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體育排球“課內外一體化”的探索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高級層次,屬于“高等教育”范疇,同時也在“職業教育”的范疇內?!绑w育教育”即狹義的“體育”,其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職教育”中的定位都是“公共平臺課程”,是幫助學生拓寬維度的課程。不同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理念不盡相同,該文以排球項目為例,結合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實際情況,介紹一下在體育教育工作中所做的探索。
關鍵詞:高職 課內外一體化 排球 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117-02
1 傳統排球選項課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1.1 排球課程在該校課程體系中的定位
筆者學校是以工為主的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在以制造類專業為主、服務類專業為輔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中,大學體育定位于公共平臺課程。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以田徑基礎和帶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武當武術為主;第二學期開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結合該校師資專項配比和場地器材的實際情況設置了包含大球類、小球類、格斗對抗類和難美型等豐富項目類群的選項課。對排球項目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選擇排球課作為自己的體育課。
1.2 傳統排球選項課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1.2.1 學生專業結構復雜
同一個排球選項班的學生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專業,專業核心課程的課表時間不能統一留出體育課的時間。
1.2.2 不同專業的實習實訓周期不同
在該?!半p園融合、工學結合、產學結合”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模式中,很多專業核心課程都盡可能模擬實際工作崗位開展實習實訓,甚至有不少專業就是在實際工作崗位上開展的。一個教學班,出現了3個甚至4個不同的學習進度。這種問題就不僅僅是任課老師對同樣教學內容多次重復能解決的了,還涉及到同時在課堂的學生的學習進度不統一問題。
正是因為傳統的選項課出現了這些問題,才促使我們大學體育教研室不停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探索與改革中我們把學生社團“排球協會”和“校排球隊”這兩個學生團體有機結合并融入到了課程體系中,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單純依靠教師“教”的情況。把課外體育鍛煉和課堂相結合,改善了學生在學習、練習的時間和空間上不一致的情況。
2 學院排球項目“課內外一體化”開展的主要架構如下
2.1 體育教研室排球課程組
全院體育排球選項課的教學,院排球隊的教練,校“排球協會”的技術指導。
2.2 院排球隊
隊員來自于各個系系隊的技術骨干。主要代表學校參加省級、市級排球賽,發揮技術骨干的積極作用,指導各系系隊和“排球協會”會員的常規訓練。
2.3 學生社團“排球協會”
這是全院的排球愛好者的“家”,組織各系隊之間的聯賽,組織會員常規活動、訓練以及比賽。
3 打造“課內外一體化的”大學體育排球選項課
3.1 打造高質量的課堂
這一點既是基礎也是核心,學生排球興趣的激發、技能的掌握、各種練習方法的了解都是通過排球選項課的教學來實現的。精選教學內容:“發球、墊球、傳球”作為基礎內容,“扣球、攔網”作為提高內容,“排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概況、比賽方法和裁判法”作為了解內容,分單元錄制成精短的教學視頻,通過“信息化教學”的手段共享給學生,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使學生在“學”的環節基本做到不依賴老師,力爭幫學生樹立“老師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觀念,使教師有限的精力更高效地得到利用,課堂上更多的是師生互動,各種小測驗,老師有針對性地糾錯,同時引導學生養成自主練習的習慣。
3.2 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認識排球運動的核心價值,從學生的期望入手,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排球運動的核心價值在于參與者以團隊形式,通過密切配合進行比賽,比賽過程及其蘊含的對參與者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這恰恰也是學生的期望所在。第一次課就進行分組,并幫助學生完成“破冰”,迅速凝練團隊,形成團隊歸屬感。技術內容精講,重難點突出,使學生有“原來如此”的豁然開竅的感覺。組織練習合理有序,方法科學高效,使學生通過很短時間的體會練習能基本掌握一個技術的要領,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詳細介紹各個技術在各個掌握階段最科學高效的練習方法及體會要點,幫助學生在基本掌握技術要領的基礎上可以穩步提高。有了團隊歸屬感,基本掌握了技術要領,樹立了自信,了解了穩步提高的練習方法,再有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興趣的引導問題就不大了。
?。?)“課內外一體化”的練習環境是除了優質課堂之外的另一法寶。我們充分利用學生社團“排球協會”開展各個技術的專項主題活動,對新會員進行與課程進度一致的練習比賽,比如:墊球技術的“小組多球墊球”“連續自墊球”“兩人對墊球”“三人輪轉跑位墊球”等的競賽。引導形成良好氛圍,幫助創造練習條件。排球協會的技術訓練除了老師指導外,還有院隊隊員指導,既鍛煉了院隊隊員“老帶新”的能力,也更好地促進了練習氛圍——學生很難以老師的技術高度作為自己的目標,卻很容易把身為隊員的學長甚至是同學作為自己的小目標。除此之外,依托“排球協會”開展練習,學生在練習時間上有了更大的靈活選擇余地。同時,對于選拔院隊的新隊員奠定了良好的排球人口基礎。
?。?)依托學生社團開展課外活動,其延伸不僅僅局限于排球場,充分利用超星學習通、藍墨云班課、校園BBS、校園廣播臺、微信朋友圈、QQ群等渠道,公布活動通知、比賽成績、比賽集錦照片、報道等;教師也與學生加強互動,討論國內外排球熱點賽事,交流比賽觀感,張貼排球“技術貼”與學生分享,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帶動了學生的排球熱情。
?。?)“以賽促練,以賽代考”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弱化了終結性考核的作用,加大了過程性考核的比重,使學生對“考試”不再抗拒。同時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差異,領悟能力的差異,對考核的難度進行分級設定,也更符合新課標學生學法改革的要求。有比賽必然有對抗,個人若想在對抗中獲勝就必須加強自身的技術基礎和身體素質,在對抗中團隊若想獲勝就必須要更好的凝練團隊,提高團隊的技戰術水平和配合意識,就需要集體反復地進行演練配合,磨合技戰術,探索獲勝方法。
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體育鍛煉時間,我們以排球選項課上的小組為單位進行組隊報名參加比賽,以個人為單位報名參加裁判工作,以社團組織的比賽為平臺,對學生進行選項課的考核,根據比賽成績,賽前準備訓練情況,臨場表現等綜合評定考核結果?!耙再惔倬殻再惔肌钡目己嗽u價方式可以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以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指導思想,開展體育工作。依托各個項目的課程組把各項體育運動項目的良好氛圍營造起來,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逐步上升。大學體育作為公共平臺課,更好地為“服務專業、服務職業、服務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高職教育理念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凡新.高校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30):63-64.
[2] 游江波,李洪國,李駿.增強大學生體質從提高學生興趣和運動技能開始——以南開大學排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為例[J].運動,2013(7):82-84.①作者簡介:盧博(1988,3—),男,漢族,湖北十堰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體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