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課程實踐教學效果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結合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課程實踐教學現狀,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采取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規范實習教學、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教學過程,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和創新實訓等活動,提高課程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教學效果;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2-008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2.041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engineering,in the practical,we should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standard practice session、curriculum design and graduation design teaching process、conducting research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experiments,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 curriculum practice.
【Key words】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engineering;The teaching effect;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Applied talents
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課程具有實踐性強、知識點多、涉及面廣、發展變化快、規范與標準圖集多等特點[1],如何將課程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科研訓練與創新實驗幾個方面有機結合,加強學生能力培養,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方面的實踐水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提高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課程實踐教學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 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在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本科指導性規范中沒有明確課程實驗實訓內容,導致課程實驗實訓項目設置時缺乏依據,實驗實訓項目要求和實踐方式缺少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從而導致課程實踐效果不佳。
1.2 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達不到教學要求
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時間較短,課程設計1周,畢業設計10周,學生在拿到設計任務后,遲遲不能進入狀態,設計進度遲緩,提交成果時倉促應付甚至抄襲弄虛作假現象較多,“拷貝”現象難以杜絕,學生設計質量欠佳。
1.3 實習效果較差
由于實習基地師資力量較弱,配套條件限制等原因,許多高校生產實習由過去的實際動手變為走訪參觀,由長期實踐變為短期參觀,導致實習效率較差。另外,實習不能給單位帶來經濟效益,許多單位對學生來實習不樂意安排,導致實習質量較差。
1.4 科研訓練與創新實驗相對薄弱
利用科研訓練與創新實驗有利條件,讓學生多參與,多動手,提高課程實踐教學效果,但目前建筑給水排水課程科研訓練與創新實驗相對薄弱。
2 實踐教學的改革
2.1 完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
南陽師范學院選擇應用型人才作為“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完善實踐教學內容,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分層次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綜合技能和創新技能。
2.2 加強課程設計指導體系建設
由于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涉及給水、排水、消防、熱水、雨水等系統[2],改變傳統的理論課結束后布置設計任務的教學方式,采用在各個系統學習結束后,布置小系統設計題目,使課程設計貫穿在整個教學中。在課程設計周(1周)提前將將課程設計題目、設計基礎資料、成果要求等在課程設計周提前布置下去,使學生提前熟悉課程設計相關內容并查找相關資料,在設計周盡快進入角色,按照課程設計進度順利完成計算說明書、圖紙繪制等。增加課程設計答辯環節,所有同學進行答辯,按照考勤成績、設計成果及答辯結果給出綜合成績, 根據2015、2016及2017三年共198名同學課程設計效果看,優秀成績取得數量85名,良好成績取得數量91名。
2.3 加強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在畢業設計中,制定了《南陽師范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實施細則》,強調與工程實際結合,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受到具備工程師技能的基本訓練。
畢業設計題目采用雙向選擇,教師先把設計題目發給學生,由學生根據給定題目進行選擇,保證一人一題,教師根據學生選題情況選擇學生。從第七學期開始進行選題,題目均來自設計院、施工單位等在建或已建工程,要求學生完成醫院、商住樓、綜合樓或辦公樓等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
畢業設計指導實行校企雙導師制,即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同時聘請設計院、施工單位專家來指導,提高學生畢業設計水平。
嚴格答辯,公正評價。通過畢業設計答辯,根據答辯情況給出成績,其中中期檢查成績在畢業設計成績中占30%,按照考勤成績、中期檢查、設計成果及答辯結果給出綜合成績。2016、2017年2屆共56位學生選擇做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方向畢業設計,其中45位同學到南陽市建筑設計院、河南天工集團等企業進行設計,選定企業指導教師進行現場指導,取得優秀成績的22位,良好的13位、中等的10位。
2.4 加強實習環節教學改革
實習環節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認識實習安排在第二學期(2周),生產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2周),畢業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10周),三階段的實習作用是層層遞進。與相關單位結合,建立長期與短期相結合、校外與校內相結合的實習基地,截止目前我校已經與20多家大型單位建立實踐教育基地及確保實踐教學順利開展的相關保障制度如《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實踐教學建設與質量監控管理辦法》等,充分發揮基地的輻射、示范作用,建立有效開放的共享機制。如:生產實習基地選擇在河南天工集團,實習指導由施工現場工程師指導,教師定期到現場指導的學習方法,安排學生到高層建筑、商住樓等地去現場實習,從我校2015、2016及2017三年共198名同學實習效果來看,取得優秀成績的86位,良好成績的91位,中等的21位,獲得了較好的實習效果。
畢業實習分為集中實踐和分散實踐,分散實踐是由學生自行聯系,集中實踐的設置依據我?!半r鷹工程師”[4]計劃,按照學生自愿、基地定員、學院擇優挑選的原則確定學生名單,批準參加的學生自第七學期暑假開始,到相關工程項目進行定崗、輪崗實習,由教師與實習單位工程師共同指導,定期由指導教師到現場檢查,在2015、2016年2屆學生選擇22位同學到實習單位實習,從實習答辯結果及實習單位反映情況來看,集中實踐實習取得較好的效果,分散實踐效果不如集中實踐。
2.5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2012-2017年5年間指導學生參加學校SPCP項目15項,參與學生共56人,以學生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1篇,大學生挑戰杯項目3項,其中納米Al2O3親水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濾膜處理艦艇艙底含油廢水試驗研究榮獲“最佳展示報告獎”。
3 結論
本文以培養應用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的工程實踐能力出發,通過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規范實習教學、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教學過程,積極開展各類科研訓練和創新實驗,提高課程實踐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地方院校的應用型[5]工程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德明.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課程綜合教學體系建設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58-60.
[2]王增長.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第六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3]劉德明.開放型畢業設計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4,83(2):34-37.
[4]李瑞.基于“雛鷹工程師”教育的土木類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1):98-100.
[5]崔澤艷,陳禮洪.給排水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3(33):71-74.
※基金項目:南陽師范學院校級教研項目“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
作者簡介:王宗華(1976—),碩士,副教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9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