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8種寬帶網絡接入技術解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寬帶接入技術是目前通信技術中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在電信網絡中,接入網絡連接用戶和業務的節點,主要是解決傳輸、復/分接、資源共享等問題。隨著帶寬要求的提高,光纖不斷向用戶延伸,FTTB(光纖到大樓)、FTTC(光纖到路邊)、FTTCab(光纖到樓閣)和FTTZ(光纖到小區)已正在實施。于是,在技術上有如下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ONU(光網絡單元)與OLT(光線路終端)之間應采用何種技術來進行信息的傳輸;二是用戶終端或局域網絡以何種方式接入ONU。解決這兩個方面問題(特別是后者)的技術都比較多,它們在傳輸特性、市場定位、物理位置及要解決的問題都有所不同,在今后的實際接入網絡中很可能是多種技術并存,本文將對一些主要的有線寬帶接入技術作介紹。
   目前主要的有線寬帶接入技術包括:普通Modem、N-ISDN(窄帶綜合業務數字網)、Cable Modem與HFC(混合光纖同軸電纜)、HDSL(高速數字用戶環路)與SDSL(對稱數字用戶環路)、ADSL(不對稱數字用戶環路)與G.lite(無分路器ADSL)、VDSL(甚高速數字用戶環路)、HomePNA(家庭電話線聯網聯盟)、Ethernet、SDH(同步數字序列)、PON(Passive無源光網絡)與APON(ATM無源光網絡)、IM-DSL(反向多路復接數字用戶環路)等。一般來說,任何寬帶接入技術都有相應的CO(局端設備)和RT(用戶端設備),但后者更具有多樣性。
   1.普通Modem
   普通Modem是目前實現窄帶Internet接入的主要方式之一,技術成熟,最高傳輸速率達56Kbps。在技術上它不依賴光接入網絡;在產品上包括用戶所用的Modem和放在電信機房的Modem池。由于其速率較低,正在逐步被N-ISDN和其他技術所取代。
   2.N-ISDN
   N-ISDN,又稱“一線通”,也是一種成熟的、依賴光接入網絡的窄帶接入的銅線技術,目前主要利用2B+D來實現電話和Internet接入,典型下載速度可達64Kbps,基本上能夠滿足目前窄帶瀏覽的需要,是廣大Internet用戶提高上網速度的一種經濟而有效的選擇。ISDN設備包括交換機和終端設備,其中終端設備種類很多,但從功能上講,主要是ISDN網絡終端、終端適配器、路由器和可視電話等功能的自由組合,同時提供不同接口(如:ISA、PCI、RS232、USB、模擬電話口、以太網口等)以適應不同需求。
   3.Cable Modem與HFC
   Cable Modem(線纜調制解調器)是利用有線電視網實現用戶寬帶數據接入的一種方法,也是混合光纖同軸網中的關鍵技術之一。HFC是寬帶接入技術中最早成熟和進入市場的一種,具有寬帶和相對的經濟性的特點。HFC在一個500戶左右的光節點覆蓋區可以提供60路模擬廣播電視、每戶至少2路電話、速率至少高達10Mbps的數據業務。將來利用其550~750MHz頻譜還可以提供至少200路MPEG-2的點播電視業務以及其他雙向電信業務。從長遠看,HFC網計劃提供的是所謂FSN(full service network,全業務網),即以單個網絡提供各種類型的模擬和數字業務,并逐步從多用戶共享上述帶寬過渡到單個用戶獨享。
   4.HDSL與SDSL
   HDSL是在無中繼的用戶環路網上,用無負載電話線對稱地高速傳輸信息,典型速率2Mbps,距離可達3~5km,使用兩對或三對雙絞銅線,不需選擇線對、誤碼率低、采用線路碼,具有良好的頻譜兼容性。目前HDSL技術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主要用于替代傳統的T1/E1,解決分散用戶寬帶接入技術,傳送多路語音、視頻和數據。SDSL是HDSL的簡化版本,使用單根雙絞線,可以提供雙向高速可變比特率連接,速率范圍從160Kbps到2Mbps,在0.4mm雙絞線上,最大傳輸距離是3km。HDSL/SDSL可以與FTTB/FTTC相結合。從功能上講,HDSL設備種類不多,各廠家設備兼容性差;SDSL成熟稍晚,產品類型也不太豐富。
