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需氧菌性陰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臨床特征分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需氧菌性陰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臨床特征。方法:篩選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療的120例需氧菌性陰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所有患者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和臨床表現。結果:單純需氧菌性陰道炎占比70%,混合感染占比30%,前者臨床表現主要為陰道分泌物質地、顏色變化,后者主要表現為異味、外因瘙癢等;實驗室檢驗結果表明,均為桿菌缺乏、清潔度均為Ⅲ~Ⅳ度、pH值均>4.5。結論:需氧菌性陰道炎容易和其它感染合并出現,臨床特征存在差異性,用藥前要準確鑒別,以便合理用藥。
  【關鍵詞】 需氧菌性陰道炎;混合感染;滴蟲性陰道炎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97-01
  婦科疾病中需氧菌性陰道炎最常發生,是陰道本身防御系統遭到破壞,病原菌侵入所致,患者表現有陰道分泌物增多、異味、外陰水腫及瘙癢等,常因假絲酵母菌、滴蟲、細菌等的侵入合并發生感染,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菌種的不同應用不同的治療方法[1]。所以要掌握需氧菌性陰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臨床特征,以便準確鑒別,本次研究就圍繞此展開,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120例研究對象都是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之間在我院治療的需氧菌性陰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患者,年齡22-54歲,均值(32.62±5.24)歲。入組標準:均滿足WHO組織的需氧菌性陰道炎的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月經期者、妊娠期者、哺乳期者;3天內有性交或陰道潤滑劑者;7天內使用過治療陰道炎藥物者。
  1.2 方法
  1.2.1 常規檢查 先檢查宮頸、陰道、外陰是否存在水腫、充血情況,再對陰道分泌物的量、狀態、顏色進行檢查;同時,在陰道側壁1/3處使用無菌棉簽采集分泌物進行實驗室檢驗。
  1.2.2 實驗室檢驗 (1)將采集的分泌物在載玻片上均勻涂抹,滴入1滴生理鹽水,放在光學顯微鏡下查看滴蟲及陰道清潔度;(2)再取一個載玻片同樣均勻涂抹分泌物,用革蘭氏染色,在10×100倍油鏡下測定乳酸桿菌計數,同時觀察是否存在菌絲、芽孢等陰道假絲酵母菌;(3)使用pH精密試紙檢測陰道pH值;(4)取部分窺鏡上的陰道分泌物進行胺實驗,在分泌物上滴入3滴10%氫氧化鉀,用窺鏡觀察;(5)再取部分陰道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
  1.3 觀察指標 記錄所有患者的感染情況、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驗結果,根據感染類型分為單純需氧菌性陰道炎(AV)、合并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AV+VVC)、合并滴蟲性陰道炎(AV+TV)、合并細菌性陰道?。ˋV+BV)。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用SPSS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呈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所有患者感染情況分析 120例患者中,84例(70%)單純AV,36例(30%)混合感染;其中,13例(36.11%)AV+VVC、7例(19.44%)AV+TV、16例(44.44%)AV+BV。
  2.2 所有患者臨床表現分析 單純AV患者臨床表現:陰道分泌為黃綠色膿性、量多、有異味、無氨臭味、性交疼痛等。AV混合感染患者臨床表現:AV+BV患者分泌物為黃綠色、膿性,有強烈氨臭味、魚腥臭味,嚴重的外陰瘙癢、性交痛等;AV+TV患者分泌物為黃綠色、泡沫狀、稀薄膿性,有氨臭味、魚腥味、性交痛等;AV+VVC患者分泌物為白色或黃綠色、干酪樣,有外因瘙癢、性交痛,無氨臭味。
  2.3 實驗室檢驗結果分析 所有患者陰道桿菌均為缺乏,清潔度均為Ⅲ~Ⅳ度,pH值均>4.5;單純AV和AV+VVC患者,線索細胞呈陰性、胺實驗呈陰性;AV+TV、AV+BV患者,線索細胞呈陽性、胺實驗呈陽性;經過細菌培養得知,單純AV僅有需氧菌,AV+VVC伴隨白色念珠菌,AV+TV伴隨陰道毛滴蟲,AV+BV伴隨厭氧菌。見表1
  3 討論
  單純需氧菌性陰道炎患者中約30-50%的人混合其它感染,患病后給女性的生活、工作帶來嚴重影響,若對該疾病缺乏認知,則會影響治療,甚至不合理用藥加重病情,所以要對混合感染情況和感染類型進行鑒別,可以通過臨床特征以及實驗室檢驗進行區分[3]。
  本次研究中,70%的患者為單純需氧菌性陰道炎,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量多、質地、顏色改變等;30%混合其它感染,包括合并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病,表現主要為外因瘙癢、陰道分泌物有異味等。另外,實驗室檢驗結果得知,所有患者均陰道乳桿菌缺乏,這是因為陰道菌群失衡,病原菌在此大量生殖所致,同時還降低了陰道清潔度;所有患者pH值均>4.5,這是因為厭氧菌會產生氨,改變了酸堿環境;不同的感染類型,線索細胞、胺實驗、細菌培養結果不同,所以說可以通過實驗室檢驗來鑒別感染類型。
  綜上所述,需氧菌性陰道炎容易和其它感染合并出現,常見的有VVC、TV、BV,與單純AV相比較存在典型臨床特征,治療中要先進行感染鑒別,以便提升用藥的針對性,確保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本霞, 王生忠, 喻飛,等. 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結合涂片診斷細菌性陰道炎的臨床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 2016, 45(19):2308-2309.
  [2] 黃曉英, 沈鶴萍. 需氧菌性陰道炎的臨床及微生態特征分析[J]. 中國性科學, 2016, 25(1):66-68.
  [3] 楊新民, 潘明香, 林琳. 妊娠合并需氧菌性陰道炎的微生態特征和圍產結局分析[J].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17, 29(4):465-46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0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