼睛則已空洞地望著窗外。
  在其后的幾天里,他與她在綠湖中泛舟,鬧市里躑踽,小店里對酌,晚上便送她回到旅館,除了白天相伴在一起的形式外,她得了什么呢?所有一切,就像零落了花朵的枝條,失了神韻的詩。
  有一個黃昏,他們登上了公園里的人造小山,坐在山頂那個玲瓏的涼亭里。她也許只是為了坐姿的舒服,就背向了落霞輝映的視野開闊的一面,卻面對了一個亂石峋嶙的角落。他奇怪她這樣一位雅麗超俗的姑娘,竟能面對著一個亂糟糟的不潔凈的角落沉思默想。即使是在苦悶中,人也總是愿意在開闊的美景中得到詩意的抒發。他將這意思向她說了,她在沉思的迷蒙中仰起臉望著他,眼睛里充滿了凄怨和深深的失望。他被這目光所震懾,突然感到了恍然徹悟的愧疚和自責。心開始下沉,熱血泛涌起來……在膠凍著的時間和空間中,他和她是黃昏中分離著的雕像。
  在各處的游蕩中,他給她拍了許多照片,照相似乎是彌補或躲避真實情感的好方式。她很輕松地優雅地站在鏡頭前,有時又故意夸張地擺出各種姿態和表情,但她的目光卻常常泛出異于表象的神情,凝肅地像是要直射入他的靈魂。
  而照相可以錄下最不真實的情景,即使是最痛苦的時候,只要抓住某一個瞬間,就可以顯示不真實的愉快活潑或溫馨莞爾的表情。
  她須臾即逝的明艷美麗的笑容凝固在照片上,似乎這便是永遠。今后看這照片,還能憶起這瞬間的笑容所包含的浩茫郁思和刻骨銘心的苦痛嗎?
  她走了,他的心里一片荒蕪,他記得她在炎陽下亭亭玉立然而卻顯得孤立無依的身影,記得她雙手托了腮的沉思,記得她在凄婉的訴說后又努力綻出的笑容。記得她說了你知道我原本是多么愛你的,之后,卻相對于苦澀的沉默。
  她走了,帶了大包,小包,里邊變換了的是只具有物質意義的禮品?,F實是不能夠也不應該沖破的。兩個形象,兩份感情,真是很不相同,然而他不能夠試圖同時擁有她們。
  她在走后的來信中說:我差不多是默誦著一句詩尋找另一個天地的你的――
  我拽著你的胳膊在堤岸胡逛,夜寬舒而動情──
  呵,我永遠不會有那樣一種純情了。而且,哪里是另一個天地呢?既然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我何必悲苦呢,往前走去,不管前面是什么,不管是主動的舉步還是被命運推著逼著走,既然你說生活要追求也要創造,我決心不再守護著過去,哪怕創造的過程與結果都像意念一樣苦澀。
  她表達了一種蒼涼的勇氣和決心,他則感到一種高臨般的深刻的痛苦與歡愉在胸中涌起,不論一種解脫伴隨了多少悲傷和眼淚,都應該看作是生命前行的標志。有一點他是清楚的,就是他相信,至少在此刻,他的痛苦和歡愉,都是為了她的。
  無論如何,她將走向新的人生。以她如此美好的情懷和秉賦,他希望、他也相信,會有最多情最豐富的人生屬于她。
  她走了,她不會再來,這是她芳菲青春的追尋和告別。
  他沒有復信給她,為了她能夠堅持她的勇氣和決心,為了不牽扯她新的人生之旅。
  但他記在心里,永遠記在心里:她來過,帶了大包小包,帶了明艷的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5/view-13544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