   5.ADSL與G.lite
   ADSL是在無中繼的用戶環路網上,用有負載電話線不對稱地高速傳輸信息,與HDSL/SDSL相比,避免了用戶側干擾問題,提高了傳輸速率,延長了傳輸距離。ADSL采用DMT(Discrete Multitone,離散多音頻)線路碼,下行通信可以支持的速率為1.5~8Mbps或更高,上行通信速率為16~640Kbps或更高,模擬用戶話路獨立,目前已能在0.5芯徑雙絞線上將6Mbps信號傳送3.6km之遠。G.lite是一種簡化的ADSL,以降低成本和方便用戶端設備的安裝。其下行速率最高1.5Mbps,上行最高512Kbps,可不用電話分離器,最大傳輸距離可達5km。
   ADSL(包括G.lite)的CO端設備DSLAM(數字用戶環路多路復用器)主要實現復/分接的功能,可以放在市話端局或小區,放在小區的目的是提高傳輸速率并可使更普遍的用戶使用ADSL,這時需要光接入網的配合;用戶端設備很多,從功能上講主要包括:不同接口(PCI、USB、以太網)的ADSLModem、適應不同需求的ADSL路由器、同時提供數據和話音的綜合網關、分離器或低通濾波器。目前,在終端產品價格上G.lite和ADSL相差不是太大,主要是在DSLAM價格上有差別,但是由于電信運營商更看中全速率的ADSL DSLAM,而目前的ADSL芯片和設備既支持全速率的ADSL,也支持G.lite,所以在實際中純粹的G.lite產品反而不多見。
   6.VDSL
   在開發ADSL中發現,適當減少距離會大大提高傳輸速率,這便出現了VDSL。VDSL系統中的上下信道頻譜是利用頻分復用技術分開的,編碼方式有CAP(無載波幅度相位調制)、DMT和DWMT(離散小波多音頻)三種。VDSL上下行速率也是不對稱的,其下行速率有3檔:13Mbps、26Mbps和52Mbps,相應傳輸距離為1500m、1000m和300m;上行速率一般也有3檔:1.6Mbps、2.3Mbps和19.2Mbps。VDSL必須與FTTB、FTTC、FTTCab、FTTZ相結合使用。在產品上,VDSL與ADSL類似,但由于VDSL技術出現比較晚,正式產品不多。
   7.HomePNA
   HomePNA是一種利用電話線組建局域網的技術,解決家庭用戶的多臺設備連接問題,還不能作為一種獨立的寬帶接入技術來看待。從頻譜來看,HomePNA物理層信號分布在5.5MHz和9.5MHz之間,中心頻率是7.5MHz,數據傳輸速率是1Mbps;在媒體訪問控制層上,HomePNA利用現有的以太網協議;在連接方式上,HomePNA技術可使網絡內所有的節點按菊花鏈的方式連接,無須中央匯接或交換,這種連接方式有助于簡化安裝,還可巧妙地改變家庭電話布線隨機拓撲結構。
   從產品上講,HomePNA的終端設備正在從獨立的網絡接口卡、PC主板上嵌入式網卡向集成到10/100M快速以太網卡上發展;為了解決接入Internet問題,HomePNA與xDSL和普通調制解調器結合,形成智能住宅網關。
   8.Ethernet
   由于10/100M以太網目前已普及、1000M以太網技術的成熟、價格低廉、目前人們只需要IP業務并對QOS要求并非十分迫切等原因,全以太網接入方案被廣泛關注,其基本構想是:建立以1000M以太網為骨干網,實現1000M以太網到大樓、路邊、小區,然后通過100M以太網到大樓的樓層、小型樓宇和居民樓,再通過10M以太網到辦公室和桌面。目前,用戶使用以太網卡和5類線與樓層內設備相連;樓層內是工作在第二層的交換機(采用VLAN技術),通過普通Modem實現帶外管理,并多采用遠程供電;小區設備是更高吞吐量的第二層的交換機(采用VLAN技術),通過混合光纜和Modem管理樓層內的交換機并為之供電;多個小區通過光纖共享一個千兆路由器和NAT(網絡地址映射);骨干網把多個路由器連接起來,構成寬帶IP城域網。用戶間的訪問應通過路由器,用戶管理也在路由器所在的節點處完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560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