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南極上的巍巍“昆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劍 民

  新年伊始,南極大陸傳來喜訊:我國成功建立了第三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昆侖站,這是目前南極所有科學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個。昆侖站建成后,我國將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南極內陸地區進行科學考察。
  
  資源豐富的南極洲
  
  南極洲位于地球最南端,為冰雪覆蓋的寒冷的大陸,平均海拔23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素有“世界寒極”之稱。
  南極洲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南極大陸冰蓋的淡水占地球表面淡水資源的72%,大陸架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也多得無法估量。此外,還有東南極的鐵礦、西南極的多金屬礦產和南極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資源等,也很豐富。
  盡管被狂暴的西風帶、環極洋流、大片浮冰區和冰山包圍,氣候惡劣,但南極洲以獨特的自然環境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前仆后繼地去探索它的奧秘。迄今為止,已有50個左右的國家在南極建立了常年科學考察站,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夏季考察站,每年赴南極考察的研究人員多達數千人,并且各個國家之間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合作,共同研究南極。
  
  南極大陸的科學價值
  
  南極大陸的科學價值在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由于空間科學的發展和南極科學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意識到南極大陸與火星的相似性,開始在這個迷人的大陸上尋找極端環境中生命的跡象,甚至設想將其構筑成空間旅行的實驗室,成為未來的載人宇宙飛船訓練基地。而綠色和平組織則希望南極大陸能成為一個世界公園。
  我國的南極考察工作從1980年開始,已經在南極建立了兩個常年考察站:長城站和中山站。
  
  為何在“冰蓋之巔”建站
  
  南極“冰蓋之巔”又稱冰穹A。極度嚴寒、缺氧、“不可接近之極”……這是學者描述冰穹A地區時常說的話。那么,中國為何選擇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冰穹A地區建立內陸考察站呢?
  冰穹A地區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是一座“天然實驗室”,是大氣與氣象研究方面獨一無二的“觀測站”。這里的冰蓋是原始堆積而成,儲存著反映全球氣候和大氣環境演變的信息。
  冰穹A地區也是進行天文觀測的最佳場所,具備地球上最好的大氣透明度和天文望遠鏡顯示圖像的清晰度,有大約4個月的連續觀測期,并且風速較低,被國際天文界公認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臺址。
  科考站建立在“冰蓋之巔”,起一個山峰的名字更符合科考站的位置和環境?!袄觥睙o論是在地理上,還是文化領域上都非常具有中華民族的特征。
  隨著昆侖站宣告建成,我國將有計劃地在南極內陸開展冰川學、天文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空間物理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從而拓展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研究的領域和深度。
  
  南極建站的特殊要求
  
  鑒于南極內陸地區極端的氣候條件,對建筑物及設施有特殊要求:抵御低溫嚴寒。冰穹A地區是南極內陸距海岸線最遙遠的一個冰穹,是地球表面溫度最低的地區。在這一極端低溫下,所有建筑材料、設備都面臨巨大考驗,要在長時間里經受極端低溫,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非同一般。
  應對高原缺氧。由于冰穹A地區氣壓較低,氧氣的含量較少,科考隊員有明顯的呼吸不暢的癥狀,使用的雪地車功率也有明顯的下降,這對建站的施工是巨大挑戰。
  環保要求高。南極是遭受人類破壞最少的大陸,保護南極環境對人類具有重大的意義。保護南極環境不僅是保護南極地區, 也是保護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和我們人類自身。目前,南極環境已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人類的破壞,為了保證南極環境的清潔,盡量減少人類活動對南極環境的影響,在南極內陸建立考察站必須從環保的理念出發,盡可能把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
  
  [鏈接]
  中國南極長城站
  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以世界著名的中國長城命名。長城站所在的喬治王島,是南極大陸科學考察站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
  長城站自建站以來,經過幾次擴建,現有各種建筑25座。長城站是座小小的科研城,科研人員不僅可以在這里從事各種科學觀測,還可以進行綜合研究、實驗、分析和數據處理。
  中國南極中山站
  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處南極圈之內,是進行南極海洋和大陸科學考察的理想區域。
  中山站經過多次擴建,現也初具規模,有各種建筑15座。站上生活設施齊備,可以滿足考察隊員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中山站設有實驗室,配備有相應的分析儀器設備,可供科學考察人員對現場資料和樣品進行初步分析研究。
  
  (責任編輯:周巧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0638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