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媒體融合背景下的電視短消息采編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雖然媒介形態與媒體模式重構,但新聞內容始終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作為電視新聞“輕騎兵”的電視短消息憑借直觀生動、短小精悍、節奏明快的優勢,十分適合當下受眾對信息獲取的要求。在海量的信息環境中,電視短消息聲畫結合的直觀性和信息傳播的時效性無疑是最好的傳播方式。本文通過探究電視短消息的本質和特點,提出電視短消息采編的有效途徑,以此更好的吸引受眾關注電視媒介,進而提升新聞傳播的輿論影響力。
  【關鍵詞】媒體融合;電視短消息;采編
  新聞的主要功能是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當前在各種媒介形態彼此融合,媒體模式重新構建的過程中,電視短消息是一種重要的電視新聞節目,卻連續多屆在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空缺,這就對電視短消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利用其直觀生動、短小精悍、節奏明快的優勢,與其它媒介有效結合,實現優勢互補,才能打破困境,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積極有利的氛圍。
  一、電視短消息的概念
  電視新聞的聲音和畫面稍縱即逝、過目不留,尤其是在媒體融合中,受眾接受信息的途徑增多,可供選擇的媒介多樣,受眾需要花最少的時間獲取更多的信息。于是,電視短消息憑借直觀生動、短小精悍、節奏明快的優勢備受廣大受眾青睞。
  電視短消息是電視新聞節目的一種重要形式,有著電視新聞“輕騎兵”的稱謂。通常是指時間長度在1分30秒以內的新聞節目。內容主要是針對正在或者近期發生的具有社會意義和傳播價值的信息。
  電視短消息是相對于電視長消息而言,并不是絕對的。如果電視新聞時間太長,受眾就容易前看后忘,失去觀看興趣。電視短消息應該建立在“快、活、實、精、深”的基礎上,但不能短而無味、言之無物。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傳播盡可能豐富的內容。因此,在時間安排和內容選擇上就需要精益求精,在有限的時間內以聲畫結合的形式,完整、準確而又鮮活地表現新聞事件。
  二、電視短消息的特點
  電視短消息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以小見大、主題鮮明、直觀生動的將新聞事件講述清楚,并能吸引受眾關注,這與其特點是密不可分的。
  (一)一個主題
  主題不僅是新聞節目的中心,也是新聞作品的代表。電視短消息要在1分30秒以內講述清楚多個主題是困難的,但圍繞一個主題取勝往往是短消息的優勢。經過反復推敲主題的電視短消息,在視聽語言組織上更到位,不僅能夠吸引受眾眼球,而且能為電視新聞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
  相反,如果存在主題模糊的情況,給受眾留下懸念和猜疑,則會影響電視新聞的質量。
 ?。ǘ┮粋€現場
  新聞現場這個特定的時空有著重要的內涵。不僅是新聞事實的起點,也是受眾關注的焦點。新聞事件發生的地點可能有多個,但電視短消息往往是抓住其中一個主要現場播報事態的進展,圍繞新聞主題,真實記錄現場上一切信息因素,而不做現場的延伸和拓展。
 ?。ㄈ┮粋€時效
  時效是新聞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電視媒介與其它媒介相比,隨著傳播技術和手段的提高,電視新聞的播發更為快捷。電視短消息的價值就在于及時度向受眾傳遞一個新聞事實。報道時間距離事實發生時間越近,其新聞價值就越大。反之,新聞價值就大打折扣。
 ?。ㄋ模┮粋€意義
  電視新聞不僅要告知受眾今天發生了什么,更要通過報道給人以思想啟迪,做到曉之以理,導之以行。電視短消息運用短小精悍的形式在充分表達主題的同時,把要揭示的意義寓于事實報道中,既傳播了新聞信息引起受眾關注,又幫助受眾樹立正確的思想和觀念。
  三、電視短消息的挑戰和機遇
  當前,媒體融合正以超乎尋常的速度發展,各種新媒介、新渠道、新方式不斷呈現,傳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電視媒介如何在傳播主流新聞、引導社會輿論方面更好發揮作用,保持并鞏固其公信力和權威性成為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擁有著良好的機遇,受眾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平板等多種設備,隨時隨地的對信息進行接收。作為國家廣電行業最高行政部門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專門設立媒體融合發展司,并出臺一系列舉措促進廣播電視媒體轉型升級。比如,鼓勵廣播電視臺機構開辦網絡廣播電視臺,通過新媒體、新渠道、新手段向社會進行宣傳和引導;向多家廣電機構頒發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從事互聯網電視內容分發、集成服務;集中優勢資源建成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中央集成播控總平臺,統一管理全國業務??梢哉f,電視媒介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對于電視新聞“輕騎兵”的電視短消息來說,一方面各種短視頻在為受眾帶來豐富信息的同時,也傳遞著內容空泛和真假難辨的新聞,電視短消息卻代表著真實性和權威性,能給受眾呈現最真實的新聞事件。另一方面,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受眾習慣于用碎片化時間去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電視短消息以短小精悍和采編專業的優勢正好迎合受眾需求。所以,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占據主流媒體地位的電視短消息必不可少。
  四、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短消息采編的有效措施
  電視媒介在傳播信息、宣傳引導、服務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一直都發揮著黨的喉舌作用,其中電視短消息的作用功不可沒,尤其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更應充分運用各種媒介,取長補短,互補發展。而要把作為電視新聞“輕騎兵”的電視短消息做的既短小又好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須切實提升采編環節,加強節目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提升新聞內容的質量和水平,創作出吸引受眾的優秀作品。
 ?。ㄒ唬┲黝}典型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題材始終是新聞作品的基礎,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受眾每天要接觸很多的新聞消息,如何使新聞消息脫穎而出,就需要選擇典型的新聞事件。電視短消息播出時間要求受限,只有1分30秒時長,所以需要典型的新聞事件,著力表現事件的深刻內涵。如果沒有典型意義的新聞事件或人物行為,電視短消息就會平淡乏味,很難吸引受眾。如果選取的主題典型,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由于很多極具新聞價值的事件是千載難逢或者稍縱即逝,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具有高度的新聞敏感和應變能力,在關鍵情景出現的情況下,能迅速看到新聞價值所在并展開采訪報道。新聞記者在平時要修煉內功,提升業務能力,學會在紛繁復雜的表象背后, 去粗取精, 去偽存真, 發現具有社會價值的事件挖掘報道,進而培養鍛煉新聞敏感。
 ?。ǘ┌盐占毠?
