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學科來源于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進入了科技化時代、數據化時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所發揮的價值越來越大。作為初中數學教育者,我們要有成為“啟蒙”者的認知。通過展現數學學科的魅力,通過展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通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初中學生生成數學學習情感,促使初中學生生成數學學習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筆者給出的建議是,查找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并積極地加以解決。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作為初中數學教育者,我們面對的是“大孩子”,但是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還需要得到我們的“啟蒙”。如我們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認知,讓學生明了數學學習的意義,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生成數學學習情感。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我們不僅僅要從“應試角度”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還需要從“生活角度”培養學生的會學能力。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發揮出教師的教育價值,弱化學生的“困擾”,促使學生成為積極地學習者。那么如何才能實現這些教育目標呢?筆者認為就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查找相關的問題,并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一、問題解讀
1、學生缺少思考空間。在筆者看來,數學知識的特點就是需要學生應用思維能力來完成學習活動。但是,觀察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我們可以發現,最應該參與思考活動的初中學生,缺少思考空間。如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明確要求開展教學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對象,一切教學目標緊緊圍繞學生為中心進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獨立思辨意識等。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依舊按照傳統模式,課堂上完全是教師占據全部時間,學生被動聽取知識,嚴重缺乏獨立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習效果差,自身的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
2、教師不能做到與時俱進。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教師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時起決定性作用的元素。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以及應用能力都來源于他們的數學教師。但是,當前還有很多教師缺乏人們期待中的教育能力。如教材里不會涵蓋全部的教學內容,更多是需要教師在教材的基礎上做出延伸和拓展,學生接收到的知識受限。且部分學生本身對理科的興趣不大,再加上教師上課效果不佳,最終導致學習興趣驟減,注意力不集中,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魅力及好處。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設備的更新,日常教學要求日漸變得更高,如果教師不注重自身的能力提升,將逐漸被時代淘汰,被新一代教學制度推翻。
3、分層”對待學生。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存在分層現象是必然的,我們要做到“因材施教”落實分層教育目標。但是,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構建課堂氛圍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不能分層”。如大部分教師只關注學習優異的學生的學習進度,對數學成績好的學生高度重視,忽視了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的學習情況,久而久之,造成了兩極分化的局面。教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對待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應該采用難易度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授。但很多教師不但不能做到公平對待,且常用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給予學生傷害,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為難情緒和不良的學習習慣。
二、方法分享
1、幫助學生養成學習能力。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有學習的欲望,但是缺少學習的能力。而學習能力的養成來源于日積月累,來源于對日常教學實踐的設計。在這一方面筆者建議,我們要努力把握好每一個環節,避免問題的出現。如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各類一元一次方程式、一元二次方程式、幾何圖形的判定定理,對不同題型具有認知能力,對于知識學習的水平確定為探究性理解。明確了伴隨學習過程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的提高、數學思維的構建、學習態度的轉變等具體表現。學生需要切實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將已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并得出新的收獲與原有的知識融會貫通。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求證,實踐運用能力,要求學生能做到多向觀察,善于質疑,舉一反三。
2、促使學生參與合作交流。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天生就喜歡群體生活。在引領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生的情感和思維都會被積極地調動起來,學生的生活體驗,求知欲望都會被積極地都動起來。如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主客顛倒的灌輸式教學,教師應當學會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教材內容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如在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去解決數學問題,在學生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得出不同的答案體會,鍛煉了綜合性的思維能力。教師還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
3、做到因材施教。在營造班級氛圍時,我們要注意“公平公正”,而在制定學習目標時,在設計學習活動時,我們則需要做到因材施教。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數學知識對于他們目前生活的影響,對于他們未來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作為初中數學教育者,筆者認為,我們的教育價值就在于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為學生設計科學化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擁有會學能力,從而營造出“未來教育”平臺。
參考文獻:
[1]周燕.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5(32):14.
[2]季曉翼.問題與改變——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淺析[J].科學大眾,2014(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