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對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攜帶者的重要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艾滋病是因機體免疫下降病毒入侵而至,并影響著機體的免疫功能,針對這一病癥的特殊性,臨床中要跟據病癥來制定想對應的護理指導?;颊咭坏┍淮_診為艾滋病后,需要立即治療及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在治療中護理必不可少,而人文關懷在整個護理指導中貫穿整個過程。本文以人文關懷為基礎,分析人文關懷在護理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艾滋病;艾滋病攜帶者;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當前的醫療技術及治療手段均無法治愈艾滋病,患病者即其攜帶者均要終生服藥。因此,良好的服藥依從性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不僅能較好的控制病情,還能為其生命的延長奠定良好基礎。對艾滋病患病及艾滋病攜帶者實施人文關懷有利于提高其服藥依從性,為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及延長生存時間有著重要意義[1]。本文旨在分析人文關懷及綜合護理模式對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攜帶者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 人文關懷護理在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攜帶者中的作用
人文關懷無論是對艾滋病患者還是艾滋病攜帶者均有良好的積極作用,護理的整個階段實施人文關懷后,可以滿足患者們的自身需求。以下分析人文關懷在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攜帶者中存在的意義。
1.1 使患者盡早治療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較大的傳染病,大多數患者是因為感染了艾滋病毒而引起的,該病對其本身會來帶相應的消極影響。艾滋病病毒主要攻擊免疫系統中的CD4T淋巴細胞,造成CD4T大量壞死而喪失免疫功能,使機體極易感染各類疾病,以致出現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病死率。護理過程中實施人文關懷,可使患者盡早得到治理,減少因護理欠缺而出現的不良情況。
1.2 降低不良反應 因為艾滋病的潛伏期較長,感染后的數年間無任何臨床癥狀,但在后期則會出現程度不一的變化,而艾滋病的初期癥狀為流感和感冒等,同時會出現食欲減退、疲勞無力等癥狀,隨病情加重出現的病癥也會越來越多,有患者還會有皮膚和黏膜感染等病癥。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后能有效降低不良因素影響,促進患者恢復。艾滋病具有多種臨床癥狀,并非每一位患者都會發生炎癥,但一旦侵犯肺部后患者會出現咳嗽、胸痛及呼吸困難等,侵犯腸胃后則會出現連續性的腹痛及腹瀉,于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等均會有不良影響。在護理時適當給予有效的人文關懷可很大程度上滿足要求,可行性較高。
1.3 預防要求的滿足 由于現代的醫學科技無法治愈艾滋病,因此對于做好預防管理才是關鍵。護理階段中的人文關懷,為達到好的預防效果,要堅持健康宣傳。堅持潔身自好,防止婚前、婚外性行為、不參與賣淫等。還要宣傳一下日常注意事項,禁止吸毒,避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與艾滋病患者接觸時,避免接觸其血液、乳液、尿液和精液,切斷一切病毒傳播途徑。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預防性病以及艾滋病。
2 人文關懷對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攜帶者的具體措施
人文關懷在護理指導艾滋病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病情的特殊性,在護理期間要從現狀著手,嚴格遵守護理要求。現分析人文關懷在艾滋病及艾滋病攜帶者中的具體措施。
2.1 心理支持 當患者知道被確診為艾滋病時,很多患者會出現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害怕被人排斥及歧視[2]。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給予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導,與患者交流時要態度親切,交談時要注意尊重患者及保護其隱私,已得到患者的最大信任。整個護理階段的關懷及隨訪均是為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消除其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讓患者信賴醫護人員。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家庭等方面進行一定的了解,針對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案。做一名忠實聽眾,認真傾聽患者傾訴,理解其處境,對患者的不良情況原因進行了解并認真疏導,排除其內心的疑慮及困惑,鼓勵患者要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幫助患者建立一個好的生活信念,以達到護理的最佳效果。
2.2 依從性教育 護理人員需經常與患者進行依從性方面的交流和互動,以提高護理效果。對于患者而言,達到一個理想的服藥依從性,病毒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以保持患者在一個較好的狀態。另外,護理人員就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性要詳細的講解,以便患者對科學治療艾滋病的優勢。同時,還要針對服用抗病毒藥物后的一些不良反應進行講解,使患者了解并做好心理準備,告訴患者定期體檢及體檢的好處,告誡患者出現滲透不良時要及時就醫,針對性治療有利于突出整體效果。
2.3 家庭預防護理 由于患者大部分時間是與家人共度,因此在護理的整個指導階段需對其家屬進行適當的護理指導,告知患者要養成一個良好生活習慣,防止傳染給家人,家人也要避免觸碰其血液、尿液等易傳播介質。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可有效緩解家庭矛盾。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攜帶者在生活中要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與他人混合使用個人物品,防止惡化現象出現。從整個護理指導階段看,家庭預防護理則是其中的關鍵,不僅可避免病毒傳染還可增加護理的可行性。
2.4 人文關懷 艾滋病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患者很可能會因免疫力下降而造成感染或是其他不良情況,以致出現消極怠慢等情緒。將人文關懷實施到整個護理階段中,對患者進行支持與鼓勵,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接受治療。更重要的是醫患之間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關系,相關醫護人員需經常與患者保持聯系,督促其定期到體檢中心進行體檢及就診,時常鼓勵和支持患者,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人文關懷實施恰當才能凸顯其優勢,因此要嚴格按照護理的流程進行實施,這樣既可增加可能性,也可保障護理干預的合理性[3]。
艾滋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而目前免費抗病毒治療存有部分問題,因此在后續的護理指導中要跟據實際情況來做好這項護理工作。艾滋病患者經心理疏導后,可有效緩解其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為排除患者內心的不良情緒,在整個護理中要及時給予人文關懷以及綜合護理形式,提升防治效果。
3 討論
艾滋病屬于傳染病中的一類,且該病的病死率極高,患者在被確診為艾滋病時會出現不同心理反應以及程度不一的心理問題,這一問題已經成為所有研究者的共識,我國也有較多研究結果顯示了患者在被確診后有不同的心理變化,因此要求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過程中,第一要提高本身的專業素質以及較好的職業素養[4];第二要為患者的就診提供專業性、針對性的治療及護理方案,同時進行心理疏導,維持一個舒心、安全的治療和護理環境。與此同時要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實施人文關懷,有助于患者積極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利于降低艾滋病的傳播,使艾滋病得到較好的控制,也充分說明了以人為本的的人文精神護理服務理念。
參考文獻
郭海靜,董崇杰.艾滋病患者的人文關懷和綜合護理模式及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4(8):1474.
王翠芬.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結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7):233-233.
李敏.人文關懷在艾滋病及其攜帶者護理中的重要性[J].論著,2018,2(4):2-4.
李明,孟艷亭,王遠俠.艾滋病患者心理護理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70-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8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