  細節表現是增強電視短消息“新意”的重要手段。電視短消息由于受時間限制,要求每個畫面都要包含信息,充分發揮畫面表現力和感染力的優勢,展示事件的關鍵瞬間和細節,從而獲得受眾的關注和情感共鳴。一組好的畫面必然會使短消息添彩增輝。因此,在現場采訪要細心觀察、迅速捕捉典型畫面,景別做到精確到位,準確交代新聞要素。但也不能過度宣泄新聞記者個人主觀情感,要處在一個比較客觀的位置,否則不能準確反映真實的新聞事件。比如,遠景和全景有助于交代新聞要素,表現一個相對完整的空間關系。
  同時,要避免缺乏現場感和同期聲,保證聲畫要素完備,尤其是事件關鍵環節。真實是新聞的靈魂和生命。恰當的運用同期聲能夠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突出新聞事件的立意。如果忽略了同期聲的使用,就會使原本真實的新聞事件給受眾虛假的感覺。
 ?。ㄈ┚募糨?
  合理的剪輯對電視新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尊重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高度濃縮新聞事件,堅持準確、形象、豐滿的原則,去掉一切可有可無的環節,保持主題凝練,內容豐富,從最適合電視媒介傳播的角度把信息表現出來。比如,通過短鏡頭的快速切換,一方面可以讓受眾感受新聞事件的動態進展,另一方面鏡頭的數量越多,整個新聞的內容就越豐富,傳達的信息就越多。不能拘泥于鏡頭理論上的時間長度,鏡頭的長短要取決于所表達的內容和效果,只要能詮釋新聞內容,受眾能看明白即可。當然,剪輯中一般不要使用特技手段,避免使電視畫面失去真實感。
  同時要盡量保留同期聲,精心處理好同期聲與解說詞、同期聲與畫面的關系,使之相互對應,充分發揮畫面、同期聲和解說詞的綜合優勢,才能創作出形象生動的電視短消息。
 ?。ㄋ模┪淖趾喚?
  電視新聞的文字語言也十分重要,尤其是電視短消息的文字語言,要力求用詞準確、精煉簡潔,高度濃縮,不僅要補充畫面沒有反映出來的信息,消除畫面的不確定因素,還要多用短句表達盡可能豐富的信息,給受眾一種自然流暢的感覺。比如,黨的重大決策、政府部門的公告等,要不用或少用長句傳播給受眾。
  尤其是標題,要做到新穎醒目。一個好的標題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電視新聞標題不僅要有效概括新聞事件,還要引發受眾的聯想,以達到更好的收看效果。新穎獨特、醒目抓人的標題,能激發受眾濃厚的興趣,吸引受眾往下看。與報紙、期刊等其它媒介相比,電視新聞的標題在尊重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基礎上,有其自身的特點。就是標題與畫面和諧統一,達到內容統一、色彩統一、畫面布局統一。
 ?。ㄎ澹┰O備完好
  電視短消息往往是在新聞事件現場抓拍到的,因此在采訪前做好采訪設備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不能關鍵時刻掉鏈子。在新聞報道前,要對采訪設備的圖像記錄能力和聲音采集能力進行全面檢查,保證設備的完好。實際工作中,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采訪設備故障,無圖像、無聲音、電量不足等情況。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次重大新聞采訪過程中,恐怕留下的不只是遺憾了。通常是在使用前拍攝圖像同步錄音一分鐘,然后查看效果,確認設備沒有故障再出發,并保持采訪設備電池電量充足。
  同時,不要強磁場環境中存放采訪設備,否則會引起圖像和聲音的失真。日常應注意采訪設備的防潮、防塵、防腐蝕,尤其是攝像鏡頭,因為始終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灰塵雨水弄臟,所以要經常進行清潔與保養。
  綜上所述,一部激發受眾視覺、聽覺和思維器官的電視短消息雖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新聞記者只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充分把握電視短消息的采編規律,恰當地運用好各個元素,就能掌握創作優秀電視短消息的必備前提條件。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結合新聞事件和受眾需求不斷的創新,才能創作出時效性強、影響范圍廣、受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短消息,為電視新聞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薛冬云.新時期電視新聞攝像師編導意識提升策略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年10期
  [2] 徐萌.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電視新聞的創新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3] 楊振輝.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特點與工作策略[J].中國報業,2018年02期
  [4] 姚贛南.《全媒體時代宣傳干部新聞采編實務手冊》[M]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8/3/1
  [5] 劉振國.試論電視新聞短消息的采寫策略[J].新聞傳播.2018年14期
  [6] 聶宗權.電視新聞剪輯制作中的原則和技巧[J].傳媒論壇.2019年02期
  作者簡介:張永清(1982—),男,漢族,山西長治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新聞采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127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